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令天皇都頭疼的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保命第一」「身體重要」是其宗旨

令天皇都頭疼的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保命第一」「身體重要」是其宗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日本軍隊不僅是在中國戰場上有著極強的戰鬥力,而且在太平洋戰場上,不要命的日本兵更是令美軍發愁。然而就是在這樣一支瘋狂的軍隊當中,有一師團卻是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失敗品,被日本軍部稱為「日本陸軍的恥辱」。

這支師團是日本陸軍甲種師團中的第四師團,成立與1888年,在二戰爆發前是日軍17個常規主力兵團之一。他們雖然也是自小接受著洗腦式的軍國主義教育,拿著最好的武器,卻在戰場上打出最差的戰績,就連他們的天皇提起這支部隊都是連連搖頭,頭痛不已。

那麼,為何一支日軍主力師團會變成這個養子?

根本原因就是第四師團的兵源出了問題。

第四師團又被叫做「大阪師團」很顯而易見,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來自大阪,而大阪又是比較有名的商業化城市,幾乎人人都是做生意的小商人,所以思想比較開化,沒有被軍國主義完全洗腦。

二戰爆發後,日本在中國乃至亞洲的戰線拉的過程,從而導致資源和兵源嚴重不足,於是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脅迫下,這些小商販,商人們加入了軍隊。

這些商人們被統一編進了第四師團。

來到部隊的商人們依舊保持著他們精明的頭腦。明知道上戰場會死人,所以他們便以「保命」為「信仰」。

一旦接到上級作戰的指示,這些個商人們不是肚子疼就腿疼,哪哪都疼,就是不願意上戰場打仗。但是生病這招不能老用啊,於是他們便有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拖延。

上級派去支援作戰的時候,往往一天的路程,第四師團能走兩天也還沒到,三、四天的路程,他們則要走上十來天。這樣一來,第四師團不是在增援的路上,就是在返回的路上,反正只在路上,不上戰場就不會死人。

這些以「保命為主」「身體重要」為此宗旨的部隊從來不在乎殺了多少人,攻打下哪座城市,因為,保命才是他們最在乎的事情,難免被強迫上了戰場,這些商人士兵基本上都是以裝死,裝受傷來保命。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裝備賣給中國軍隊,畢竟是商人嘛。

最可笑的是,日本戰敗後,第四師團不同於其他沉浸在失敗陰影當中的部隊,他們則是開開心心的返還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作霖見到此人得跪拜,陳獨秀見了此人得喊「爹」
「靖康之恥」為何稱之為「恥」?看了這些你或許會再次更新認知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