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鈣不知道這些事,那你真的就是白「補」了

補鈣不知道這些事,那你真的就是白「補」了

困困媽

困媽結合8年母嬰行業經驗,做測評、推薦好物

寫在前面---

春暖花開,正是孩子長高的好季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並不相同,生長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達7.3毫米,十月份長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春季(3-5月)身高增長速度是其他季節的2至2.5倍。

春季孩子長個的過程中鈣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這段時間後台經常收到媽媽諮詢孩子補鈣、補鋅等問題。我也答應了妞們一定出篇關於補鈣的文章,現在終於得空寫文了,今天就給妞們好好說說關於孩子補鈣的相關問題。

鈣為凝血因子,能降低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是構成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

補鈣,對嬰幼兒的成長非常重要。醫學界把嬰幼兒期稱為「補鈣的臨界期」,過了臨界期,即使補充再多的鈣,也不能使嬰幼兒已經落後的機體組織重新發育至正常水平。

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鈣的吸收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從每一顆牙齒的萌出到每一厘米的生長,還是從骨骼、內臟、肌肉的發育到大腦的健康,都需要鈣的支持,按照他們的體重比例計算,寶寶對鈣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3倍。既然鈣對寶寶如此的重要,那麼首先媽媽們應該了解一下寶寶對鈣的需求量。

寶寶對鈣的需求量

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推薦每天膳食中營養素供給量」,其中對每日鈣的適宜攝入量規定如下:

可能到這裡,妞們又要問我了,如何知道寶寶有沒有達到適宜的攝入量呢?下面就給妞們說說不同月齡寶寶,每日鈣攝入量的情況。

母乳每100ml含鈣量大約只有34mg,牛乳含鈣量高達125mg,但是由於母乳中鈣和磷 的比例為2:1,最適於鈣的吸收。所以有能力的話,還是建議媽媽們母乳餵養寶寶。

0~6個月的寶寶,一天喝奶(母乳或者配方奶)只要能達到600ml,200mg鈣的攝入量就妥妥的了。而且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求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的寶寶每天可以從母乳中得到225~250mg的鈣元素。所以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鈣的。

7到12個月齡的寶寶,母乳或配方奶量會逐漸減少,這個時候就需要補充一些鈣元素了。這個月齡的寶寶一般已經添加輔食了,輔食中,營養米粉中含有豐富的鈣,這個階段通過奶和輔食中的鈣也可以輕鬆達到250mg的量(大多數寶寶這個階段每天的奶量在600~800 ml)。而且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媽媽在哺乳期補鈣充足,通過乳汁,寶寶可以更好的吸收。

而1歲到3歲寶寶,鈣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600mg,相比之前的兩百多,需求量高了不少。在這個階段,無論寶寶喝的是鮮牛奶還是3段的配方奶,鈣含量一般都在100mg/100ml左右,如果每天能保證400ml-500ml奶量,可攝入鈣約400-500mg,這樣的話,距離600mg還有100-200mg的差值,就需要搭配其它含鈣高的食物。特別是斷奶後的寶寶, 更要注重鈣的補充。

什麼樣的寶寶容易缺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容易缺鈣:早產兒和出生體重較低的寶寶;孕期缺鈣的媽媽所生的寶寶;哺乳期缺鈣媽媽所哺育的寶寶;太陽曬的較少的寶寶;生長發育太快的寶寶;吃奶較少的寶寶。

如何判斷:雖說在寶寶對鈣的攝入量達不到需求時,給寶寶適宜補鈣對寶寶有好處,可是如果寶寶不缺鈣的話,這個鈣可就不能亂補了。那麼如何知道寶寶缺鈣呢?以下是寶寶缺鈣的一些表現:

1、輕微缺鈣或缺鈣早期:

①脾氣怪,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

②睡眠不安寧,不易入睡、夜驚、夜啼、早醒,醒後哭鬧;

③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使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

④因煩躁和汗水刺激,寶寶躺著時喜歡搖頭擦枕,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髮被磨光,形成枕禿。

2、嚴重缺鈣時:

①出現抽風;

②出牙遲(一般小兒生後4~10個月萌出第一顆乳牙);

③獨自站立、行走的時間遲,還會出現駝背、羅圈腿、肌肉鬆軟無力等情況;

④因缺鈣還會造成寶寶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故寶寶會經常感冒、發燒、拉肚子。

⑤兒童發育遲緩,發育不良。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癥狀,妞們也不要著急,及時帶孩子去正規醫院就診,通過微量元素的檢查,來確定寶寶體內的鈣量。

如何預防寶寶缺鈣?

預防缺鈣要從孕期做起,孕母要多吃牛奶、蛋類、瘦肉、動物肝臟、海產品、豆類、蔬菜、水果等富含鈣的食品。母乳中含有較多的易於吸收的維生素D、鈣和磷,所以盡量鼓勵母乳餵養。

適當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通過曬太陽讓體內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吸收,就是說曬太陽只是促進鈣吸收的輔助方式。因此,大家常說的「曬太陽補鈣」,前提是身體內已攝入足夠的鈣源,沒有足夠的鈣源,曬再多的太陽也沒有意義。

可適當地正確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如每日滴服魚肝油。隨著小兒漸大,飲食要注意多樣化,糾正挑食的壞習慣,多吃一些含鈣及維生素全面的食物,如蝦皮、黑木耳、排骨、牛奶、動物肝臟等。

上面說到了寶寶缺鈣的一些癥狀,如果確定寶寶缺鈣了,接下來就要及時給寶寶補鈣了。下面就說說鈣劑的選擇以及食補的方法。

如何選擇補鈣產品

選鈣原則:要綜合考慮,包括鈣的含量、吸收率、口味、鈣劑等。選擇上要選「四高一低"的補鈣產品(含鈣量高、溶解度大、腸道吸收度高、生物利用度好、重金屬含量低)。

鈣劑選擇:不同的鈣劑含鈣量不同。碳酸鈣含量約為40%、醋酸鈣29%、檸檬酸鈣21%、磷酸氫鈣15%、乳酸鈣13%、葡萄糖酸鈣9%。而嬰幼兒及兒童常見的鈣劑有三種: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

研究表明,單一鈣劑在體內純吸收沒有太大區別。碳酸鈣含鈣最高,但吸收要消耗更多胃酸,容易引起寶寶消化不良;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都是有機鈣,容易溶解,適用於兒童補鈣。

劑型選擇:嬰幼兒及兒童常見補鈣的劑型通常有三種:液態口服製劑、顆粒劑、片劑一般優選液態離子鈣,鈣劑以鈣離子的形態存在,進入人體後無需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而片劑要捻碎服用,通常不方便;

口味選擇:鈣在人體中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腸和小腸上端,它們在整個腸道中離胃最近,受胃液的影響酸度偏低。而鈣在這樣酸性的環境中可保持溶解為鈣離子,從而被腸道所吸收。選擇天然「酸」性,即PH值為4.0-5.0(小於小腸鈣吸收的環境,與飯後的胃酸相同)的鈣給孩子補充,同更利於胃腸道的吸收。

食補方法

日常食物中,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特別是牛奶,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完全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

1、鈣的來源以奶及奶製品為最好,奶類不但含鈣豐富,且吸收率高,是補鈣的良好來源。含鈣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類。

2、蛋黃和魚貝類含鈣很高,泥鰍、蚌、螺、蝦皮含鈣也極高,

3、植物性食物以大豆類製品、硬果類食物(如花生仁、核桃仁),

4、海產品如魚類、蝦皮、海帶、紫菜,帶刺骨製成的魚鬆、肉鬆,

5、蔬菜中的金針菜、蘿蔔、香菇、木耳、西蘭花、芥蘭、莧菜 、菠菜等鈣含量都比較高。

下面是兩個含鈣量較高的食譜,當然更多的膳食搭配還要妞們自己探索哦:

蝦皮雞蛋羹

一般孩子都不會抗拒雞蛋,蛋清更是生長激素(蛋白質)的最佳來源,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滑嫩的雞蛋羹中配一些蝦皮(含鈣量高),美味的同時還能補充身長發育所需多種微量元素。

原料:

蝦皮15克,雞蛋2個。

製作方法:

1、先把雞蛋打在碗里;

2、加入少量溫開水,一點點食鹽,並與蝦皮拌勻;

3、放入鍋中蒸熟,便可食用。

適合人群: 一歲以上寶寶(1歲內最好不要吃鹽)

牛奶南瓜羹

原料:甜南瓜,牛奶。

調料:切片乳酪1張,白糖適量。

做法:

1. 把南瓜去皮,切成小塊。

2. 把切好的南瓜放入水中煮沸,再用小火慢慢熬煮20分鐘後,將乳酪剪開放入南瓜湯中。

3. 倒入準備好的牛奶,再用小火燉煮10分鐘。

4. 加入適量的白糖,香濃可口的奶油南瓜湯就可以上桌了。

適合人群:一歲以上寶寶

寶寶多大可以開始補鈣,什麼時間補比較好?

補鈣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和母親孕期的情況而定。如果母親在孕期有腿抽筋、營養素攝入不全面的情況,或小兒是人工餵養、出生後有營養不良的情況,在孩子兩個月時就需要補鈣,同時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

如果孩子生長發育良好,營養跟得上,奶量達到要求,輔食中含鈣量高,沒有以上列舉的引起缺鈣的因素,則不用額外補鈣。奶後的寶寶,由於奶量的減少,可以適當補鈣。至於要補到什麼時候,其實是沒有規定的。

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臨睡前補,或午餐和晚餐之間補更容易被吸收。

維生素D與鈣的關係

寶寶在補鈣的同時也要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鈣的代謝平衡也受維生素D的影響。打個比方,我們吃了含鈣的食物,這些鈣流血液中,維生素D就像搬運工,會把血液中的鈣運輸到骨骼和牙齒等需要鈣的地方。

維生素D製劑,維生素D3製劑哪個好?再打個比方,維生素D是搬運工,而維生素D3是搬運工中優秀的那一批,所以說維生素D3是首選。

寶寶也可以通過曬太陽促進皮膚中一種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中國營養協會根據嬰幼兒時期營養需要量,推薦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800IU。

補鈣相關注意事項

1.不要與含草酸的食物同服

如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所以補鈣期間最好先將這些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再食用,或在食用了這些蔬菜後3-4個小時再服用鈣製品。

2.不要與主餐混服

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製品,當胃內塞滿太多東西,混在食物中的鈣只能被吸收20%。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不要過量補鈣

補鈣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攝入的鈣量超過標準,就會干擾體內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大部分寶寶並非缺鈣,而是缺乏幫助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ad。所以,當寶寶出現有缺鈣的癥狀時,最好是去醫院檢測一下再做決定,不可盲目補鈣。

4.補鈣不應集中在一個時間段

按照通常生活習慣,我們一般選早晨喝奶,豆奶等含鈣量高的食品,這時候人體對鈣的攝取已經足夠了,所以,服用鈣劑就不要再選擇早晨了。

5.1歲以上寶寶,夏天可不服維生素D

夏天戶外活動較多,1歲以上寶貝暫可不服用維生素D,以免蓄積體內引起中毒。

寫在最後

我和困爸都是屬於中等偏下的身高,我一直都擔心困困以後長大到不了160cm,所以對於孩子長個子的這個問題我一直都很關注。雖然遺傳基因佔據主要的因素,但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我覺得一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長高。比如多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營養均衡、適當的補鈣,所以趁著春天這個補鈣的最佳季節,媽媽們都要行動起來哦。(文中的部分來源於知乎和網路)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鈣 的精彩文章:

液體鈣的秘密——狗狗補鈣迎來液體鈣新時代!
骨頭湯算什麼,它們才是「補鈣之王」,一周吃一次,長個又長勁!

TAG:補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