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軍警為什麼會為楊靖宇將軍哭泣?

日本軍警為什麼會為楊靖宇將軍哭泣?

1945年8月9號,在中蘇邊境上,數十萬盟軍向日本的最後一個重兵集團關東軍發起了總攻。這次總攻之中,上百萬的關東軍土崩瓦解,中國的東北得以解放。

就在解放東北的盟軍序列之中,有一支僅有一千餘人的小部隊非常引人注目。因為這支部隊的作戰方式很獨特,它居然是以空降的方式在東北的57個點上實行了傘降。這些空降下來的中國傘兵作戰十分出色,在關東軍的背後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支部隊,就是中國東北抗日聯軍最後的部隊,他們已經在東北和日軍進行了14年的苦戰。中國東北抗日聯軍和關東軍的決戰,在這個時候終於現出了勝負。儘管我們這支部隊僅剩不到一千人,但是最終是以凱旋的方式打回了故鄉。

殘酷掃蕩 楊靖宇將軍的戰績之一,1936年1月14日殲滅日軍東瀨軍曹等所謂肉彈十勇士後,朝日新聞的報道(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殘酷掃蕩 楊靖宇將軍遺首照片以及照片背後「怨敵楊靖宇射殺」的字樣(圖片來源:滿洲警察重要寫真集)

可惜的是,就在這些返回故鄉的中國戰士的身影之中,我們找不到他們的總司令了。因為東北抗日聯軍的總司令楊靖宇在1940年已經犧牲于吉林蒙江。楊靖宇將軍是東北抗日聯軍的總司令,也是當時東北地區中國最出色的游擊戰指揮官之一。如果大家到日本的靖國神社去了解情況,就會發現靖國神社第一批集體入祀的日軍成員,既所謂的「肉彈十勇士」便是被楊靖宇將軍送到這裡來的。

1939年夏,楊靖宇及抗聯第一路軍警衛旅

東北抗聯的密營

東北抗日聯軍使用的武器

楊靖宇將軍在東北抗日聯軍之中極有威名,而且他的形象也很獨特。他身高1米9以上,在當時的中國人裡面像天神一樣的存在。這一點就與另外一位東北抗日聯軍名將趙尚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趙尚志身高不到1米6,人家說他的作戰狀如鬼魅。

楊靖宇將軍作戰的主要區域是長白山,這個地方正好是在中朝邊境上。如果楊靖宇將軍能夠堅持到抗戰最後的反攻階段的話,那麼他的部隊會成為切斷關東軍逃回日本的最重要的阻擊線。可惜的是,日軍也認識到了楊靖宇將軍的威脅,於是他們在1938年到1940年對長白山組織了大規模的進攻。在殘酷的鬥爭之中,由於是孤軍苦戰,沒有後方,也沒有支援,所以東北抗日聯軍的戰鬥逐漸進入到非常艱難的時刻。

楊靖宇部下抗聯第一路軍一部

楊靖宇將軍部分部下撤入蘇聯後於1941年合影

楊靖宇將軍的印鑒

到了1940年年初的時候,楊靖宇將軍的直屬部隊也遭到日軍的連續攻擊。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周旋之中,楊靖宇將軍身邊的部隊越打越少。但是將軍並沒有停止戰鬥,他把主力部隊和自己的警衛部隊分開,用他自己作為誘餌來吸引關東軍的追擊,以便主力部隊能夠繞到敵後繼續戰鬥。可惜由於叛徒的出賣,日軍死死地咬住了楊靖宇將軍。在戰後的統計之中我們才發現,僅僅為了追擊楊靖宇將軍一個人,日軍就動用了這一年日本整個GDP的1%。換句話說,假如中國當時有100個楊靖宇將軍,那日軍根本不可能在中國繼續作戰下去了。

楊靖宇將軍遇害時所著服裝,可見其鞋子早已破損

2月23日,楊靖宇將軍僅剩一人,最終被日軍包圍於蒙江三道崴子的河岸之邊,這時候我們想起了中國一句古話叫「虎到絕路」。但是就在最後的時刻,日軍與楊靖宇將軍居然還有一段對話,這段對話被日方的檔案資料記錄下來,我們在日本的《滿洲國警察外史》之中找到了這段對話。

最後的對話是這樣的。當日軍指揮官西谷喜代人指揮日軍和偽滿軍警向楊靖宇將軍靠近的時候,他下令部隊停止前進,然後開始喊話。

最後向楊靖宇將軍勸降的日本警官西谷喜代人

他喊話的內容是這樣的:

「君是楊司令否?」可見日軍在最後時刻對楊靖宇將軍還有一絲尊敬,稱呼他為楊司令。

對方居然回答到「我就是楊司令,有什麼話要講?」

西谷喜代人接著問到:「將軍如果要死也不急在這一時,當留有用之身,繼續為國效力。你的很多戰友都已經投到了我們這一邊,比如安光勛等人,我們仍然讓他帶兵的。」

楊靖宇將軍隨即回答:「我的戰友們都在各地戰鬥,我的很多部下都犧牲了。作為指揮官,我心裏面對這件事情很傷痛。現在我已經被你們包圍了,打到這個時候不用多說,開槍吧。」

西谷喜代人試圖繼續勸降,說:「岸谷廳長對您非常敬仰。」這個岸谷廳長指的是日本的總指揮官岸谷隆一郎。

但是楊靖宇將軍那邊不再回應,只回答道:「不必多說,開槍吧。」西谷喜代人就回顧左右說:「沒有辦法了,進攻吧。」

我們都沒有想到,在上百名日本軍警的圍攻之下,日軍說最後的戰鬥還持續了20分鐘。也就是說,楊靖宇將軍孤身一人又與這些日軍死戰了20分鐘之久。他的右臂一度中彈,手槍落地,他用左手抽出另外一支手槍來迎戰。最終胸部再次中彈的時候,楊靖宇將軍終於倒下。最後發現,他身上先後中了五顆子彈。

日軍在野副大討伐中進攻抗聯第二軍的根據地迷魂陣(王錦思先生提供)

野副昌德所部出動飛機進行偵察,在討伐楊靖宇作戰中

野副大討伐前,日軍資料中將楊靖宇所部游擊根據地即日軍討伐地域與台灣,東京等地對比,說明其地域之廣闊(王錦思先生提供)

日本的《朝日新聞》對楊靖宇將軍犧牲的一幕有所報道。在當時的報道上他們是這樣描述的:當楊靖宇將軍犧牲的時候,日軍紛紛前來確認究竟戰死的是不是楊靖宇。當他們確認是楊靖宇的時候,日方的報道中是這樣描述的:「是楊啊,於是所有的討伐隊員都發出了男兒之泣。」所謂「男兒之泣」,就是當日軍發現他們打死的真的是楊靖宇將軍的時候,他們感到這是真正的一個男子漢,一個大丈夫,所以這些日本的討伐隊員也為中國的將軍而哭泣了。

壯烈戰死的楊靖宇將軍

楊靖宇犧牲,日軍發出男兒 之泣的報道(薩蘇提供)

日本出版物介紹楊靖宇(選自《與世紀同行》第7卷)

對楊靖宇將軍的死,日軍也有著複雜的情感,野副昌德安排僧侶對楊將軍立碑超度

應該說楊靖宇將軍的忠誠和勇敢,他這種中國之魂的精神,不但讓他的部下追隨他一起與日軍作戰,而且也在他對手之中產生了敬仰和欽佩。

關於楊靖宇將軍的犧牲有很多的報道,但是當我細看日軍檔案的時候,有一件事情卻在我心中產生了震動。那就是看到日軍清理楊靖宇將軍身邊的遺物,他們發現除了手槍、懷錶等物之外,還有一支口琴。這就讓我想起了楊靖宇將軍的戰友回憶到,楊靖宇將軍經常在休息的時候給大家吹口琴,甚至教小戰士們吹口琴。楊靖宇將軍犧牲的時候已經斷糧多日,日軍對他的屍體進行了解剖,結果發現他的腹中除了棉花和樹皮以外沒有一粒糧食。在這種情況之下,將軍身邊居然還帶著一支口琴。這就讓我明白了東北抗日聯軍為什麼能在重重圍攻之下死戰14年。他們是一些熱愛生活的中國人,所以他們才會為這個國家拚死奮戰。

今天如果到東北的山林裡面去,偶然還會看到參天大樹上有當年東北抗日聯軍刻下的字跡。有一位進山的研究人員就看到了這樣一幅標語刻在大樹上面,寫的是「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就是這種對生活的熱愛,我想使楊靖宇將軍和他的戰友們能夠為這個國家一直戰鬥到最後一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90後美女古籍修復師: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
民國歷屆總統的誓詞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