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義務護路10載仍不改初衷——吉水阜田「雷鋒哥」陶壯文演繹最動人的堅守

義務護路10載仍不改初衷——吉水阜田「雷鋒哥」陶壯文演繹最動人的堅守

近日,陶壯文在修剪路旁的雜草灌木

「有8個村委、近14000人通過這條路前往阜田圩鎮,而這條路長、彎多,兩旁草木也多且高,容易擋住視線,引發交通事故,我琢磨著,只要把路旁的雜草灌木清理好,大家視線就好了,安全隱患就小了。」正是抱著這一淳樸的想法,在長達5公里的路上,吉水阜田鎮村民陶壯文義務干起了護路工作,這一干就是10年。10年間,從單純的修補路面到清理兩旁雜草灌木,從手工清理到自費購置整修機清除,從1公里延伸到5公里,陶壯文默默譜寫了一曲愛的樂章,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雷鋒哥」。

初衷:「只想讓路更平坦些」

上世紀70年代初期出生於阜田鎮陶家村的陶壯文,年輕時先後到過廣東、福建、上海等地打工。由於學歷低,缺技術,他做的多是勞力活,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積蓄卻沒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2008年,幾近不惑之年的他決定回家創業。

回到家鄉的陶壯文看中一塊荒山,想搞點種養殖業。荒山沒有名字,當地師老(當地方言,指有點文化的人)為他取名興旺坑,寓意創業興旺發達。興旺坑緊挨著一條水泥路,這條路承載著8個村委近1.4萬人的出行。陶壯文說他有時候看到路面上有坑窪,心裡就想著趕緊修補下。「如果不及時補修更容易損壞。修一條路不容易,犧牲一點時間費一點體力去修補一下,值得。」就這樣,路上多了一個手拿鐵鍬修補護路的身影。陶壯文說,他的初衷就是「只想讓路更平坦些」。

心聲:「只想讓出行更安全些」

2010年,目睹一場車禍後,陶壯文在他的護路內容里增加了一項——修剪兩旁的雜草。

「看到一輛摩托車與一輛自行車相撞了,兩個人都摔倒了,雖然傷勢不重,但看著心疼。」陶壯文說,「兩車本來不會相撞的,只因道路彎,兩旁生長的雜樹枝延伸到了路上,既擋了道又擋了行車視線。」

對於陶壯文的護路行為,有人不解,不懂他這樣做圖個啥,甚至有人嘲笑,覺得不如多養幾隻鴨來得更實惠些。也有人贊同、理解與支持,要他向鎮政府或附近村委要點誤工費。但陶壯文說,他從沒有想過要報酬。

對於種種不解,陶壯文用更大的決心與行動作了回答——那就是繼續護路。2012年,他自費購置一台整修機,「手工修剪路邊的雜草灌木效率太低了,現在小轎車越來越多,如不及時清理乾淨,安全隱患更大。」

未來:「繼續做下去」

自2010年後,該路段很少出現交通事故。陶壯文的護路行為,深深感動、溫暖著過往的路人,有人還自發地加入了陶壯文的公益行列。

「10年來不間斷地義務護路,其公益精神可嘉,我們要向他學習。」每次行走在平坦、視線良好的路上,曾伙根的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曾伙根系附近一林場負責人,經常要經過興旺坑,「以前開車經過,總是特別害怕,怕拐彎處突然出現行人。自從陶壯文護路後,開車舒坦安全多了。」心懷感恩的曾伙根也自發地加入陶壯文的行列,幫著陶壯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後來,加入到義務護路的人越來越多。前段時間,陳家村委組織村民進行了路面清理工作,「5公里的路不短,集體清理一次,能減輕點陶壯文的工作量,也能讓公益更溫暖」,陳家村村支書老郭說,「感恩於陶壯文的護路善行,附近的村民買雞、鴨、豬等都首選陶壯文家的。」

「我要在興旺坑做好養殖業,以便更有能力繼續做好護路工作。」對於明天,陶壯文用真誠的堅守作出了回答。特約記者郭建華 文/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水訊息 的精彩文章:

吉水公安民警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

TAG:吉水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