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債市對外開放加快,回購、衍生品交易及稅收政策將落地

債市對外開放加快,回購、衍生品交易及稅收政策將落地

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去年「債券通」正式開通後,信用評級市場也對境外機構進一步放開。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近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註冊評價規則》(下稱《規則)及其配套制度。評級市場自律規則的落地,是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向外界傳遞了今年金融市場更多對外開放的信號。在債券市場領域,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巡視員高飛周三(3月28日)在中國債務資本市場峰會的發言中透露,目前央行正和相關部門一起研究,從基礎設施的完善、擴大投資者隊伍、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包括匯率利率的衍生工具等著手,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富有彈性的市場。

債市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高飛在上述論壇表示,中國債券市場持續發展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並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較大的開放潛力。今年在整體對外開放環境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將穩步加快,趨勢是一貫連續的。

對於投資人此前關注較多的衍生品、稅收、會計準則等問題,高飛回應稱,關於債券回購市場的開放,目前已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市的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和參加行,可開展債券回購交易。下一步,在和相關部門一起研究,開放包括債券通項下的回購。其次,衍生品方面,央行也在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允許債券通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可以開展更多的衍生品交易,方便境外投資者進行風險對沖。此外,在基礎設施服務方面,正會同有關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機構,根據市場呼聲,督促加強開發和完善,將一些細節的障礙消除,讓境外投資者能夠更加便利地投資債市。而在稅收政策方面,在積極和財稅部門共同商討,制定規則和徵求意見,推動有關政策儘快發布實施。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在岸債券市場開放取得了巨大進展。尤其是去年7月1日,債券通的「北向通」正式開通,成為了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市最主要的渠道。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債市去年吸收了大約3460億元的境外資金,其中將近三分之一是從去年7月債券通開通之後流入的。

高飛表示,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政府債券的比例已經達到3.9%,而一兩年前,該比例連2%都不到,發展速度很快。

「債券通開通以來,從投資者和發行人的角度,都對中國債市有一些影響,尤其是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資者關注中國在岸債市,包括公司債和ABS市場。」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環球市場部主管賴長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過,對比美國境外投資者在政府債券的佔比42%,印尼、馬來西亞這一比例分別達到37.5%和30%,即便是泰國、韓國和日本的佔比都要在10%以上,中國3.9%的佔比仍然比較低,「說明發展空間非常大。」高飛指出。

「總的來說,不僅僅是開放,而是出於市場本身加強建設的布局,比如從基礎設施的完善、擴大投資者隊伍、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包括匯率利率的衍生工具等著手,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富有彈性的市場。」高飛說。

優化開放細節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債券通的雙重利好下,2017年熊貓債受到境內外投資者的歡迎。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協會支持波蘭、匈牙利等「一帶一路」相關境外發行人,以及招商局港口等有助於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境外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註冊熊貓債累計超過1200億元,發行超過480億元。

不過,賴長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債市對外開放已經有了量變,接下來還需質變,要在細節上進一步優化。以熊貓債為例,「現在主要是國外主權基金在發,公司客戶因為會計準則、稅收等問題,只能發私募債,而目前境外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不能買私募債。其次,國內發行熊貓債還是有承銷的申請,誰是主承銷商、公募債賣給誰、私募債賣給誰,有一系列技術上的細節要解決。相比之下,點心債的承銷制度非常簡潔,誰都可以當主承銷商,也不會有公募、私募的問題。」他說。此外,熊貓債也需要境內投資者參與,對中國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很重要。

賴長庚還表示,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比如貨幣掉期。「『一帶一路』相關境外發行人通過發行人民幣債券獲得人民幣,剛開始在當地的使用可能還是要兌換成美元或者其他貨幣,如何用貨幣掉期完成幣種轉換,降低籌資成本和減少匯率波動風險損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牽手GE,廈航國際化提速
人工智慧「滲入」運營商業務 華為備戰5G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