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劇精品的新拐點在哪兒,行業大佬的金句了解一下!

網劇精品的新拐點在哪兒,行業大佬的金句了解一下!

3月27日,首屆中國新網劇時代·北京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

這是2018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以下簡稱春交會)的三大主題論壇之一。這也是春交會首次把視野從電視領域拓展到互聯網+思維,設立網劇論壇探討網路視聽節目的發展。

本屆論壇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愛奇藝承辦,來自行業內的領導、專家、學者緊緊圍繞「網劇精品化」這一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網劇精品化的經驗和方法。

如何打造精品網劇?

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以來,國產市場誕生了一大批優質影視內容,隨著專業製作團隊、優質內容創作者的不斷湧入,網路市場也在近幾年迎來高速發展。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戴維在發言中指出:當前,我國網路視頻用戶規模已達5.65億,佔網民總數的75.2%,網路視聽節目已經成為人們接觸最頻繁、最具影響力的精神文化產品之一,網路視聽文藝亦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力量。如何滿足新時代網路視聽文藝創作要求,推進中國網劇形成「高原」、邁向「高峰」,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參與和討論。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處副處長 夏斐:要講好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網路視聽節目管理處副處長夏斐在發言中表示,大力推進網劇向「高峰」邁進是新時代對網劇創作和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北京作為全國影視生產製作、節目交流交易和互聯網視聽產業聚集發展的三大中心,有責任和使命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他表示,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多來年本著扶優、扶強、扶原創的原則,從資金、機制、環境三個層面給予精品劇支持,2013-2017年,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共扶持280部作品,扶持資金總額達到2610萬元。同時,他也為如何打造精品網劇提出了兩點建議,即準確把握新時代脈搏和講好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侯克明:人才培養仍是內容產業核心競爭力

談及中國網劇發展歷程,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侯克明表示,2012年—2016年,網劇製作質量迅速提升,2017年網劇質量、體量再次實現整體大爆發,呈現出完整的敘事藝術形態。五年間的發展,網劇市場呈現出「吾家有女初長成」的狀態。

至於未來網劇如何攀登高峰,他認為需要實現四化:類型多樣化、創作專業化、審美人文化、思想現代化。同時,他還指出,人才培養仍是內容產業核心競爭力,網台聯動的媒介融合將逐步實現,各播出製作單位之間將共享利益,最終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效果。

導演、製片人 韓三平:人物形象、故事、製作入手

身為電影人,導演、製片人韓三平為網劇如何精品化發展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思考。他以自己多年來拍攝電影的經驗為依據,提出了製作優質網劇的六個環節:

1、拍什麼,關注內容產業首先要關注內容本身

2、怎麼拍,如何朝向類型化發展

3、誰來拍,需要考慮網劇的藝術問題、品質問題、商業投資回報問題

4、誰來演,大明星不代表高收視率、高票房

5、投資多少,不能以越高或越低來衡量

6、如何銷售到消費者手中

「網劇和電影還是不同的,網劇誕生於更新的時代,因此我覺得它的生命力可能會更強,產業也會比電影更大。」韓三平認為,「但無論是電影還是網劇,都要從人物形象、故事、製作入手,來策劃好每一部網劇和每一部電影。」

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 戴瑩:精準年輕化

作為綜合性視頻平台,愛奇藝在網劇的制播上有很多經驗。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在發言中指出,愛奇藝通過研究發現,年輕用戶觀看國產電視劇增多。她認為這充分體現了國產劇的全面崛起,「90後更喜歡本土化的故事,而且他們更加有文化自信。這一點對於內容創作者非常好」。

但另一方面,年輕也代表著受眾的視野和態度,平台更需要口碑好的優質作品來滿足用戶需求。戴瑩說:「未來網劇發展趨勢一定是精準年輕化,布局年輕人喜愛的題材,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作品也將崛起,並且製作團隊將不斷多元化,豐富內容製作市場。」

叫好還是叫座?網劇的A/B面

為了進一步探討網劇的發展,明確未來網劇「高峰」的定義和標準,論壇現場還舉行了「網劇高峰的山路十八彎」圓桌論壇,嘉賓們從內容創新、產業困局、用戶偏好、市場反響等層面解答當下大眾對網劇市場的發展困惑。

面對行業創作者關心的「叫好還是叫座」的問題,靈河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白一驄表示,重口難調本身就存在,無法做到所有人喜歡,但可以在製作上達到基本要求,形成流程化,審美交給市場(用戶)檢驗。編劇、導演、製片人郭靖宇表達了與白一驄類似的看法。他提到,「一個作品不可能給13億人看,網路市場只能給十分之一的人看。要想好你的作品針對誰,如果對內容自信,敢於用新人,其實都是可以取得很大效果的。」骨朵傳媒創始人兼CEO王蓓蓓也表示,做一個片子面面俱到不容易,流量和口碑是相輔相成的,分眾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爭取在分眾領域取得好的口碑,才是最好的結果」。

在「如何平衡演員、製作與資本的關係」的問題上,工夫影業編劇、監製、導演汪啟楠認為,不忘初心,是製作人的本分,「我們希望優秀網劇能多給一些新的演員、幕後人員機會,通過一個項目讓行業知道有這些優秀的人才」。

各位嘉賓也表示,網路視聽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支持,在品質和速度上共同推動網路視聽產業的良性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電時評 的精彩文章: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