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十年前的圖畫本

五十年前的圖畫本

編者按|一本五十年前的圖畫本,翻開一個孩童時就有畫家夢想的故事。孟曉雲珍藏著一本初中時的圖畫本,即便搬家無數都完好保存著這份沉甸甸的夢想。這裡記錄了一個小女孩的畫畫往事,畫同學、老師、排練、鄰家小妹、農村小孩、跳皮筋、做好事、讀報紙……畫自己的生活。五十年後,曉雲說「我不停地畫,如此的興趣盎然,如此地走火入魔,或許是對兒時夢想的追尋,或許是這種忘我投入所收穫的幸福感使然。」

五十年前的圖畫本

文、畫|孟曉雲

小學我曾在北京中直育英小學就讀,6年住校。當時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手機。課餘做的兩件事,一是讀書,二是畫畫。拿鉛筆在紙上塗塗抹抹,畫小人兒。於是就留下了13歲的畫作《幼兒園裡朋友多》、《小學的記憶畫》。大人們喜歡問,你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作家、當畫家。

《幼兒園裡朋友多》|鉛筆|作於1959年

《小學的記憶畫》| 鉛筆|作於1959年

從小學到中學,只要中國美術館有畫展,我就背著一個畫夾去臨摹。初中放暑假,在家門口,坐在小板凳上給鄰居的孩子們畫像,住宅區的小朋友居然排著隊讓我畫,畫完就送給他們,這或許是最初的寫生吧,可惜一張也沒有留下。記得,延誤了北京市少年宮繪畫班的考試,拿著自己的畫作去,老師居然破格錄取了我。當時上課是畫小模特,一個大眼睛小男孩端坐在那兒,眼睛一眨也不眨。課下作業就是畫同學,畫自家的弟妹。

初中,我考上北師大女附中,當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糧食定量有限制,怕學生們吃不飽,下午學校經常不安排課程,放假讓學生們看電影。西單那條街上的首都電影院,門檻都快讓我們踏破了;再有閑時,我就宅在家裡畫畫。我買了一個圖畫本,50多年過去,搬了無數次家,這個圖畫本居然完好地保存著,像是珍藏著我的一份沉甸甸的夢想。

借著「一群文畫人」公眾號的平台,今天,我來晒晒這個50多年前的圖畫本。

畫同學、畫老師、畫演出之前的排練、畫鄰家小妹、畫農村的孩子、畫《大眾電影》上的外國演員;畫自己的生活,跳皮筋、做好事、讀報紙……對我來說,繪畫是最美好的時光。

《打扮好了》

《鄰居小燕》

《可愛的小妹》

《農村小孩》

《戴帽子的男孩》

《我拉你跳》

《排演之前》

《彈鋼琴》

《讀報》

《老師和師姐》

《做好事》

《跳皮筋》

《一幅畫的創作構思》

《兒童雜誌通訊員》

《外國女孩》

《外國女演員》

《無題》

《無題》

《無題》

《無題》

到了初三,功課忙了,繪畫的時間也被擠壓了。初中畢業時,美術老師動員我考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家長不同意,班主任也不同意,你功課那麼好,完全可以考上重點大學的,我自己也不堅定,心中已開始燃燒起當記者的小火苗,於是,當畫家的夢想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了。幾十年後,報社的同事開玩笑說,「人民日報多了一個作家,中國畫壇少了一位畫家!」

畫家夢「扼殺」了,但是,對繪畫從骨子裡的熱愛卻貫穿了我40多年新聞生涯。

參加工作後,雖然遠離了繪畫,生活被採訪和寫作添充著。但是,在漫長的歲月中,只要北京有新的美術展覽,我會第一時間去看,當時主要是中國美術館,另外就是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坐落在在王府井的一條小衚衕里,斜對面是協和醫院西門,應該是東城校尉衚衕5號,人稱帥府園,門臉不大。80年代初,陳丹青轟動藝術界的《西藏組畫》就是在那裡舉辦的,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每看一次畫展,就會在心中盪起一波漣漪,激活我寫作的靈感。80年代初,我開始了報告文學的創作,采寫的第一篇報告文學《靈魂的微笑》,主人公便是中國著名女國畫家周思聰;我喜歡她的畫,也喜歡她的人,到她創作室觀摩,也去她家拜訪。我的那篇作品發表在上海《文匯月刊》,那期的封面就是周世聰。

從90年代起,我曾為農民畫家繆惠新、殘疾青年畫家張林海「畫像」,刊登在人民日報;新世紀我又在人民日報海外版陸續發表了關於畫家的通訊,分別是石畫家楊中有、油畫家華劍坤、油畫家趙以雄耿玉昆夫婦,也採訪了一些美術館和藝術群落,比如台灣的朱銘畫家美術館,北京的宋庄畫家村……印象最深的採訪是艾軒,他是我崇拜的中國寫實畫派的領軍人物,為他寫了專訪:《西藏——他靈魂的寄存地》。

沒有誰布置,這些選題卻那麼自然而然地一個個跳入我的腦海。

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我開始拿起畫筆,從大型裝置性油畫《汶川地震兒童檔案》到留守兒童系列,從《紅軍幼兒園的孩子們》,到成長中的青少年兒童,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或許就是命運的安排,它讓我在即將進入晚年時圓夢繪畫。

後來,當一幅幅油畫創作出來,讓我有了一種成就感。讓我相信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一切皆有可能。2009年我到宋庄學了8個月的風景,臨摹大師的繪畫作品為主,之後就在家創作人物畫,應該承認,興趣和迷戀是我堅持的動力。

掌握了明暗關係的對比和空間光影的處理技巧,由此改變了新的思想方法,獲得一種新鮮的視角,也就是像藝術家一樣看待事物,審視生命,欣賞生命,從而在繪畫的過程中體驗和豐富著自己的人生。繪畫於我,不是消遣,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在繪畫的過程中收穫著幸福。

當自己也拿起畫筆之後,對以前家中掛的畫開始挑剔起來,地方不大,就掛自己的吧。當我把臨摹的梵高﹑列維坦、費辛、塞尚、蒙克的畫作及自己創作的《漂亮的裙子》、《長發妹》、《老照片系列》掛在牆上時,有一種滿足感。同時還可以發現不足,再做修改,就像寫文章一樣,一天不發表,就要不斷地修改,誰讓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呢!好在油畫與國畫不同,可以反覆覆蓋。

對油畫藝術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我將繼續下去,並享受這一令我陶醉令我著迷也令我快活的過程。

「我享受繪畫的過程,愈來愈發現,結果或許並不重要。」

「我不停地畫,如此的興趣盎然,如此地走火入魔,或許是對兒時夢想的追尋,或許是這種忘我投入所收穫的幸福感使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群文畫人 的精彩文章:

我的「煮字」和「潑墨」生涯

TAG:一群文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