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年美院 百年輝煌

百年美院 百年輝煌

歷經百年風雨,穿越世紀彩虹,中國最早的國立美術學府迎來百年華誕。

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為1918年成立的中國第一所公立美術學府——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藝術教育機構——1938年創辦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國家舉辦的現代形態的美術專門學校,從此開啟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新紀元。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是我黨創立於延安的第一個美術教育機構,從此開創了人民美術教育的新篇章。兩支強大的美術教育力量於新中國成立後會師,正式成立了中央美術學院,從此開闢了新中國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的新時期。

中國郵政定於2018年4月1日發行《中央美術學院建校一百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郵票面值為1.20元。

郵票設計採取線描手法,將中央美院建築群和學校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百年校慶標誌相結合,詮釋著中央美院的歷史傳承和百年輝煌。郵票印製採取膠雕套印工藝,並使用金屬熒光雕刻油墨,在紫外燈下,金色的中央美院建築群發出熠熠紅光。「中央美術學院」和「100」字樣則採用無色黃熒光印刷工藝,在紫外燈下散發出明亮的黃光。郵票設計和印製工藝有機結合,體現了中央美院「風雨砥礪薪火相傳」的精神和不忘初心,攜手奮發,共襄新百年偉業的美好願景。該套郵票由劉剛、楊佳成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

中央美術學院風風雨雨100年,誕生了許多名匠、大師,如齊白石、徐悲鴻、聞一多、董希文、李苦禪、吳作人、李可染、黃賓虹等等。也是他們的辛勤耕耘才撐起了中國繪畫的一片天。如今他們的作品也很多的留在方寸之間。

在即將發行的《中央美術學院建校一周年》紀念郵票之前,小編整理央美歷代大師的郵票作品選。

央美名師——齊白石

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別號借山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是我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湖南湘潭人。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後從當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篆刻、書法、繪畫。中年曾多次遊歷祖國大好河山。衰年變法,繪畫師法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

(T144 齊白石作品選郵票)

央美名師——徐悲鴻

1895-1953,現代繪畫大師,美術教育家。江蘇宜興人。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美術作品。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今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

在繪畫上,徐悲鴻主張現實主義美術,強調寫實,提倡師法造化。他長於素描、油畫、中國畫。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練、準確,注重線與面的結合;油畫長於人物、風景,作品體現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畫則融西方藝術手法 於中國傳統藝術之中,別具一格。他長期從事美術教育,教學上主張嚴格的基本功訓練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思想,培養了一大批美術人材。代表作品有:油畫《田橫五百士》、《九方皋》、《灕江春雨》、《晨曲》、《泰戈爾像》、《奔馬》等,並有多種畫集、研究文集出版。1953年9月26日卒於北,逝世後,北京建有徐悲鴻紀念館。

(T28 奔馬郵票)

央美名師——李可染

1907-1989,水墨畫家,江蘇徐州人。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後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

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1954年後他屢下江南,探索"光"與"墨"的變幻。李可染山水畫的價值,主要是他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種新的圖式,並且表現出了渾厚博大的精神力量。李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代表作品有 《萬山紅遍》、《北國風光》、《千岩萬壑》等。

(2007-6 李可染作品郵票)

央美名師--黃虹賓

1865-1955,初名懋質,字朴存,號濱虹,後改寫賓虹,別號有予向、虹若、虹廬、虹叟、黃山山中人等。著名國畫家。祖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曾居上海三十年,主要在報社、書局任職,從事新聞與美術編輯工作;後轉做教育工作,先後任上海各藝術學校的教授。1937年6月,應北平古物陳列所和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之聘,來北平鑒定書畫和擔任教授。1948年離平赴杭,任國畫教授。194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今浙江美術學院)教授。1953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同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當時稱"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首任所長,為新中國的美術學學科奠定了學術基石。1955當選為華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2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黃賓虹擅長山水畫,兼作花鳥畫,並進行繪畫史論和篆刻的研究、教學,以及中國美術遺產的發掘、整理、編纂、出版工作。50歲之前,致力於學習傳統畫法。50-70歲,深入名山大川,縱游大江南北,游山寫景,旅行紀游畫稿當以萬計。70歲以後,形成獨特風格。黃賓虹在山水畫創作上,最大的成就是用墨,有"黑、密、厚、重"的顯著特色。畫山水之餘,也畫花鳥,別具風味,可謂"簡、淡、拙、健",三筆五筆不假雕琢,純任自然。人謂其山水為"密體",花鳥為"疏體"。黃賓虹在書畫實踐同時,注重教學和畫論、畫史的研究,以其豐富的藝術實踐和淵博的學識,形成獨特的藝術觀和教學方法。其作品遍布全世界,英、美、瑞典、日本等國博物館、美術館均有收藏。其述著宏豐,與鄧實合編《美術叢書》20巨冊。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 《中國畫學史大綱》、《古畫微》、《虹廬畫談》、《畫法要指》、《賓虹草堂藏印》、《賓虹詩抄》等。另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

(1996-5黃虹賓作品選郵票)

央美名師——葉淺予

1907-1995,畫家。原名葉綸綺,浙江桐廬人。中學時自修繪畫。1926年起在上海畫過廣告、教科書插圖,並從事時裝設計、舞台美術布景。1928年任上海漫畫社編輯,開始漫畫創作,後集成《王先生別傳》和《小陳留京外史》。1936年出版《旅行速寫》、《淺予速寫集》,並聯合全國漫畫家舉辦第一次全國漫畫展,次年成立中華全國漫畫界救亡會,為該會負責人之一。抗戰爆發後,在上海組織漫畫宣傳隊,任領隊並參加郭沫若負責的政治部第三廳,投身抗日宣傳工作。1939年赴香港經辦《今日中國》,次年回重慶,作《戰時重慶》組畫及敘事漫畫《逃出香港》。1942年於貴州苗區寫生,開始轉向中國人物畫創作。1943年訪問印度,歸來後舉辦旅印畫展。抗戰勝利後曾赴美國舉辦畫展。1947年到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現中央美術學院)任教。1954年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任、教授。1981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曾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歷屆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代表作有《印度舞姿》、《夏河之秋》、《中華民族大團結》、《夏天》、《頭等羊毛》、《北平解放》等。

央美名師--吳作人

1908-1997,畫家。祖籍安徽省涇縣,生於江省蘇州市。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後就讀於上海藝術大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從師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並參加南國革新運動。1930年赴歐洲學習,先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後考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王家美術學院白思天院長畫室學習。入學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畫大會考中獲金獎和桂冠生榮譽。白思天院長稱讚他"既不是弗拉曼畫派,又不是中國傳統,用乃是充滿個性的作者"。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戰期間隨校西遷重慶。1938年率"戰地寫生團"赴前方作畫。1943年至1944年,赴陝甘青地區寫生,臨摹敦煌壁畫。1944年至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寫各色風貌,作大量寫生畫,舉行多次展覽。1946年後,一直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學和領導工作,並創作出大量為人民所喜愛的作品。

出版畫冊:

《吳作人速寫集》、《吳作人水墨畫集》、《吳作人畫選》、《吳作人、蕭淑芳畫選》、《吳作人藝術》、《中國當代美術家系列畫傳-吳作人》、《巨匠與中國名畫-吳作人》、《吳作人速寫集》、《吳作人畫集-書法詩詞卷、中國畫卷、油畫卷、素描速寫水彩卷》、《中國近現代名字畫集-吳作人畫集》等。

(T141當代美術作品(一),8分 葉淺予《白蛇傳》、20分 李可染《細雨灕江》50分 吳作人《齊奮進》)

(T106熊貓,吳作人作品郵票)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江集郵天地 的精彩文章:

TAG:吳江集郵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