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

李雋青作詞、劉宏遠作曲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曾經唱響全中國,唱出了人們對母親的深情厚愛,沁入了千千萬萬媽媽的心扉。有多少母親因工作、家務、帶孩子等多層重任積壓在身而常常感到身心疲憊,但一想到自己是孩子的依靠時就會打起精神、勇往直前,這就是為什麼「為母則剛」。花痴也是一個母親,當然希望兒子認為媽媽好,可總感覺這歌詞哪兒有點不妥,因為學語言,職業毛病,喜歡扣字眼,扣來扣去還是覺得這歌詞雖然簡短,卻相當有哲理。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經歷了十月懷胎、艱難分娩、嬰兒期沒日沒夜的陪護、孩子成年前吃喝拉撒睡的管理,哪個正常媽媽會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在媽媽懷抱中,孩子當然幸福啊!

「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如果一個孩子很早沒有了媽,真可能就會像一根草一樣,少人疼愛,可是草也有生存的權利和條件啊,只要這世間還有愛,沒媽的孩子也能長大成人的,離開媽媽的懷抱,孩子並不是一定就和幸福絕緣了,不同於有媽媽的孩子的地方是,沒媽的孩子的幸福得靠自己去找或者是孩子其他的親人幫忙找。再者說,每個孩子都會長大,總有一天會要離開媽媽的懷抱的,到那時,孩子的幸福也得靠自己去找。歌詞里寫的是「幸福哪裡找」而不是「幸福沒有了」,沒毛病!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夢裡也會笑!」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沒人教、也沒有機會讓孩子感悟,孩子當然會把媽媽的愛當成理所當然啊,如果孩子能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母親的愛,Ta得珍惜這份並不一定能伴隨Ta到永遠的母愛,那麼每每想起母親對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愛時,肯定夢裡都會笑醒啊。但要孩子知道感恩,得靠成年人不斷地教,得需要一個過程,很多孩子是成年後、有了自己的小家時,為人父母方知父母恩,當然,還有的熊孩子長大後成了熊大人,一輩子都不知道感恩。

每句話看似都很嚴謹,難道是花痴的感覺錯了?喜歡雞蛋裡挑骨頭且不輕言放棄的我再反覆找,不到一百字的歌詞翻來覆去找茬,終於找到了!只有一個字不妥,但這個字重複了一遍,那就是「只」字!如果世上只有媽媽好,那就是說爸爸不好?爸爸真的不好嗎?即便在有的家庭里爸爸因為工作忙碌,陪孩子時間少一點,爸爸不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在努力奮鬥嗎?(當然,工作忙不能成為做父親的不盡父親應有職責的借口,花痴緊接著會寫一篇關於父親的職責的文章的,敬請期待。)各位媽媽們,如果咱們不正確處理這個問題,在咱們前面一定會出現一個巨大的坑啊!為了孩子健健康康地長大,咱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母愛時常只能讓孩子身心健康,而父愛則決定著孩子能走多遠。只要您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孩子生下來本就容易跟媽媽親,而爸爸是誰,跟自己到底是什麼關係,在絕大多數小孩心裡一開始都是一個難解之謎,如果不信,您聽聽花痴當年跟還在上幼兒園的兒子的對話:

花痴:兒子,你這皮膚怎麼也這麼容易過敏啊,哎,像媽媽的皮膚,要是能像爸爸的皮膚該多好啊!

兒子:我當然長得像媽媽啊!

花痴:為什麼?

兒子:因為我是媽媽生的呀!

花痴:那爸爸呢?

兒子:爸爸是來幫幫忙的呀!

您聽聽,只要您自己做好了,一個「來幫幫忙的人」怎麼可能撼動您做母親的地位?還有必要反覆在孩子面前強化嗎?令花痴費解的是,有的母親在孩子成年了還在不斷強化這個概念,甚至還要到孫輩面前去「爭寵」,這得多不自信或者是多自私才可能為此糾結這麼久啊?!父親好不好,並不取決於咱們這些當母親的怎麼在孩子面前去評判,孩子心裡慢慢總會有數,萬一孩子誤解了那個「幫幫忙的人」,咱們當母親的大度一點,幫雙方調停一下,這樣家庭才會更幸福,孩子也會更有出息。如果咱們當母親的這點氣量都沒有,怎能期盼孩子有個好的品行?

如果咱們一味強調「世上只有媽媽好」,有些自己都還沒長大的爸爸們就可能理所當然地不負責任,反正孩子有媽媽陪伴就夠了;如果爸爸做好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高過您,為了孩子的未來,您應該慶幸,而不是打壓,不斷做好自己就行;如果孩子有一個自己心智都還沒長大的爸爸,爭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要想方設法讓做爸爸的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如果做爸爸的只是靠金錢或物質來拉攏孩子,要勸阻,並跟孩子擺道理講事實;如果那個爸爸不幸是個「人渣」,那也不是孩子的錯,是您自己當年沒擦亮眼睛的結果,這個鍋不應該讓孩子來背,只要那個爸爸還沒有淪落成為一個「禽獸」,做母親的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對做父親的評頭品足,爸爸到底是個好爸爸還是壞爸爸,您該教給孩子的是正確的鑒賞力,而不是直接「痛打落水狗」,否則,孩子才會真正有心理陰影。

有朋友會質疑:爸爸這麼重要,難道單親家庭就養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了?能啊!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誘惑頗多的花花世界裡,出幾個人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人渣腦門上又不可能標註「人渣」,誰能擔保自己一輩子都不看走眼呢?因此,有單親家庭,很正常啊,也不是什麼上不了檯面的事。但單親家庭想讓孩子心理健康,不管是跟生父還是跟生母的,那種既當爹又當媽的付出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甚至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如果您看到某個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您應該很清楚,一直陪伴著Ta長大的爸爸或媽媽肯定是個平凡的偉人。

很多年輕的父母很喜歡問孩子這樣一個問題:寶貝,你是更喜歡爸爸還是更喜歡媽媽呀?這個問題偶爾問一次,無傷大雅,但您不能老問,更不能用某種方式誘導孩子回答這個問題,否則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問一次,有的孩子會回答:爸爸媽媽都好!這樣回答的孩子將來有做外交官的潛質。如果孩子自發地回答爸爸好,或者媽媽好,如果您恰巧是那個答案中的人,請不要竊喜,得繼續努力才行,如果您不是,也不要悲傷,在接下來的日子努力更好地做好自己,孩子不可能跟您不親的。有的家庭可能是嚴母慈父的格局或嚴父慈母的格局存在著,孩子肯定在不懂事的時候會跟嚴格一點的那個人疏遠一點,這很正常,只要嚴得有道理,只要夫妻雙方互不拆台,孩子總有一天會理解父母的嚴是真愛,萬一偶爾一次嚴得沒有道理,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拆台,背後好好溝通,讓失誤的那一方自己去跟孩子道歉。請寶爸寶媽們相信,您偶爾做錯了,只要您真誠道歉,不僅不會有損您的尊嚴,只會增加您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因為孩子通過此能感覺得到Ta在家是一個被自己父母尊重的個體,Ta也會更加尊重父母。當然如果您是一個不稱職的父母,那另當別論。一方嚴而另一方拆台,這孩子的美好前程一定會被拆台的那一方親手斷送。如果孩子給的答案不是你,而你卻用某種手段引誘孩子改答案,那危害可不是一般般的!雖然這樣做,孩子將來有可能有「在人前說人話、鬼前說鬼話」、左右逢源的溝通能力,但孩子今後很可能喜歡撒謊,也可能喜歡投機,難以扎紮實實地學好本領。雖然這個因果關係不是百分之百地確定,您作為孩子的父母,願意去冒這個險嗎?這真是不容忽視的細節啊!

下面舉兩個例子:

1. 有一天,花痴走在大街上,遇見一個手抱兩歲左右的男孩的媽媽正興高采烈地和一個可能是閨蜜的女性朋友大夸特誇自己手中的寶貝:我家寶貝真沒白養,很疼我,每次他爸爸惹我生氣,他都會去打他爸爸,很用力地打。太讓我高興了!

聽到這位寶媽的話,花痴的內心是崩潰的,知道如果繼續這樣,做爸爸的也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話,這孩子長大後一定是個熊孩子!但花痴知道,對於這個寶媽來說,我不過就是一個人微言輕的路人甲,三觀不一致,即便是我插個嘴,不會有什麼效果,只能默默地離開。

2. 在另一個媒體平台,有一位寶媽發帖子說自己老公經常吼女兒,煩死了,每次老公吼女兒,她就吼老公,結果惡性循環,所以發帖吐槽。因為是在網上,誰也不知道誰,花痴試著留了個言:你老公吼女兒時,建議你不要吼你老公,先看看你老公吼的對不對,如果對,讓他吼,如果不對,背著孩子跟老公溝通。孩子需要規矩,如果在你老公給你女兒做規矩時你吼你老公,等你老公在你女兒心目中不再有任何威信,想想凡事媽媽都會護著的,等女兒大了,有什麼事你管不住了,哭的會是你。回復完後,花痴就沒再想這事了,抱著聽不聽由你的態度。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這位寶媽的感謝,說自己當時根本沒考慮那麼多,以後一定注意。這個回復令我很受鼓舞。

因此,花痴在此建議:雖然歌詞可能因為篇幅的限制,唱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在實際生活中,咱們最好跟孩子灌輸「世上只有爸媽好」,家是講愛的地方,彼此不要在孩子面前爭風吃醋,(外)祖父母更不要跟孩子父母搶奪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兒的春天 的精彩文章:

TAG:小花兒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