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效降低孩子叛逆,這溝通技巧你掌握了嗎?

有效降低孩子叛逆,這溝通技巧你掌握了嗎?

英劇《黑鏡》第四季中的「方舟天使」一集,講述的是一個單親媽媽薩姆布瑞爾在女兒薩拉三歲時,帶孩子戶外玩,因和朋友的聊天而導致女兒跟著小貓走失,幸好在警察和路人的幫助下找回,薩姆布瑞爾想要給女兒很嚴密的保護,因此申請成為一種高科技試驗的試驗者,把高科技晶元植入到女兒的大腦之內,薩姆布瑞爾可以通過平板電腦來監控孩子,可以最終孩子的位置,可以監測孩子的生命體征,可以看到孩子視野中的東西,而最讓我震驚的是醫生說可以「控制」孩子看到的東西,比如一些血腥暴力,少兒不宜的場景,讓孩子感覺到緊張的時候,可以手動把孩子面前的東西打上馬賽克,甚至連聲音都聽不到。

薩姆布瑞爾本以為可以高枕無憂,然而青春期的薩拉因為男友,因為不滿母親的控制,逃離家門上了一輛陌生的車,而薩姆布瑞爾滿臉是血無助的站在街頭,腦海中都是女兒小時候的樣子,她想不通事情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寫到這裡,我想問正在經歷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父母,你們看到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各種變化和叛逆,可曾想過孩子這樣表現的原因?雖然現實中沒有劇中的高科技,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從小時候不計後果的保護,到企圖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和和劇中的情況如出一轍?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尋找自我,追求獨立,問題就出來了。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沒有建立好,這樣彼此之間互不了解,互不接受,而親子關係的前提是和孩子有效溝通。那麼父母如何做才能和孩子有效溝通呢?

第一,要認可孩子的感受,只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才會懂得孩子的需要。

比如:當帶孩子去超市,而她卻一直跑個不停的時候,你可能會生氣,大聲斥責她,你跑什麼啊,人多丟了怎麼辦,把東西扔壞了怎麼辦?而孩子可能壓根就不明白你在生什麼氣?超市這個地方不就是讓逛的嗎?放的那些東西不就是讓拿的嗎?

父母正確的做法是:充分的傾聽,這樣才能懂得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而孩子看到父母願意聽,也就更願意交流告訴父母她想要做什麼,這個時候父母來引導孩子在超市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才會有效。

第二,要控制憤怒情緒,來學習一些關鍵的溝通技巧,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找到一些適合孩子的溝通及時,創造一個互相尊重的環境,來說服孩子。

比如:孩子很晚了還不睡覺,不能帶著怒氣和孩子說你怎麼還不睡覺,這麼晚了,噼里啪啦吵一頓,但結果要不沒用,要不孩子哭一頓,不情不願的去睡,小時候這樣可以,大了呢?

父母正確的方法是:和孩子平靜的溝通,告訴孩子已經很晚了,如果在不睡覺,休息的時間不夠,課堂上就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在說什麼了。這樣平靜的說,孩子才會願意傾聽,並且思考,思考之後自己做正確的選擇。

第三,不要懲罰孩子,當孩子不聽話,說什麼偏不做,父母這個時候只有通過懲罰才能制止,可是當孩子受到懲罰的時候,她們感受到的是痛苦,無法從懲罰中知道自己錯在哪,下次依然會犯同樣的錯,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和孩子有效溝通中達成雙方都接受的約定。

比如:孩子連著幾個晚上回家太晚,這個時候父母為了懲罰孩子,就不讓她出門,孩子這時候感受到的只是你的反對,而並不知道錯在哪,因為她可能有自己的道理呢?

父母的正確做法是:首先和孩子談一談他的感受和需求,為什麼她那麼晚回來?為什麼不願意呆在家?再告訴孩子父母的感受,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會讓父母很擔心,怕他遇到危險。這個時候再和孩子尋求一個都能接受的方式,比如:允許他晚歸,但有事要發個簡訊說一聲,為什麼會晚歸,集思廣益,尋求雙方都接受的方式,但不要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方式。

第四,發揮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獨立起來,在獨立的過程中,會有痛苦和掙扎,但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每個孩子有尋找和探索自己的機會,給孩子空間去成長。

比如:孩子第一次系鞋帶時,窘態百出,為難的滿頭大汗,你是不是想要自己親自去做反而比較簡單?可是當孩子一直依賴父母,接著出現的就會是無奈,最後變成對自身價值的否定了。

父母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比如作業和玩之間,讓孩子自己平衡時間,作業是需要完成的,但孩子可以自己決定何時完成以及如何完成。還可以鼓勵孩子向其他的的人尋求幫助,比如老師和同學,父母以外的人更能讓孩子敞開心胸。

第五,要讚美和鼓勵孩子良好的行為,但不能給孩子不好的行為貼標籤。

比如:處心積慮的讚美會讓孩子覺得被操縱,讓孩子感覺到焦慮。

比如:父母會說孩子霸道,淘氣,一旦說出口就是給孩子貼了標籤,有些孩子會慢慢適應這個標籤,依照標籤來行事,孩子會變的越來越變的越來越霸道,淘氣。

父母正確的做法是:說明孩子做了什麼,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很不錯,值得被表揚,但不要提到過去的弱點和失敗,選擇性讚美,會顯得更珍貴。牢記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總之,父母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環境中陪伴孩子成長,讓有效溝通在孩子青春期前的時期得到實施,放棄一些控制式的管教,讓孩子在和父母有效的溝通中成長,等孩子進入青春期才不會遭遇激烈的反彈,父母也更容易陪孩子順利度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果情商石家莊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大果情商石家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