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專訪公益導演周永旗:拍出有溫度的畫面

專訪公益導演周永旗:拍出有溫度的畫面

他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鋥亮的光頭、花白的山羊鬍、脖子掛一串佛珠……一股子「老炮」氣息撲面而來。

他是一位行走在電影與公益之間的人,在電影中丈量公益的尺度,在公益行動中感受生命的溫度,我們把他視為公益電影人。他就是公益導演周永旗。

(導演周永旗)

近日,記者見到周永旗;第一印象就是愛開玩笑,愛把現場氣氛搞得其樂融融,他更大的人格魅力在於把控他所預設的場景,他會在不經意間把你帶入戲裡。和他合作過的演員對他的評價就是「周導能讓你在戲裡看人生」。

中華文化促進會傳統文化委員會藝術中心副主任、影視中心主任,《人文中國》紀錄片欄目總導演、國視經典影視集團總導演、製片人這些頭銜不足以詮釋周永旗,因為導演公益電影,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家鄉情:常懷感恩之心

周永旗出生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的大山裡。據記載,早在一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胡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東胡林人生活場景的古人類文化,牛角嶺關城、圈門過街樓、馬幫商隊、爨底下村反映的古道古村落文化;門頭溝也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優良革命傳統的老區,既包括有形的革命遺址、遺物,也包括口頭廣為流傳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等豐富的紅色資源。

俯首皆是的歷史痕迹、口口相傳的英雄故事都給了周永旗天然的文化素材,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的價值觀。善於學習和總結的他喜歡這種帶著泥土氣息的鄉土文化,他喜歡在特定的空間去捕捉歷史的影子、生活的情趣和大自然的氣息。這些年,他每當拍完一部戲,他總是要回到門頭溝的大山裡,抑或老街坊們搬個板凳在院子里嘮家常,抑或三五老友把酒言歡,微醺後倒頭呼呼就睡,抑或去山上的寺廟裡,捻一捻佛珠,吃一吃齋飯,靜一靜心神。

這些年,每次提起門頭溝,周永旗的幸福溢於言表——他感恩家鄉給了成長的舞台,希望在未來的影視事業上永遠負載著一段美麗的回憶、一縷感恩的情懷,他要把這種情懷定格在那一幀一幀畫面中,要把感恩之情融化在一幅一幅場景中。

公益行:讓公益成為習慣

周永旗的父母親在他很小時就撒手人寰,早些年經歷了生活的各種艱難困苦,遭受了莫大的委屈。但是,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受多大的委屈和對待委屈的態度。正如,柳傳志曾經就對接班人楊元慶說:「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就越多。」

生活磨難沒有把周永旗擊敗,這反而給他了一個支點,讓他更加堅強,在他身上常常會顯現出來特質:直接、寬容、沉穩與自信。他做導演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他賦予自己的人生使命——我用鏡頭搭起隱形的橋樑,讓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們互相凝視,通過真實的鏡頭語言去表達、去傳播,我相信,畫面也是有溫度的。

(導演周永旗拍攝現場)

周永旗這些年,不忘初心,一直踐行著自己的諾言。他把鏡頭對準那些社會底層的人們,去觀察人們如何依然頑強地活著,也許那種方式是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但卻又實實在在地存在於我們身邊。

自從周永旗的周家班組建成立後,只要他們有去工作的地方,就一定會去當地做一項公益活動,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2015年6月,周永旗在執導《糖葫蘆》的片場中,拍攝跌倒的智障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從地上試圖爬起,又一次次跌倒在地……他曾一度情緒失控,片場落淚。殺青後,他親自去看望了這些孩子們,給他們了鼓勵與幫助,這部電影他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在他的影響下還有愛心人士為學校捐助善款。

對於拍攝公益電影,周永旗有著特殊的情懷,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在他執導的《山巔》中,他用畫面講述了一位幾十年如一日扎守在深山裡的身患重病、堅守大山的護林員與兒子在觀念上的衝突以及親情濃烈、父愛如山的故事,表現了父子兩代人對大山的責任,對大山的堅守,對大山的希望以及新生代青年的創新精神。

——《回家路》是全國首部兒童防拐教育題材類電影,故事圍繞近年來社會頻發的拐賣兒童案件為原型素材創作,採用兒童極易接受的輕喜劇演繹,滲透防拐知識教育知識,結合誇張反轉劇和倒敘的拍攝手法,從而引導觀眾對防拐打拐、愛心幫扶等社會現象的深思。

——《為愛同程》圍繞故事主人公收養孤兒,妻子從開始的不理解夫妻兩人產生了種種家庭矛盾展開,到妻子逐漸理解、支持丈夫的善舉,夫妻兩人與孩子們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

——《美.德照亮港城》系列公益短片,是以連雲港各個區縣近年來的個人先進典型事迹為背景,真實客觀的再現了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奉獻精神。

數十年來,周永旗還執導了《八女英雄傳》《護航》《鏞城之戀》《山巔》《國酒傳奇》《情系土家寨》《決戰要塞崗》等電影。

對於自己的評價,周永旗謙虛地說:我對公益的理解其實很簡單,就是心之所系,力所能及。我也向自己許諾,每年帶領志同道合者們拍攝出一部優秀的公益電影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弘揚工匠精神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思彤《蜀山2》首挑反派 為演狠勁兒反覆練習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