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學是世界上最沒用的專業

文學是世界上最沒用的專業

「文學無用論」一度進入人們的視野。大家都在想,數學可以培養邏輯,物理可以製造機械,化學可以改變物質結構……唯獨文學,除了產出一些無用的文字外什麼也沒有,既不能帶給世界進化,也不能促進世界發展,「百無一用是書生」,文學大約是沒有用的。

而如今從中文系出身,開始尋找工作的我們,也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這個工作要法學出身,那個工作要金融出身,就是翻譯學專科都要比中文吃香得多,適合我們的,不過就是些「不限專業」的崗位。因此有人問,「中文系當真如此不堪嗎?」

是的,中文系就是這樣。我們不培養作家,甚至很少培養理論家,我們培養的不過是一個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小文秘或是庸庸碌碌不斷奔走的小記者罷了。如果你一定要討論中文系的意義的話,我只能這麼告訴你。

可是回頭來看,「意義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不是所有的事都有直觀的用途,但不是沒有「用處」的東西都不該存在。所謂「存在即合理」,我們總能在「無用」的存在背後發現他的根本價值所在。

與中文同樣沒用的,還包括美學。「審美學」這一概念產生之初,不過就是蘇格拉底開了一個腦洞,提出「美本身是什麼?」然後問翻了一票人罷了。只是逐漸地,有了各種和蘇格拉底一樣有錢有閑的人一起舉行起了「美學party」,從「快感」、「標準」、「比例」、「數字」等角度討論起了不曾存在過的「美本身」。

後來,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終於說明了事實的真相。「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簡單來說,就是美本身不會以任何有意義的形態存在,它讓你審美,不是讓你賺錢,不是讓你陞官,甚至不是讓你傳播思想,它只是讓你發現它美罷了。

可是久而久之,你迷上了這種美的形式,你也自然從中獲得了一些東西。包括精神的給養,知識的吸收,乃至於意識形態的灌輸。就像當我們看慣了哥特式建築,我們開始對教堂有了更多的敬畏。當我們讀多了「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我們愈發理解「天人合一」的境界。

買一隻dior或是popcolor的口紅,除了費錢沒有任何意義。但是當下你獲得了快樂,甚至於更顯氣色的唇色提高了你的面部立體感,增加了你的人格魅力,在人情往來的過程中也更受關注了。你塗這隻口紅的時候不會明白地想到那麼多的意義,但是你塗過之後,意義自然顯現。所謂「美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大約就在於此。

因為中文的沒用而更加沒用的,也許是讀「閑書」。猶記得中學時在自習課上悄悄翻《紅樓夢》和《天龍八部》,班主任突然從身後出現,用溫和到冰冷的聲音說,「不要看閑書,好好複習英語,這些沒有用。」

是的,我們讀那些「閑書」時本也沒期待從中獲得某些意義。少年讀《紅樓》,不是因為它是四大名著,不過是因為喜歡嫵媚多情的林妹妹。通宵翻《天龍》,也並非因為裡面的「佛學」思想,不過是羨艷凌波微步的超凡。

但就像那句話所說,「我們吃的飯最終都不存在了,但其中的營養物質融入到我們的骨骼血脈之中,使我們成長。」年少時的《紅樓》和《天龍》,也同樣讓我有了一個基本的「美」的觀念,形象化地認識了「情」和「俠」。

或者說,我們本就不能從文學一類的藝術中獲得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但那也許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如何去運用通過藝術溝通神靈的天賦。藝術不同於科學,不是記住昆蟲有四條腿,水在電解狀態下能產生雙氧水這些只是就夠了,更關鍵的是要去創作。沒有哪位詩人能告訴你,這裡為什麼要選擇五步抑揚格而非自由體,或是為什麼韻頭押be而非de,但他們創造的規則卻能給我們以啟迪,去產生全新的天才藝術。

因此我們說,「一流的人才才能搞創作。」正是那群最優秀的人才能夠充分利用這種最沒用的知識。在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未來,所有「有用」的「知」,都將交給機械,而最沒用的「做」,只有會非理性思考的人才辦得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要成為哲學王的流蘇 的精彩文章:

TAG:要成為哲學王的流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