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會:家長的上崗考試

家長會:家長的上崗考試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他們從降生開始就帶著獨一無二的性格與特點。認真觀察、識別並保護孩子的特點,是父母必不可少的功課。但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和社會的聯繫越來越密切,他們就不得不遵照一定的社會規則生活。大多數孩子社會化的第一站就是學校。一旦進入應試教育的體系中,便會有很多不適應,是讓孩子適應體制還是辟出一個緩衝區保護孩子,這是家長們頗費思量的事。如果選擇後一種,家長需要有一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和配套的輔助措施。

袁梅與兒子王爾請

母親袁梅,人稱老梅,著名作家、編劇、製片人兼影視投資人,一個自認是「傻瓜」的開心媽媽。

兒子王爾清,六歲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七歲自學作曲,後師從著名作曲家王寧和秦文琛,2012年舉辦個人交響音樂會。先後就讀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預科,2016年考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中學階段即榮獲第六屆CON TEMPO新室內樂作曲比賽二等獎、第五屆百川獎作曲比賽第一名等,被業內專家視為天才般的存在。

音樂天才王爾清從小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但在初中時也不得不面對「差生」的身份。在家長會時,這位「聰明媽媽」是如何與老師溝通交流的呢?

王爾清同學幼兒園和小學時期,老梅每次參加家長會都是歡樂無比的,基本上是看他們的各種才藝秀和聽老師的各種表揚。但等爾清進入初中之後,參加家長會對老梅和爾清來說,就都成為一種歷練了。

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試之後的家長會,老師先發了全班的成績,並在黑板報的牆上列出了全班的排名。在這裡,老梅得習慣從後往前找爾清同學的排名。老梅看了一下,爾清同學的每門功課的分數從90 多到80 多不等,體育及格,音樂美術都是優,老梅覺得這樣的成績還不錯。只是在全班居然是倒數第一,在全年級四百多人中排名第二百名上下,老梅有些不明白,這樣的成績還算可以呀,但是看著一位全班成績排第五的女生,因為數學得了95 分而哭得死去活來,老梅便有些明白,王爾清這個平均80 多分的成績在全班該是多難堪了。因為爾清先生的這個成績,全班的平均分被拉低了不少。看著班主任對老梅的神情,似乎有各種話要說,再看爾清同學的表情,還是一臉淡定,似乎這個成績對他來說無所謂。

老梅此生第一次歷經這個場面,心裡尋思著一會兒怎麼跟老師斡旋,好好享受一下「差生」和「差生家長」的待遇。老梅剛開始胸腔內還有一團怒火,但是翻著剛發下來的試卷,老梅漸漸淡定下來了。如何面對這件事,如何回答老師之後的各種問題,老梅心裡漸漸有了答案。老梅想,這是一次偶然的失敗嗎?還是今後會一直面臨這樣的狀況?是要求老師先別把爾清看扁了,給他一次機會,等他下次考試翻個身?還是說坦然接受爾清先生以後初中三年都是這種全班倒數的位置,成為一個「差生」?

老梅之後幾乎都沒聽見班主任在說些什麼,只顧著琢磨一會兒跟班主任談話用什麼樣的態度。

班級里的第一次家長會就像水泊梁山排座次,老梅想,過早地把自己卡在這樣的競爭里,有意義嗎?教育的本義是什麼?是如何衡量一個孩子的智商和心智,如何啟發和挖掘孩子的潛力。那一個小時的家長會,倒像是對老梅的一次上崗考試。

果然,家長會之後,老師把倒數五位的同學的家長都留了下來,老師問家長,對這次考試成績有什麼感想,那些家長就開始說「這次考試失常了,孩子之前不是這樣的,回去一定會努力教育他」之類的話。

老梅留到了最後,老師問:「爾清媽媽,你覺得爾清這次考試成績怎麼樣?」

老梅笑了笑說:「很好啊,不錯。」

老師看樣子沒聽過這樣的台詞,一時有點蒙:「你覺得這樣的成績就可以了?」

老梅說:「對呀,從每門成績來看還是不錯的!」

老師估計是沒遇到過這樣的家長,完全不知如何反應了。老梅反倒過來勸慰老師:「我覺得我們的工作還是做細一點吧,先來觀察一下爾清是否有學習障礙,在我看來他更多的應該是那種男孩子的粗心,這個可以改。還有爾清的作文,這明明是一篇可以得滿分40 分的文章,但老師只給了28 分,因為這不是一篇標準的『考試體』作文。別的不敢說,老梅對爾清的寫作能力是有自信的,我不希望他被套進一個套子里,他只要堅持用自己的方法寫作文,老梅就會很高興,不會在乎老師給多少分。還有,這些題目,我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懂,還是只是粗心。孩子是不是差生,我們都先別下結論,我這個做媽媽的心裡也有桿秤,我不想把分數當成唯一的衡量標準,也希望老師不要就此給孩子貼標籤……」

爾清坐在一旁聽著老梅和老師的對話,剛開始還有點緊張,但他沒想到老梅會如此和老師進行對話。回家的路上,爾清對老梅說:「袁老梅,你真是我的親媽呀!不過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樣讀書。」

之後,初一(8)班的同學和家長們都知道了,王爾清同學有一個彪悍的媽。

智慧小貼士:

不管什麼樣的情況,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要僅僅用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學習成果。任何時候都要相信孩子!

本文選編自《聰明的媽媽像傻瓜——讓孩子獨立成長的81種教養智慧》

她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媽媽:她從孩子只玩一件玩具中明白,專註力居然可以「玩」出來;她從孩子搞笑的模仿力中懂得,父母的言行就是榜樣;她從孩子的點滴天賦中明白,興趣完全可以順勢培養……屏氣凝神,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強大!

她是一個敢於放手的媽媽:當孩子彈琴彈錯譜時,她「全不干涉」,順勢放手,讓那一個胡彈亂摁的孩子愛上了作曲;當孩子報考學校時,她「放任自流」,讓那個原本沒心沒肺的孩子學會分析,學會選擇;當孩子青春懵懂、愛意朦朧時,她用一封「戀愛前規則」的信,放手導引孩子專註愛的朦朧之美……策略得當,收放有據,你會發現,鬆綁後的孩子更有擔當!

她是一個不斷自省的媽媽:她在寫給兒子的信里坦然分享人生懊惱、遺憾;她當著孩子的面大聲說出「我錯了」,每個字都飽含自省、自察,給予孩子真切的平等、實在的尊重;她不刻意藏匿自己的軟弱、脆弱,讓孩子學會理解和寬容……她最想與天下媽媽分享的是: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一個不斷成長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助推器。

責任編輯:黃筠媛

精彩好書免費搶先讀

經典故事獨家點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接力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德國教育部推薦兒童讀物「賓果男孩日記」系列新書上市
影響世界歷史的50位女科學家,給孩子帶來勇氣和自信

TAG:接力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