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是中國的別稱,曾統治中國北方二百多年,北宋年年向其進貢

此國是中國的別稱,曾統治中國北方二百多年,北宋年年向其進貢

遼國在中國歷史上的存在感並不強,記得小時背誦的中國歷史朝代簡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都沒有收入遼國,其實,它比同一時期的北宋建立的年代要早,疆域也比北宋大,它的另一個名字契丹曾被作為古代中國的一個別稱。

遼國存在於中國五代十國至北宋時期,是一個以契丹族為主體的國家,契丹族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有悠久的歷史,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遼河上游一帶活動,它的由來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據《遼史·地理志》記載:(永州)有木葉山,上建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在南廟,可敦在北廟,繪塑二聖並八子神像。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

一位神人乘著一匹雪白的寶馬,從馬盂山浮土河一直向東信馬由韁,同時,一位天女駕著青牛車,從平地松林沿潢水順流而下,二人在潢水與土河的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一見鍾情,結為配偶,生了八個兒子,他們的子孫後來繁衍成為八個部落,慢慢發展成為契丹族。

遼國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而《遼史·太祖紀贊》則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

在雲南曾發現一部修於明代的契丹族的一個族譜——《施甸長官司族譜》,該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審吉契丹大遼皇;白馬上河乘男到,青牛潢河駕女來。一世先祖木葉山,八部後代徙潢河;南征欽授位金馬,北戰皇封六朝臣。姓奉堂前名作姓,耶律始祖阿保機;金齒宣撫撫政史,石甸世襲長官司。祖功宗德流芳遠,子孫後代世澤長;秋霜春露考恩德,源遠流長報宗功。」

契丹意為鑌鐵,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魏書》,《魏書》中有專門的《契丹傳》,《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會要》、《五代會要》、《冊府元龜》、《文獻通考》、《宋會要》等,都有關於契丹人活動情況的專門記錄。

這些史書中對契丹人的起源時,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匈奴和鮮卑融合的產物;另一種說法是起源於鮮卑系的別部,而不是鮮卑的直接後裔。

契丹開始附屬於鮮卑族,4世紀才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游牧於潢水(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的錫拉木倫河),土河(今赤峰市境內的老哈河)一帶;6世紀前期,契丹族尚處在部落階段,唐朝初年開始形成部落聯盟,曾臣服於漠北的突厥汗國。公元628年(唐太宗貞觀二年),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向唐朝朝貢,並在雙方邊境開展貿易,當然雙方也時有戰爭發生。

公元907年(唐天佑四年),耶律阿保機通過部落選舉成為契丹族的部落聯盟長,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廢除部落聯盟制,正式稱帝,國號為契丹,都城為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公元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因其居於遼河上游,改國號為「遼」,統治了中國北方。

而和它處於同一時期的北宋,直到公元960年才建立,並且自建立以來,就一直飽受遼國的侵略,雙方的戰爭斷斷續續持續了四十多年,直到公元1005年1月,宋遼訂立了澶淵之盟,約定以白溝河為界,並結為兄弟之國,北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雙方關係才穩定下來。

遼國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也遠大於北宋的疆域。由於遼國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覆蓋西域地區,一些中亞、西亞及東歐地區的語言用契丹代指中國。

參考文獻:《遼史》、《宋史》、《魏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孫阿狸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身份最牛的人,不是黃蓉,不是韋小寶
沙僧為什麼戴骷髏頭項鏈?它有什麼用處?

TAG:王孫阿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