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威馬首款量產車EX5下線 新造車勢力中的首家工廠正式曝光

威馬首款量產車EX5下線 新造車勢力中的首家工廠正式曝光

【觀察者網汽車頻道 文/徐喆 王宇波】492天,這是一家整車廠落成的新紀錄。

如果要說的更專業一些,這是威馬汽車自建工廠從奠基到首台量產車試裝下線所花費的時間。今天(3月28日)下午,威馬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EX5在溫州工廠正式試裝下線,並宣布將於2018下半年實現全面交付。

至此,威馬汽車首次對外開放工廠,這也是新造車勢力中第一個對外開放工廠的品牌。

在新車下線前的儀式上,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他不看好代工模式,堅持要自己建工廠。「如果選擇代工生產,我會天天睡不著覺,就像找『代孕』,小寶貝可能會有小毛病,不放心。

沈暉還表示,目前新造車企業存在營銷過度現象,「除非馬斯克加入、融資和銷量超過特斯拉了,我們可能會營銷一下」。

3月28日,威馬EX5試裝車正式下線

2015年,威馬汽車低調成立,在自帶光環的沈暉帶領下,威馬已在造車之路上砥礪前行三年多了。作為前吉利汽車副總裁、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的經歷已經為業內熟悉。

80年代大學生,華南理工畢業,UCLA的工程碩士,明尼蘇達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在汽車供應鏈的巨頭博格華納工作了7年(算上收購前的公司),然後去了主機廠菲亞特。博格華納是汽車供應鏈行業的巨頭,國內很多所謂自主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就是博格華納的,沈暉在汽車供應鏈積累了豐富的人脈。

在吉利期間,沈暉完成對沃爾沃的收購,這在汽車行業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大手筆。此後他任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幫助沃爾沃兩年內盈利。職業經理人做到頂峰,在往下走就是為理想創業了。

習近平曾在十九大報告中八次提到互聯網。習近平強調,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也正是威馬人在這36個月中一直在做的事情。記者曾就此採訪威馬高管,當時沈暉對觀察者網堅定表示,「新能源智能汽車行業是中國產業換道超車的一個百年不遇的時機。

3月28日,威馬EX5試裝車正式下線

自去年12月,威馬EX5電動車的原型車首次在公眾前亮相以來,這款最大巡航里程達到600km的純電動SUV備受關注。前不久,威馬EX5還憑藉創新智能交互設計,榮獲2018年德國iF設計獎,可以說是內外兼修了。

相比一些PPT造車的同行,威馬汽車堅持走傳統重資產的管理路線,自主建廠,聚焦實體,同時堅持量產路線,更沒有各種互聯網賣期貨的毛病,離新車上市前不到半年才開發布會,可以說是造車新勢力企業中的一股清流了……

在新車下線前的儀式上,沈暉再度表示,他不看好代工模式,堅持要自己建工廠。「如果選擇代工生產,我會天天睡不著覺,就像找『代孕』,小寶貝可能會有小毛病,不放心。

這是沈暉關於威馬為何要自建工廠最直白的一次描述,簡單的一句玩笑話,體現的卻是沈暉對汽車生產製造的理解。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

據介紹,威馬汽車溫州智能產業園佔地1000畝,具備智能製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動駕駛試驗四大功能。

這是一座「有生命的工廠」,從訂單生成到排產製造,都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客制化生產。區別於傳統整車工廠造車思路,威馬從0開始重構訂單及製造體系,全面圍繞用戶需求布局,確保用戶對車輛配置擁有更大選擇餘地。工廠依據全球領先的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建造,數字化投入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與包括博世、西門子、SAP、杜爾、發那科、庫卡等世界領先的供應商合作,引入大量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智能化控制系統,並構築了先進的數據系統,對整體工廠運行進行實時調配,更前瞻性地預留出了軟、硬體升級空間。

汽車涉及到用戶生命安全,產品質量是重中之重。威馬溫州工廠建設過程中,花了較大精力確保產品的質量穩定。生產工藝上,車身車間生產主線自動化率達到100%,同時採用先進的在線和離線激光測量,以及三坐標測量系統,在白車身尺寸和質量控制上達到「兩毫米工程」這一業內極高的標準。

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戰略規劃副總裁陸斌透露,在銷售網路方面,未來威馬智行合伙人共同創建威馬用車出行生態,早期投入20家,先不追求廠商對合作人間的利益管控,實現C2M客制化生產和銷售。

外觀方面,威馬EX5試裝車與之前發布的原型車保持高度一致,採用的是封閉式的格柵設計,家族Logo可以在充電時亮起並顯示充電電量。

尾部方面,威馬EX5採用的貫穿式的尾燈設計,整體尾部造型與簡潔的前臉首尾呼應,線條簡潔明朗。此外,該車尾部下方還裝有銀色護板。

威馬EX5車身側面採用了隱藏式把手,另外該車的原型車在發布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對它的互動式車窗印象深刻。

動力方面,威馬EX5搭載的是一套純電動系統,官方公布該車最大巡航里程可以達到600km,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可以達到450km。

據悉,威馬EX5將會在4月公布具體配置和價格,官方預計起步價將在20萬左右。官方表示,自2017年12月11日至今預定數量已突破10000台。

融資方面,據官方透露,威馬目前已獲得累積超過129億元的融資。去年12月5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由百度資本領投、百度集團、SIG海納亞洲等機構跟投的10億美元融資。在12月22日,威馬再次宣布獲得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騰訊、紅杉等機構的新一輪投資,但沒有宣布具體的融資金額。

【現場記者手記 文/王宇波】

在這一波新造車企業中,風頭最勁最耀眼的可能要數蔚來了,也確實他們的ppt只比樂視差一點而已。但是蔚來走的並不是傳統車企重資產的道路,而是選擇了江淮作為代工合作方,這也很符合蔚來「互聯網」的氣質:輕資產,造概念,賣服務。

緊隨其後的威馬則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方式:自建工廠,穩紮穩打慢慢來。哦,不對,他們並不慢,16個月就在填海灘涂上折騰出一個年產20萬輛的整車工廠。

也就是說,威馬是新造車企業中第一個落成自己生產線並下線試裝車的。

在新車下線前的儀式上,創始人沈暉說,如果選擇代工生產,我會天天睡不著覺。

這是沈暉關於威馬為何要自建工廠最直白的一次描述,簡單的一句玩笑話,體現的卻是沈暉對汽車生產製造的理解。

按理說自建產線是一件費時費力又費錢的事情,新造車企業在現階段都依賴投資人的輸血存活,並沒有實質性收入。一座整車廠耗資至少大幾十億人民幣,在資金原本就不多的情況下選擇自建產線看上去就像是在冒險。然而仔細分析一番之後會發現這樣操作似乎比代工更穩妥,一開始選擇代工生產的蔚來也已經開始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哪種方式更好似乎不言自明。

具體而言,威馬溫州工廠一期工程總共用去了67億元,這還是在各方面都很「摳門」的情況下。當然,這裡說的摳門不是貶義,而是說威馬團隊大多是汽車行業從業多年的「老司機」,善於供應鏈的搭建和資源整合,在不多耗費預算的情況下把工廠建成了。

作為一個典型的重資產產業,自有產線事實上能規避掉很多問題,比如產能的可控性、不用因為代工而讓渡利潤。

無論是創始人沈暉還是威馬團隊里的其他核心成員,經歷無外乎在汽車行業的各個領域浸淫多年,搭建供應鏈,建起生產線自然不在話下。核心團隊的特點就註定了他們選擇的道路。

更何況,威馬從一開始就強調C2M客制化生產,而且還要在此基礎上縮短交付周期。這就更需要自有生產線來滿足這些需求。

去年的時候,觀察者網曾單獨受邀來參觀過建設中的威馬溫州生產基地。彼時的工廠土建還未完工,衝壓車間的幾台「大傢伙」剛剛到位,筆者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進廠區還因為路面顛簸磕破了底盤護板。

今日再次探訪,整個工廠的土建已經基本完工,各種生產設備,工業機器人也已安裝到位。威馬方面還特地安排了進入各個車間參觀的環節,並演示了一些自動化生產流程。

目前威馬溫州工廠規划了2種車型個性化柔性生產的能力,根據介紹,這套系統進行二次開發之後將具備10種車型的同時生產能力。

當然,工廠吹了這麼多厲害的地方,最後還是要體現到產品上才能讓人信服。在參觀結束後的Workshop上,威馬副總裁陸斌表示,將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進一步公布車輛的配置和售價區間,是騾子是馬,到時候就知道了。

(審稿編輯:溫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故宮文創下架網紅娃娃:被指身體部分與國外某品牌相似
胡歌贈票圓夢白血病女孩,可以說是非常暖男了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