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零售時代 阿里通信與運營商打生態新玩法

新零售時代 阿里通信與運營商打生態新玩法

「老大,能不能見一下?我是阿里通信的。」

「你具體是幹什麼的?」

以上是阿里通信總經理余鵬武過去幾年與運營商高管之間,常發生的對話場景。而今,雙方的關係轉變為戰略合作。

據雷鋒網了解,一直以來,阿里通信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一直屬於較為低調的存在,其隸屬於集團,致力於傳統通信業務與互聯網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算互聯網通信服務提供商。但就整體業務來講,阿里通信包括天貓營業廳、阿里大於通信能力平台、流量錢包、阿里通信IoT連接解決方案、170業務等。

在與運營商關係上,阿里通信系運營商業務的互聯網運營主陣地,主要通過阿里巴巴生態開放的數據、技術、金融、商業和客戶資源,放大運營商的運營保障、產品設計和客戶運營能力,加速運營商業務的電商化轉型——後者也是近年來,三大運營商逐步加大與阿里通信合作力度的主要原因。

戰略地位

余鵬武稱,阿里通信屬於天貓平台上的一個運營陣地,使得整個集團能夠幫助運營商更輕鬆地觸達消費者。我們在又在阿里雲構建平台,能夠將阿里上的商家和合作夥伴很輕鬆地獲得通信服務。

那麼,一直以電商為核心的阿里,為什麼要做通信?

余鵬武稱,阿里通信是阿里巴巴整個生態內非常有效的補充。成立三年來,阿里通信已建立起一套包括運營商在內的合作夥伴均能實現高效觸達消費者的體系,進而使得阿里通信平台能夠成為重要的面向C端和B端的渠道。

而針對於三年來行業發生的變化,余鵬武表示,尤其是去年,行業發生很大變化,出現非常多新形態。阿里通信也將由過去單一的連接服務,逐步實現與生態之間的整合,搭建基於場景化連接能力。

過去三年時間,阿里通信搭建起一套廚具規模的數字服務體系,連接C端近4億消費者,以及B端一千多萬小B 客戶,通過不斷調試,為客戶提供更好產品體驗。同時,隨著運營商平台的集約與開放,很多能力也將賦能互聯網企業,通過業務促進通信與互聯網的融合。


與運營商合作

阿里通信與運營商之間的關係,並非一開始就如此順利。例如目前與阿里通信之間合作最密切的聯通,最初也是堅持不與外界合作的,主要原因在於當時聯通自建了「沃」業務,建立自己的電商平台。

余鵬武對雷鋒網表示,過去阿里通信旗下的天貓營業廳幫助運營商建立了一套高效觸達億萬用戶的渠道,隨著天貓平台整體在新零售的發力,以及市場和需求的變化,阿里通信也要從高效渠道轉變為「連接大腦」,從線上線下渠道一體化、生態賦能、從連接消費者到為企業提供智能服務以及BC融合,激發通信行業的商業潛能,促進阿里生態與運營商生態和更多外部生態的融合。

此外,阿里通信將搭建一套完整的數字服務體系,進一步打通實物與虛擬、阿里生態與外部生態,實現流量整合,讓線下渠道也擁有與線上同樣的數字化能力,「這將成為通信業新零售的核心。」

作為直接服務於通信行業的天貓營業廳,2018年在高效渠道的基礎上,將聚焦在新零售中的重要一環—生態賦能。

除了阿里通信與阿里體系內的天貓合作外,過去兩三年也一直與運營商直接達成合作,例如雙方做的聯名卡,能夠疊加無數阿里生態資源,這類合作關係是阿里通信重點考慮的問題。

除了合作關係,阿里通信也基於運營商能力補充——余鵬武對雷鋒網表示,去年阿里通信團隊即做出一次調整,在其看來,阿里巴巴是一個巨大的面向B端、尤其是小B端的體系,而相對來講,運營商對小B常常是沒有辦法的。

那麼,阿里通信有沒有可能為B端建立一個營銷陣地呢?

去年下半年,阿里通信組織架構上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成立B端運營體系——阿里雲通信,包含對阿里雲上客戶的支持,同時也將在釘釘上開設新頻道,雖然尚未確定好具體名字,但該頻道將為釘釘上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其次,阿里通信也希望能夠通過商家事務部開發平台連接阿里商家體系,這也是阿里在B端對於運營商來講最大的業務價值。

不論新零售還是生態協同,在余鵬武看來,B端與C端之間本身就有很多協同空間,C永遠通過B,B2B2C才是穩固的新型形態。


物聯網

余鵬武表示,我要特別重點講下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簡稱IoT),他稱,物聯網是今年三大運營商工作重點,阿里通信業已與重新物聯網基地、中國聯通南京平台、以及江蘇平台實現互聯網,進展著諸多項目。

而阿里通信耗資特意建造一個平台的原因,是在於阿里巴巴有屬於自己的安全體系與管控需求,自然默認建造的連接平台系已投入三年開放建設的阿里自有管理體系。余鵬武透露,該平台目前已初具規模,包括定向流量區分體系在內的獨特體系。

余鵬武解釋稱,阿里通信上面向天貓的智能設備生態、面向阿里巴巴物流金融、以及阿里雲生態時,需要的不僅是連接,更需要對運營商套餐與資費體系進行創新,並在創新平台上承接阿里巴巴生態資源——例如與蝦米音樂互通、與高德地圖深層次功能打通、在優酷平台上進行視頻引流等。

總之,物聯網的連接一定是「連接+內容」的生態,而阿里通信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幫助運營商發展物聯網生態。首先服務於阿里巴巴,其次服務於阿里巴巴客戶,再承接上阿里生態,對自有生態形成引流效果。

說到物聯網,3月28日雷鋒網報道,今日在深圳開幕的2018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宣布:阿里巴巴將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IoT是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後新的主賽道。

胡曉明在現場表示,阿里雲IoT的定位是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搭建者,阿里雲計劃在未來5年內連接100億台設備。此外,為應對物聯網帶來的新挑戰,阿里雲將在2018年戰略投入「邊緣計算」這一新興的技術領域,打造全世界第一朵「無處不在的雲」。

顯然,阿里通訊在物聯網方面的布局,也是整個阿里IoT 戰略的一環。


新零售時代

「新零售」已然成為阿里近年來主推概念,當「新零售」與「阿里雲」結合,是什麼結果?

阿里通信方面對雷鋒網介紹,自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新零售戰略以來,通信行業已開展如「智慧門店」「天貓小店」等新零售探索。其中,阿里巴巴通過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一體化零售門店解決方案,實現對運營商傳統門店渠道的智能化升級。同時,通過連接供應商和零售商兩端,提供智能化的進銷存系統、一站式的商品物流服務、互動式的體驗銷售貨架、全鏈路的會員管理,進而實現線上線下的零售融合及消費者體驗升級。

更重要的是,余鵬武對雷鋒網表示,自從阿里收購了銀泰、開放了盒馬鮮生,「我們已經沒法說自己是線上渠道啦。」阿里整個生態,隨著新零售業務的推進,發生了巨大轉型與變化,伴隨著運營商連接能力的變動,對整個市場產生很大衝擊與影響。

此外,余鵬武稱,阿里通訊是希望能夠搭建一套完整風控以及渠道管理體系,不僅可以通過天貓增加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運營商渠道及其合作夥伴渠道來觸達,尤其是四五六線的消費者。那麼,這個渠道體系的搭建,首先就需要承載業務——阿里通訊目前正在進行一個名為「手淘拉新」的項目,也是目前核心業務之一,借其來對整個渠道體系進行整合。

余鵬武表示,平台僅具備連接能力並不夠,還需要將連接與內容整合在一起,才是比連接作用更大的、讓用戶能夠理解和感知的方式。

也正因此,阿里通信不僅要做渠道、還要成為連接的大腦。比如運營商自有門店、合作夥伴、充值小店、各種商家體系,包括手機門店共有50-100萬家,阿里通信就是要將這些線下渠道有效整合起來,產生更大效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一再延期!幣安仍系統維護中,預計最快1-2小時修復
博世陳黎明:面對實現自動駕駛的這些挑戰,博世準備了哪些關鍵技術? | 電動汽車百人會 2018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