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音樂課堂《櫻花》一節感悟

觀音樂課堂《櫻花》一節感悟

【探究點一在學習目標的設計中能否融入任務驅動和實踐操作性的問題設計激起學生興趣?

本課目標:

聆聽歌曲《櫻花》,用木琴輔助學唱歌曲,了解日本的都節調式及代表性樂器,感受日本音樂文化的魅力,尊重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分析:

學習目標的制定首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凝練的語言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清楚自己在課堂中要學會的知識點。如果在學習目標中能夠體現出探究性的問題和生成性的問題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強大的任務驅動,就會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起學習的慾望。本節課目標的設計中缺少對任務驅動的設計以及探究性問題的設計,所以在學習的火候上欠缺一點激情。

新建議:目標修改為——

1.聆聽歌曲《櫻花》,用木琴輔助自學歌曲,了解日本的都節調式及代表性樂器。

2.小組合作扮演日本歌妓,進行歌妓基本功大賽活動,感受日本音樂文化的魅力,尊重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通過設計一個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並讓學生在學中用,用後評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學習。

【探究點二】課堂最終是育人?還是知識的傳授是重點?

觀課中:

老師在講解本節課的重點,學生手中拿著木琴進行探索,不管不顧老師。同學們回答問題時只是面向老師,背對大家。

分析:

我們的課堂中經常會遇到此類的情況,老師在台上大講,學生在台下小講或者做自己的事情。這是很令我們頭疼的事情,也是令我們老師非常苦惱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明明講了學生卻總是不會,令老師們也很頭疼。更何況這也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現象,如果老師視而不見,對於學生來講不但不能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和禮貌,也很容易遺漏重要的知識點,導致自己的學習效率很低。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妨思考幾個問題:我們講的內容學生喜歡嗎?需要嗎?我們是不是打斷了學生的探究?我們給學生設計的學習任務是否明確?

新建議:

1.在講之前先觀察同學們上一個問題的探究是否完全完成,如果完成了再去講會更加有效。

2.上課時與同學們共同商量課堂公約,每次講話只能有一個人講,凡是有人講話,大家的眼睛看著對方,讓說話人感覺到大家的尊重,無論講話的人是老師還是學生。

3.在講之前讓學生明確任務,比如提醒坐姿,或者放下手中的學具或者樂器等。

4.如果有學生違反了以上規定,教師可以暫停自己的講話,跟其他同學一起等待這位學生探索的結束。

5.課堂是一個場,這裡面不僅僅有老師,還有同學,我們要培養學生在這個磁場中共同分享的能力,就要讓所有的同學都有一種把所有人都放到磁場中互相尊重的細節要求。不妨讓學生站到台前面向大家回答問題。

【探究點三】學生的音樂素養需要專門的音樂素養課還是落到每一節課進行積累?

觀課中:

學生聆聽音樂--用木琴敲奏演唱--教師指導--加上強弱演奏

分析:

在音樂課堂中,很多的音樂符號及音樂要素,包括速度、力度、節奏等的變化構成了音樂的不同風格和味道,如果我們在歌唱課中沒有注意這些音樂要素,會讓音樂的處理走向粗糙而無法深入。教師的適時引導可以讓學生關注他們容易遺漏的細節,並能夠讓學生在處理的過程中根據力度的變化去表現歌曲。本節課中老師在指揮同學們的強弱變化時用語言的方式去提醒學生,但效果不是很好,還沒有處理好聲音便開始了下一個環節,導致學生學習不夠深入。

新建議:

1.課堂中將老師的說變為肢體動作或者指揮的手勢及肢體語言,讓同學們對老師的指揮手勢敏感起來。

2.通過音樂要素的加入,由強弱變化、速度變化、聲音處理由淺入深地處理歌曲,讓歌曲的處理走向深度,讓唱歌課變得更具有唱歌課的味道。

3.通過不同小組不同聲音處理的對比,讓學生自我實踐、自我感知,自我總結。

【探究點四】樂理知識老師講效果好?還是換成學生講效果好?

觀課中:

教師講解日本音樂都節調式,並從音階構成、音程關係等與中國的民族調式進行對比。日本樂器與中國的樂器對比中,老師讓同學們聆聽了日本的樂器音色,老師總結了中國樂器的不同。

分析:

我們在進行樂理知識以及音樂文化的介紹時,非常擔心孩子會因為不懂而選擇一味的灌輸,但是學生對於說教的方式往往並不感冒。這就導致了課堂中常見的現象,學生過了這一節課後便把本節課的內容忘得一乾二淨,從而讓學生很難有深刻的記憶。

新建議:

在音樂文化的介紹及對比中,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音樂讓學生對比聆聽,讓學生自己感知音樂的情緒,音樂的要素,音樂的感覺,從而總結讓學生有不同的音樂思維。也可小組合作,共同分析,共同交流,共同分享不同的感覺,小組之間進行凝練,再展示從而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

【總結】

曾幾何時,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老師都有一個困惑:課堂中我們一直在強調學生自學,可是學生沒有自學的能力,課堂效果往往差強人意,我們這個時候放手是不是不負責任呢?如果非要放手教學任務完不成怎麼辦?公開課上如果課堂不華麗、不熱鬧,學生學習效果不好怎麼算是一節好課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好比媽媽教孩子穿衣服一樣。媽媽們會在早上起床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穿衣服太慢,磨磨蹭蹭導致遲到等現象。有的媽媽擔心孩子穿不好就很急躁的幫助孩子穿,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哪一天孩子離開了自己的母親,自己會穿衣服了嗎?而有的媽媽選擇由孩子自己穿,即使孩子穿得不好也依然堅持讓他自己穿。孩子從一開始就選擇自己穿衣服,多年以後他會在偶爾穿反褲子鬧出笑話後學會了仔細;會在穿錯左右鞋子不舒適中學會調整;會在天氣突變時感冒記住看天氣預報;會在長時間的自由搭配中有了自己的穿衣風格……這多麼像我們的學習過程啊,一切的學習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試錯的過程,我們唯有給學生更多的嘗試機會才能讓他更好地發展。

而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們也絕不僅僅是看課堂表演地多麼華麗,相信有生成、有問題、有思考、有深度的課堂才是靈動的。

今天上課的老師是一位剛剛進入271半年多一點的老師,她的備課每次都是寫得最認真的一位,作為一位寶媽,經常等孩子睡下後獨自備課到深夜。向這樣用心的老師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娜寫娜些話 的精彩文章:

TAG:娜寫娜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