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鑒賞-《道德經》

國學鑒賞-《道德經》

修道原理(上)

挫其銳,解其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知子,象帝之先。

注釋:

那個道的道體微小得天下沒有任何工具可以破開它,但是天地萬物等所有的道用統統都納入到那個微小的道體中似乎仍然裝不滿它。那個道的道體真是源遠流長啊,它似乎就是天地萬物的宗祖。

如果能夠消除掉只是執著地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但卻忽視了另一個方面的錯誤認識,能夠透過天地萬物之道用現象的特殊性進一步認識到它們的共性,就能夠透過其中多而紛亂的世相而了解到那個道用的實質;它不僅順從地融入天地萬物之道用的諸如美、善等向上的矛盾的一個方面之中,而且夥同在天地萬物之道用的諸如丑、惡等向下的矛盾的另一個方面之中;那個道體顯現地多麼清澈啊,就好像是一個真實的存在一樣。道心之真吾也不知道這個天地萬物之道體是誰所生的下一代,好像在天地萬物之道用的初始之前就早已經存在了。

守中是謂天地根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有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釋:

一動與一靜的道用沒有為仁而仁的思想動機,它生髮萬物就如同用草綁紮成的供祭祀用的假狗一樣,統統是隨因緣的聚或散而生或滅的暫有現象;利益百姓的聖人也沒有為仁而仁的思想動機,它利益百姓也如同用草綁紮成的供祭祀用的假狗一樣,均為隨因緣的聚或散而生或滅的暫有現象。道用的一動一靜之間所具有的功能,它多麼像用以鼓風的皮風箱和蕭笛之類的樂器啊!雖然它們的內腔是空虛的,但其原有的生髮功能卻始終保持著,越是鼓動它或吹奏它,則其原有的生髮功能就越是顯現出來。對於道用的一動一靜之間所具有的的生髮功能,無論用多少語言試圖說明它或用多麼高深的推測試圖研究明白它,都不如保持在道心之中庸的境界更能徹底地了解它。

道體的本質就像空曠之山谷所具有的回聲盪氣的神奇功能,貌似死寂一樣但卻充滿著遇緣即發的無窮活力,這個遇緣即發的無窮活力就叫做最元始的生髮萬物的道用。最元始的生髮萬物的那個道用之門戶,就叫做一動之生髮與一靜之回歸的道用的老根元;這個連續不斷而又無窮無盡的生化萬物的現象就像早已孕育好了存放起來而遇緣即發一樣,而且生髮起萬物來不需勞心費力而純是自然而然的現象,所以一動之生髮與一靜之回歸的道用永遠也不會停息。

一動之生髮與一靜之回歸的道用之所以永遠也不會停息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沒有了為自己而增多利益的想法,所以才形成了永遠也不會停息的大果報。所以,聖人就是將意識心之我拋於身後才成就了道心之吾,就是沒有了意識心之我的概念才獲得了道心之吾的長存。難道這不正是因為聖人沒有了個人之私的精神嗎!所以才成就了聖人的物我同體之悲的大私。

參水德而近道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味不爭,故無尤。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注釋:

最高尚的善行就像水的德性一樣。水最能夠利益萬物而不爭不奪,正是這個不爭不奪的品質,所以才自己既無愧疚也不遭他人怨恨。水總是甘願自動地處於萬物所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精神境界差不多近似於道的境界。

聖人居於任何處所都會最心安,思考任何問題都會智慧最深廣,任何付出都會最沒有個人私心地努力去做好它,講出去的任何話都會最誠信的去兌現,糾正自己或執政都會最恰當地施治,從事任何事業或輔佐他人都有最出色的本領,任何舉動都會選擇最適宜的時間。正是這個不爭不奪的品質,所以自己既及無愧疚也不遭他人怨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馬顧問 的精彩文章: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

TAG:野馬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