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商隱 《宮辭》 賞析

李商隱 《宮辭》 賞析

《宮辭》 李商隱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樽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詩名《宮辭》,宮中辭賦,講的是宮中嬪pin2妃的命運。回過來看昨天的《宮妓》,那就是講宮妓的命運,其中有一個「披香新殿」,這個「新」的解釋可能不太對,有的解釋是延伸到了唐朝,唐朝也是有「披香殿」的(但沒有特別意義)。而如果不延伸的話,作為這些宮妓,恐怕「披香殿」她們也就是一次進入的機會,未必能夠老在那裡跳,所以對她們的感覺來說,是新的。對當時的皇宮來說,恐怕舞蹈隊也是有的是,不太可能把你養著,直到唐朝才有了左右教坊,(管理宮廷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歌舞,百戲的教習排練),左多善歌,右多工舞。唐高祖時,置「內教坊」于禁中;玄宗開元初,又置於「蓬萊宮」側。這也是社會的進步了。所以李商隱所寫的宮妓,我認為還是指漢朝的,過去的。在這首《宮辭》里寫的就是宮中另一群人宮嬪的生活狀況與命運了: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賞析李商隱說,宮中嬪妃們的生活希望,都在君主的恩寵上了。然而君王的恩寵就如江河之水一直在向東流。所以事實上這些宮中的嬪妃們就像是生活在水上一般,得到君主寵愛的時候,擔憂這樣的寵愛會不會很快就漂移流走。而失寵了以後,也只能愁苦地望著那君恩隨著流水逝去。

讀到這裡,我們反觀昨天的宮妓,恐怕作為「宮妓」長相很好的應該沒有了,有的恐怕早就被挑進宮了。所以宮妓只能靠技能,而技能這東西,就好比偃師的歌舞藝人,表演一旦過火,不合君王的意,就可能觸怒君王。所以她們事實和「魚龍戲」里的動物沒有兩樣,甚至還不如。這宮妓和宮嬪不同的生態特點。

「莫向樽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字詞典故「花落」:(就是《梅花落》,屬樂府「橫吹」曲調,傳為西漢「李延年」所作。別名《落梅》、《落梅花》、《大梅花》、《小梅花》等。「橫吹」不僅是橫吹曲的簡稱,也是一種樂器的稱謂,其形類於笛子。《梅花落》是漢橫吹曲《摩訶兜勒》二十八解中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歷「唐宋元明清」幾代一直流傳的曲調之一,和《折楊柳》一起成為笛曲的代表。)「涼風」:(南朝 梁 「江淹」 的《班婕妤詠扇》:

「紈扇如團月。出自機中素。

畫作秦王女。乘鸞向煙霧。

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

竊愁涼風至。吹我玉階樹。

君子恩未畢。零落在中路。」

白話譯文:(圓圓的扇子像圓圓的月,布料是織機里出來的絲綢,扇中畫著秦王女,坐著鳳凰飛向煙霧中。世間的人都是重色彩的,是以這扇子現在雖新,但不代表不會褪色變舊。經常私下裡憂愁涼風會襲來,吹向我玉階旁的這棵樹。君王對我的恩情都還沒有結束呢,我卻已經如落花零落在路中。)

講的是漢成帝「劉驁」的寵妃「班婕妤」,班婕妤本來為漢成帝專寵,可是她勉勵皇帝勤於朝政。可惜漢成帝不是那樣的君主,「趙飛燕」姐妹入宮後,聲色犬馬,班婕妤從此被冷落。

賞析李商隱說,不要在與君王尋歡作樂的酒杯前吹奏《梅花落》,因為班婕妤說的那股「涼風」現在可能已經吹到了宮殿的西頭。

為什麼是宮殿的西頭呢?因為君王的恩寵是往東流的,這風一吹過來,你的幸福時光可能也就像那梅花一樣被吹落了,然後隨著那流水東去。

李商隱怎麼也有興緻寫起這些宮中的女性?可能他去洛陽或者哪裡過去的宮殿參觀,聽故事,有感而發。在《宮妓》中,我感覺李商隱似乎是描寫宮妓們開始的無知,不知道自己在君王的眼中其實什麼都不是。而在《宮辭》里,嬪妃們知道自己的無奈,得寵憂,失寵愁,皆因君恩似水流。

《宮辭》 李商隱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樽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本文圖片為網上搜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路川漫遊詩境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賞析

TAG:路路川漫遊詩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