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胡蘭犧牲後,她的家人今何在?一家四口入伍,大妹患有精神病

劉胡蘭犧牲後,她的家人今何在?一家四口入伍,大妹患有精神病

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被國民黨殘忍殺害,毛主席知道後極為傷心,揮筆題詞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是對小英雄一生最大的肯定。劉胡蘭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她不屈不撓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那麼劉胡蘭犧牲後,她的家人今何在?

劉胡蘭

劉胡蘭的父親名叫劉景謙,1905年出生於文水縣,是一位忠實厚道的農民。1936年劉胡蘭的生母王三妮死後,與劉胡蘭的繼母胡文秀結婚,兩人對劉胡蘭參加革命都是十分支持,對於以後劉胡蘭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起到很大作用。

劉景謙和胡文秀

解放戰爭時期,劉景謙曾經多次幫助解放軍運送物資,他曾經說「人在布在,公家的東西寧死也不能丟。」建國後,繼續以一名最普通的勞動者工作,並且把四個子女全部送到部隊入伍。1984年1月劉景謙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劉胡蘭的繼母胡文秀1921年出生於文水縣,1950年加入共產黨,曾任文水縣南家堡婦女救國會宣傳委員,併當選了全國人大代表。1986年3月10日胡文秀因病去世,享年65歲,與丈夫合葬於劉胡蘭鎮的公墓里。

劉胡蘭

劉胡蘭的大妹劉愛蘭,是劉胡蘭同父同母的妹妹,1947年劉胡蘭犧牲時,劉愛蘭剛剛12歲,她親眼目睹了姐姐被殘忍殺害的全過程,當時就被嚇暈了,從此以後心裡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揮之不去。後來劉愛蘭被送去參加入伍,在部隊作為一名文藝兵出演劉胡蘭的故事,姐姐犧牲的一幕幕市場在她腦海中纏繞,最終導致了劉愛蘭患上了精神病。

劉愛蘭

二妹劉芳蘭和劉胡蘭同父異母,在劉胡蘭犧牲的時候,劉芳蘭剛剛6個月,長大後,劉芳蘭是「劉胡蘭民兵班」班長,1968年參加入伍,軍校畢業以後成為了一名大夫,婚後定居在太原,如今已經退休在家的劉芳蘭享受真天倫之樂。

劉景謙和胡文秀

大弟劉繼英1968年參加入伍,復原後目前在山西省國家安全廳工作,他的愛人也是劉胡蘭村的。

小弟劉繼烈在部隊服役了15年後,選擇回到文水縣,任文水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今年62歲的劉繼烈已經退休在家。

劉繼烈

劉胡蘭犧牲後,他的父母選擇把四個孩子全部送到軍隊里為國效力,這種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談史 的精彩文章:

關羽為何死活不跟曹操,不是因為劉備太好,是因為曹操搶了他女人
上海皇帝杜月笙墓地: 如今早已破舊不堪, 路人默不作聲義掃三年

TAG:布衣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