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導系統攔截導彈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反導系統攔截導彈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郭衍瑩

俄A-135戰略反導系統的X波段相控陣反導雷達「頓河-2H」

烏克蘭危機以來,美俄圍繞核武器和反導武器的博弈愈演愈烈。最近特朗普宣稱要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並投巨資打造升級版反導大系統。作為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則在國情咨文里表示,俄羅斯的新型洲際導彈和高超音速導彈可以突防美國所有的反導系統,足以「應對美國反導系統對俄構成的潛在威脅」。

在美國與俄羅斯都有一批專家學者長期關注和研究未來核戰可能性,核戰爭中反導武器的作用,以及核武器和反導武器如何協同作戰等問題。請看他們是如何思考回答這些問題的——

美國內學者質疑戰略反導的實際作用

這裡先要說明一下反導的含義。它原指洲際和中遠程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現泛指對各種來襲導彈的防禦;既包括對洲際和中遠程彈道導彈的防禦(還包括反衛星),又包括對各種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防禦。為此國外一些專家把前者簡稱戰略反導,後者簡稱戰術反導,實際上也就是反導大系統中的末段反導。

美國現在用於攔截戰略導彈的反導主要有二大系統:一是上世紀打造的陸基反導系統GMD,規模龐大,號稱當今世界上反導作戰能力最強的系統,可攔截最大射程超過1萬千米、最大速度達到20倍音速以上的洲際導彈。

二是艦載(或陸基)宙斯盾系統+「標準」-3-1B攔截彈。這種攔截彈雖然射程只500千米左右,但宙斯盾艦可在全球各大洋游弋,可以在最有利位置攔截對方彈道導彈。目前美軍具備反導能力的「宙斯盾」艦,有巡洋艦27艘,驅逐艦62艘,在全世界各海域航行。

奧巴馬時期,美國一些學者提出:「世界核大戰下無贏家,發生核大戰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發展小當量的戰術核武器,如核炸彈等」。在反導方面則提出「戰略反導武器無用論」,主張「重點發展戰術武器」。對奧巴馬政府的軍事和對外政策產生很大影響。

核戰中,戰略反導系統真能起到攔截作用嗎?這個問題一直為美國一些政客和學者所質疑。最直接的證據來源於美國陸基反導系統的19次攔截試驗,成功率只有50%。而前18次試驗中目標均為已知情況,只有最近一次實驗中目標情況事前未知,另外,所有試驗中來襲導彈均沒有多彈頭、誘餌和變軌等動作,這些均與實戰情況有很大差距。因此,有人質疑,萬一發生全球核戰,美國的戰略反導大系統能起多大作用?況且,美俄在2010年4月簽訂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允許俄美各自擁有核彈頭1550枚以下;而目前美軍為反導大系統配備的攔截彈只有30枚。即使發發命中,對擁有1000多枚核彈的對手的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

反觀愛國者、薩德、陸基宙斯盾等戰術反導武器,他們在歷次局部戰爭中屢建戰功。這種武器機動性能好,還可部署在對方的大門口;既起到遏製作用(可在對方導彈起飛的助推段就將它攔截),又起到監視和竊取對方軍事情報作用。還能軍貿賺錢。可謂一石三鳥。加上近年來這些戰術反導武器的水平不斷提高。例如薩德也能在大氣層外攔截導彈;「標準」-3攔截彈的射程將近1000千米。都能起到或部分起到戰略反導作用。兩種反導的界限變得模糊。所以奧巴馬時期將發展重點從戰略反導轉至戰術反導。而將戰略反導視為主要起震懾、嚇阻的作用。

另有觀點認為,美國現有陸基反導大系統過於龐大,笨重和集中,加上採用固定式發射井,戰時極易受到攻擊,而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被摧毀,整個系統可能將陷入癱瘓。因此美國政府於2015年提出了打造「分散式反導系統」(或稱「反導全球一體化」)的設想,利用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域的反導作戰資源,對來襲導彈進行分段、分層次攔截。這樣做,一方面讓駐守在全球任何一處的美軍,都能共享美國在全世界的反導資源(包括預警、火力攔截和指控等系統),實現協同作戰;另一方面,即便任何一處反導系統遭破壞,大系統仍能正常作戰。大系統中的每一反導設備都有一個C2BMC指控通信設備站。所有C2BMC聯網,就構成了全球的反導網。

不過據美媒報道,2016年10月美國導彈防禦局會同美三軍和綜合導彈防禦聯合職能司令部等,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地面試驗,初步評估了全球各大分散式彈道防禦系統的性能。試驗模擬了各種實戰威脅的場景,測試了在實際導彈攻擊情況下的攔擊能力。但實驗結果至今未見公布。

特朗普上台後,聲稱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都要保持對中俄絕對軍事優勢。因此在不久前出台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表示,要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另外,在「國防授權法案」中,特朗普表示要撥巨款對原有反導大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包括在中西部或東海岸增建多個攔截彈發射井;每套新型攔截系統將部署一枚新設計的外大氣層「攔截殺傷器」;在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各部署一部均值10億美元的S波段雷達;於2017年年底前,美軍在阿拉斯加格里利堡軍事基地和范登堡空軍基地增加部署20套新攔截系統和44枚攔截彈;再部署24顆新衛星,以建立新的天基反導感測器系統。需要經費僅前四項就得在未來五年花費120多億美元,因此被揶揄為「超級燒錢工程」。不過這一計劃還能走多遠,尚待觀察。

俄羅斯秀武器以牙還牙

俄羅斯專家學者對核戰中反導作用的認識與美國專家有所差異。他們認為萬一發生核戰,再先進的反導系統也無法做到萬無一失,現實的做法是重點保護好核武器,保護好國家首腦機關和司令部,以及重要交通設施等的安全,如此一來,就有能力組織核反擊了。他們認為,雖然俄羅斯的戰略反導攔截彈只有100枚左右,只要策略得當,保護好上述這些重點對象,就能扛住對方第一波核攻擊,隨後就能組織反擊了。這也是自烏克蘭危機後,俄羅斯舉行過多次軍事演習,每次都要演習反導武器配合核武器作戰的原因。

儘管俄羅斯高層和專家承認,美俄兩國在軍事實力上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在核武器方面差距最小。俄羅斯經常在各種軍演、檢閱中大秀各種新型核武器,能起到以牙還牙的威懾作用。烏克蘭危機後不久,俄媒還故意散布普京正考慮是否讓俄羅斯的核武庫處於警戒狀態的消息。此次普京在國情咨文里高調、強硬的講話,其目的主要還是設法破解美歐利用反導系統對俄羅斯的包圍與威脅,促使其回到談判桌前,而並非真要把美國拉進核戰爭的泥潭裡。

在發展核武器的同時,俄羅斯也不放鬆對反導武器的發展。俄羅斯第二代戰略反導系統A-135已加入戰鬥值班10餘年。A-135的巨型X波段相控陣反導雷達「頓河-2H」,探測距離達3700千米;可跟蹤120個目標,制導20枚攔截彈,可在大氣層內外攔截來襲的戰略導彈。

2014年,俄羅斯用新型A-235戰略反導系統,採取機動方式發射了一枚新型攔截彈,成功擊落了一顆衛星,對外界展示了俄羅斯高超的反衛星技術水平。目前A-235已投入戰鬥值班,它的攔截彈射程超過1000千米,防禦範圍可覆蓋俄羅斯全境。

沒有「終極武器」,玩火者自焚

武器的發展史就是矛與盾的博弈史。正如我國古代哲學家韓非子在他的著作中所說,世上不存在「無不陷之矛」,也不存在「無不陷之盾」。任何反導系統都有一定的攔截成功率,不可能有萬無一失的,100%攔截率的反導系統。「有盾必有矛」,即使將來反導技術提高,進攻方導彈的突防技術可能提高得的更快。同樣道理,任何一件進攻性武器都不可能是「終極武器」,一勞永逸地天下無敵。總有辦法破解它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最新國安報告中提出要以中俄為戰略競爭對手,對中俄採取新的包圍、遏制政策。並且要在核武器和反導武器兩方面都保持對中俄的絕對優勢。隨後普京總統講話,針鋒相對地宣布,俄新研發的多款高超音速武器完全能突防美國各種反導武器。儘管普京講話主要是政治意義,但也明確警告美國鷹派政府,無論是「降低核武器門檻」,還是「升級版反導系統」,都是有辦法破解的。玩火者必自焚,這倒是條永恆的哲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長青智庫 的精彩文章:

矽谷科技巨頭對美國政府人工智慧戰略保持謹慎
軍工行業:內蒙一機

TAG:藍海長青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