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酒趁年華——學生時代的瑣憶

詩酒趁年華——學生時代的瑣憶

校友會的扛把子學長跟我說,快到北大120周年校慶了,我應該為此寫點什麼。一是親學長布置的任務很難推辭,二來也能想想寫些什麼來紀念一段四年的時光。尋找合適的主題或者動筆,有過好幾版念頭,心中有萬千思緒,卻難以下筆。

本科四年的學習環境,在相當純凈的氛圍中讀書和思考問題,五院的紫藤年復一年地開,不接地氣的詩歌節一年一年的辦,雖然很多時候都跟朋友們討論了「自由而無用」的人文科話題,當時覺得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捨我其誰,或許出了一牆之隔、資本遍地的北四環,那些陳古的念頭都該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本科入學,按照慣例都應該有一位知名教授對新生做一番入學演講。面對我那屆八十多位同學的是非常有名(也有爭議)的著名教授,在理教一樓的教室里,他說:如果你們今天來還想著畢業的時候有沒有房子,車子,可以不用來了!豪言壯語,似擲地有聲。十八九歲的青年正是打雞血的時候,說實話,一千個教授有一千種雞湯,你始終也不知道哪一碗最適合自己。

本科畢業之前,相當部分的同學都選擇了保研;我去港中文念研究型碩士,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沒有繼續念文學。我時常跟朋友從紅磡走路到尖東和尖沙咀一帶,有數不清的傍晚,趁著夜色翻過海邊的圍欄,坐在欄杆上,看著眼前不可思議的真正的滾滾紅塵和名利中心,對面那些聳入雲天的高樓大廈那麼遠,又那麼近。更奇幻的景色應該是從蘭桂坊大樓的十幾樓露台看迷霧纏繞的香港島最高樓IFC,或許只有似遠非近的時候才明白,塵世終究有迷人的道理。

更多的時候,我住在沙田的港中文校園裡,住在設施齊備的單身公寓,享受甩了北大十條街的圖書館設施和和研究資源,夏天的空調冷得穿棉衣。「這大概是這輩子我唯一一陣住得起海景房的時候。」同行的北大社會學系同窗這樣說。這位同窗伴隨著我走過了高中、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回想起來,碩士階段大概真的是我常住海景房公寓的時段,但該同學如今攜家旅居新加坡,應該還有機會住海景房公寓。

寫論文苦悶的時候,跟同學一起到到處行山徒步,逛遍香港的小角落,包括廣華街模擬氣槍店鋪,尖沙咀的愛爾蘭吧,徒步郊野公園,海釣墨魚,赤柱西貢清水灣淺水灣大嶼山紅館演唱會。每當結束一個學期的學業,都跟同學們約上小酌一杯以誌慶賀。我還購置了單車,沿著海邊從大埔墟騎車回到學校的公寓,但騎行的習慣並沒有堅持太久。夜深的時候,我也約上同學一起去窗外的馬料水海濱公園散步,乘著夜色翻出欄杆,躺到填海用的巨型條石上,凝望著閃爍的星空。

是否距離校慶的主題過遠?沒有。在我看來,大學給人的所謂legacy, 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習慣和品格的養成。結束學生的身份,散落到各個角落的北大種子,便伴隨著每個人不同的選擇開花結果。在進行上述種種活動的時候,我的身旁始終有北大友人的陪伴,他們來自英語系、中文系、社會學系、工學院等等,還有北大的香港同學,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寫下這段小文的時候,正值每年紀念海子的時節,北大都要舉辦詩歌節活動,以中文係為主要成員的文學社團作為主要承辦,我也湊過不少熱鬧,有幸旁觀過一些著名詩人。之前,聽聞詩歌節活動的經費常常捉襟見肘,在一位中文系畢業、熱愛詩歌的地產商學長的資助下,辦詩歌節的經費寬裕多了,終於能夠包大一些的場地辦詩歌節的系列活動……以夢為馬……十個海子復活……一到了三月底,北大的文藝青年就一茬茬地冒出來。

大概大學的魅力就在於,知識是閃光的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浪水的回聲 的精彩文章:

TAG:滄浪水的回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