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西醫之爭,何以走到如今?

中西醫之爭,何以走到如今?


中醫藥的發展歷程貫穿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至今,乃我國「國寶」之一,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而到了明清時期,隨著列強入侵,西學東漸,西方西醫文化進入中國並落地生根,兩種異質醫學體系並存,衝突在所難免,在日益激化的中西醫爭論中,中醫藥成為了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認為中醫已落後於時代,是封建迷信的騙人把戲。上世紀中醫藥受爭議,受到很多當時的高級知識分子的言論影響,而在新世紀,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網路信息包羅萬象,可以說人人為醫,由此帶來了更多關於中醫藥的是非爭論。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網路上正沸沸揚揚的散播著阿膠為水煮驢皮的輿論。稱「阿膠就是水煮驢皮,不值得買」。一條微博稱:「阿膠就是水煮驢皮,驢皮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而這種蛋白質缺乏人體必需的色氨酸,並不是一種好的蛋白質來源。」隨後,該微博又補充道:「就補充蛋白質而已,首推就是雞蛋,雞蛋比吃海參燕窩有用多了。」




單從該事件所涉及的中藥藥效問題來看,其實這是一個老話題,用化學成分闡述中藥的功效,是典型的偷換概念。而國家中藥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首席專家周建理教授近日也就「阿膠」問題做了一番說明解釋。這裡我引用一下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先生的話:阿膠傳承千年,療效明確,無論是傳統中醫理論,還是現代藥理研究,都證明了阿膠的療效,此微博言論否定阿膠的功效,並沒有證據支撐,這對於公眾和消費者都是一次不負責任的誤導。



這種誤導,在近現代中醫藥的發展中,一直都存在著。新中國成立時期,許多著名的知識分子都反對中醫,很多人對於中藥的不信任和排斥,也會有那段時期的言論影響。



魯迅大先生


在我們所學的中學課本中,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曾經寫道過:「我還記得先前的醫師的議論和方葯,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引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魯迅的人品和學問,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重,同時他批判中醫的思想,也許就這樣植入了一些人的腦海中。




我們學習中醫,了解中醫,並不能以偏概全,以點見面。魯迅先生對於中醫的態度,需要了解當時的社會氛圍,魯迅父親的病和他自己醫治牙病的親身經歷等方面的情況,才能明白魯迅為什麼會這樣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並不能因為一句「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來認識中醫藥。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以陳獨秀胡適為精神領袖的中國之時節,否定與批判中國傳統文化蔚然成風。而中醫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舊醫學,自然也就屬於反對與打倒的對象之一。




當時社會上反對中醫的代表人物余文岫,一向攻擊貶低中醫學,把中醫等同於巫術,甚至直指「中醫是殺人的禍首」,必欲廢止清除而後快。為此他提出「廢止中醫案」的四點理由:

(1)中醫理論皆屬荒唐怪誕;


(2)中醫脈法出於緯候之學,自欺欺人;


(3)中醫無能預防疫癧;


(4)中醫病原學說阻遏科學化。更是於1916年撰寫《靈素商兌》向中醫理論宣戰。


余文岫是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同學,尚不清楚他的中醫觀對魯迅先生是否有影響,但二人同屬章太炎的弟子也是事實。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科學與玄學論戰正酣,中西醫之爭也是硝煙瀰漫。




1912年,也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中,梁啟超同志是站在西醫一方的。然而1926年,他的病成為了中醫知識者們對西醫發起反攻的有力武器。




梁啟超因尿毒症入北京協和醫院。經X光透視,醫生診斷為癌。梁啟超的弟弟梁仲策問醫生:「不一定是癌吧?」醫生答:「不一定不是癌。」再問:「怎麼治?」再答:「全部割除。」手術後解剖此腎,果然看見其中有一櫻桃大的黑點,卻非癌症。要命的是,病人尿中仍帶血,且查不出病源所在。



余雲岫和其著作《靈素商兌》


如果僅是一件普通醫療事故,重提這樁舊案,意義不大。許多人關注此案,是想將爭執多年的「中醫西醫孰優孰劣」問題,再付表決。所以,梁啟超被西醫「割錯腰子」事件一經傳出,西醫立刻成為眾矢之的。原來,梁啟超入院前,曾請京城「四大名醫」之一蕭龍友把脈,診斷說「不是急症」,不就是尿里有血嗎,「任其流二三十年,亦無所不可」。而在西醫那裡割掉一個腎,得出的結論也是「無理由之出血症」。




梁仲策的《病院筆記》中對西醫略有微詞:「中醫之理想,雖不足以服人,然西醫之武斷,亦豈可以服中醫」。而徐志摩在《我們病了怎麼辦》一文中也提到:西醫所謂「科學精神」,原來是「拿病人當標本看。你去看你的眼,一個大夫檢查了一下出去了,再換兩三個大夫來看,究竟誰負責這病,你得繞大彎兒才找得出來。」




兩篇「聲東擊西」的文章一經登載,便惹惱了魯迅。7月5日,魯迅發表了《馬上日記》,開篇便將矛頭對準徐志摩等人:「自從西醫割掉了梁啟超的一個腰子以後,責難之聲就風起雲湧了,連對於腰子不很有研究的文學家也都『仗義執言』。同時,『中醫了不得論』也就應運而生;腰子有病,何不服黃蓍歟?什麼有病,何不吃鹿茸歟?」




梁啟超右腎遭受錯誤的手術,使身體受到很大的戕害,卻依舊公開為西醫開脫;胡適曾患水腫病,西醫屢治不效,後來由中醫陸仲安治癒,但胡適一直否認他的病曾被確診。再如孫中山先生重病,也不服中藥,還說:「中醫是一艘不帶羅盤的船,西醫是一艘有羅盤的船,中醫也有可能找到目的地,西醫有的時候也找不到目的地,但我寧願乘有羅盤的船,儘管找不到目的地。」



謝利恆、蔣文芳、陳存仁、隋翰英、張梅庵組成赴南京請願團


中醫在這近百年里有五次存廢之爭,地位岌岌可危,這裡不做過多描述,還是繼續拜訪魯迅先生吧。魯迅在《墳·從鬍鬚說到牙齒》一文中,通過自己牙病的診療始末,對比中西醫兩種醫學的優劣,結果是褒揚了西醫,譏笑、挖苦了中醫。




魯迅從小就牙痛,經常牙齦出血,試盡了《驗方新編》中的諸多驗方,可惜中醫束手無策。最後中醫師告訴他,他的病是『牙損,難治得很』。有一個長輩斥責他,說魯迅因為不自愛,所以會生這病的。魯迅到了日本長崎後就去尋牙醫診治,牙醫診斷為『牙石』,颳去了牙後面的所謂「齒袱』,牙齒就不再出血了,花去的醫費是兩元,時間還不到一小時。




後來魯迅在看中國的醫藥書時,忽而發見牙齒是屬於腎的,「牙損」的原因是「陰虧」的學說,這一發現使他感到觸目驚心,也才頓然悟出先前的所以得到申斥的原因。所以魯迅認為中醫不僅僅是治不好他的牙病,反而誣陷了他的人格。




上面的例子,有的是誤解,有的是中醫學理論與臨床的缺陷。魯迅留學日本學醫時,也發現西醫不是萬能的,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說:「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原來是一個烏托邦的美夢。」中醫與西醫一樣,總是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把糟粕和精華一起丟棄。




如今可以很肯定的說,魯迅先生的中醫觀是錯誤的,他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但是他的一些意見並不都是空穴來風。那個時代的精英大都菲薄中醫,這不是他們的錯誤,而是他們的不幸。譬如陳獨秀也是持類似的觀點。他說:「醫不知科學,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復不事藥性之分析,菌毒傳染,更無聞焉;唯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襲古方以投藥餌,其術殆與矢人同科。」




中醫為什麼把『牙石』造成的牙齦出血辨為腎病陰虧?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特點,它認為人體所有的生理、病理現象,都要用陰陽五行來解釋,因此任何局部的病變都要歸屬的各自五髒的陰陽氣血的失調,治療疾病就是通過整體來調動全身的抗病能力達到治療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療法。但這種療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於它忽視了局部疾病也有相當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忽視這類局部病變對整體性治療的不應答性,診治上經常出現捨近求遠的現象。譬如明明是局部『牙石』造成的牙齦出血,不從局部下手治療,反而辨為腎病,勞而無功,就是中醫學辨證系統和治療技術的缺陷所造成的,今後在現代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地加以完善。」




中醫學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是存在局部病變對整體性治療的不應答性的問題,所以從周代開始就通過分科的辦法來彌補這個臨床上的漏洞。在唐代,中醫的專業設置上已有體療、少小、瘡腫、耳目口齒、針灸、按摩、角法等分科。由於專科的發展與醫療設備的更新有關,所以不得不承認,中醫專科的發展是緩慢的,其中口腔科的發展更是這樣,到了清朝還沒有發明刮除『齒袱』的器械,所以才出現魯迅治牙的故事。




中醫講究:理、法、方、葯,魯迅先生的看病經歷包含了中醫藥的「理」和「法」,中藥涉及的方面又是一個大問題,暫且按下不表,我們最後再談談「方」吧。



現在網路很方便,每個人都能從網上搜索到一些偏方、秘方。有些醫師也公布了自己多年用的得心應手的效方。但是,關於運用這個方子的理論支持,可能由於大家的認識有所不同,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用了別人公布的秘方效方,有的用之有效,有的用之無效,而且埋怨發布者沽名釣譽,這個就是大家在理論上的一點差異所致,當然濫竽充數的除外。




就好像是一個肝木的問題,同一個肝火上亢,同一個辯證加減運用,有的有效有的無效,這是由於每個人的理論理解點及病情收集情況可能會有不同,所以導致了雖然同是一個肝火上亢的病症,實際情況卻是有多種起因,當然原方(最原始的方子)只有一個,但是不同的運用者,都堅持自己的是真的,所以源流紛雜,這也導致歷史上出了很多流派和方劑。




所以好的理論,就是不讓別人產生誤解並讀懂的理論,說起來只有那麼幾本書了,無非內難傷寒。其實後來民國以來很多中醫師,或重內經,或重傷寒,無非是找到一個能讓天下學中醫的人都能學貫一心,沒有分歧的理論,可是呢,就是這些過往的醫師們尚不知,他們厚此薄彼,於古代厚彼薄此又有何分別呢?真正的大師都是內難傷寒並重的,哪怕如溫病的葉氏、王氏又何嘗輕視過內難傷寒呢!




最後說說近五年的中醫藥發展歷程,大傢伙振奮一下:




2012年6月7日,太湖論壇,李克強:當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挑戰日益增多,人類健康面臨新的威脅,中醫藥大有可為。希望大家繼續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的方針,博採世界各國各民族傳統醫學以及現代化醫學之長,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為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和衛生事業全面進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人類自然健康和諧發展作出新貢獻。




2013年8月20日,習大大會面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馮富珍,並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先行者。




2015年2月15日,習大大在西安205所社區說:「開設中醫科、中藥房很全面,現在發展中醫藥,很多患者喜歡看中醫,因為副作用小,療效好,中草藥價格相對便宜。像我們自己也喜歡看中醫。」




2015年3月5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2015年3月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七場記者會上,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之路,當注重從中國傳統文化,如中醫之道中汲取智慧。王毅表示,對待熱點問題首先要把好脈。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先搞清楚來龍去脈和是非曲直,不要偏聽偏信,也不能亂開藥方。其次,要綜合施策。不要動不動訴諸武力或者制裁,而要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提出全面、綜合、照顧到各方關切和各方訴求的一攬子方案。第三,標本兼治。要找到問題的源頭所在,對症下藥,從根子上消除滋生的土壤,這樣才能使病症不再複發。




2015年12月22日,習大大致信祝賀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希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安排中央資金68.57億元,支持247所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




2016年12月6日,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事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017年1月1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未來五年將著力加強中醫藥國際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國際教育及文化傳播體系建設、中醫藥國際科技體系建設、中醫藥國際貿易體系建設。




《規劃》要求,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要重點開展「五通」工作:一是政策溝通,完善政府間交流合作機制;二是資源互通,與沿線國家共享中醫藥服務;三是民心相通,加強與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四是科技聯通,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五是貿易暢通,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力爭到2020年,我國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國內政策支撐體系和國際協調機制逐步完善,基本建成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2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註冊100種中藥產品,建設50家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示範基地。




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國粹有了國法保障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報告中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中醫它有得有失,並非萬應靈膏,有時候的確會出現大而不當的毛病,承認缺陷才能改進與發展。我相信每一位中醫藥從業者、學習者,愛好者,都真切希望中醫藥能發展壯大起來,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END>



本文由我刊徵稿發表,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能代表本刊觀點。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本微信平台長期徵稿,徵稿郵箱cjcmmxinmeiti@126.com,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思考中藥: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葯入門課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思考中藥:純中醫思維下的方葯入門課(方葯之道)》對中藥的講解很通俗,靈活運用比類取象的方法,引人深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大寒時節,你是否準備好深藏不露了?
阿膠到底有沒有藥效?網友們都糊塗了……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