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應氏宗祠:宗祠中的翹楚

應氏宗祠:宗祠中的翹楚

周勝春文/圖

中國人講究尋根訪祖、認祖歸宗。宗祠是記載本宗族根脈,供奉、尊崇、紀念重要人物的主要載體,是根系所在,花開所處。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宗祠尊愛有加,情深意重,把其作為認祖歸宗、緬懷先祖的重要場所。

在三垟街道有一座應氏宗祠,是該街道27座祠堂中唯一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宗祠位於三垟濕地東南角,中式傳統建築風格與江南水鄉風情和諧相融。它與高峻綿延的大羅山隔水相望,三面圍水,盡顯水鄉的柔情蜜意,仰望里含著多少高枝的盼望,俯視里又不知表達了多少滄桑。

應氏宗祠沿襲了絕大多數宗祠一層建築的規制,佔地面積達600多平方米。五間二進的主屋本來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如今卻影只形單、冷清孤單,雖然巍然屹立,卻永遠的失去了因濕地公園建設的左鄰右舍。在殘坦斷壁中,與遠處的氣燥宮、水中小島上的三港殿惺惺相惜,悵然相望。

宗祠四面圍著一人多高的白灰色牆,湧入了水鄉的風韻,深宅大院般的幽深神秘。建築房頂為懸山式屋頂,灰瓦錯落有致,各個頂上鴟吻雕塑展翅欲飛,昂首鳴叫,增添了靈性的波動。

正南是大門,一片院子沿接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平靜河水。岸邊泊著小木舟,裡面裝載著陽光下金光閃閃的甌柑,鄉親們在裝卸這種濕地之寶。獨立的小門第黑瓦緊貼,灰石整砌,精美頂蓋,白色調劑;正中上方寫著別名「芳岩園」,其義在於以志昔日之盛;左右均矗立著兇猛的石獅子,門框兩側還有流暢的題詞;朱漆紅色大門鑲嵌著金黃的門釘,精雕細刻吻獸作勢欲飛。在大門的右側,置放著文物保護碑,是它的身份標籤。外形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雖然沒有其他宗祠那麼宏偉壯麗,霸道外泄,卻也極盡精緻端莊,虎虎生威。

進門是分置左右兩個塗著暗紅色的香爐,如小亭子般的雅緻,雖然沒有裊裊香煙,似乎也能聞到那種神聖的氣味。小小的假山坐落在天井正中央,一灣清水做到曲水流觴。兩側甬道旁是花木林立,綠茵蔽人。兩廳、兩廊合院,整個院落呈四合院式,古樸典雅,莊重大方。大堂門上站立著門神,栩栩如生,光鮮艷麗。裡面均為紅門黑柱,筆直的甬道,彰顯其鮮明的風格。兩邊寫著楹聯,顯示著其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呈現的色調含義。正堂與其他祠堂一樣供奉著列祖列宗中的優秀人士,從著服上來看,大部分是來自宋元明朝代。據當地村民介紹,祠堂每年兩次聚會時,並沒有因為拆遷而人數銳減,反而增加到300餘人,是因為平時大家都散居在外圍,見面機會不多,都想趁此機會敘舊談心,可見其人丁興旺、子孫福萌。

其為族人所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的便是那「聖旨碑」,即豎放在大堂右側的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皇帝對於該祠堂的祖宗應孟明的一道敕命,現已成為應宅應氏碑誌。讀完這個內容,大致就能了解為何這個祠堂成為文物,為何族人對於祖宗這樣頂禮膜拜的原因了,因為他是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人物。

敕命大意是說:皇帝必選擇賢能善良之正直正義之人來輔佐朝廷,作為心腹,吏部侍郎應孟明,為人剛直不阿,耿直磊落,做事守節有度,廉明無私,是一個忠誠有道德修養且有果斷英明之才的人。在為朝廷效力時,日夜操勞,從不曾有一刻懈怠。今天特升任為華蓋殿大學士,以及護國少師、金紫光祿大夫。希望要更加努力,忠於新職,不要推辭,繼續為國家效力,不要辜負皇帝期望。下面落款是南宋隆興年間,即為岳飛平反立志抗金的宋孝宗年間。

吏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官員,當時屬於從三品,大學士為正三品,後至護國少師是正一品官銜。

網上百度了一下,在一篇文章中找到應孟明的資料,發現他出生於1138年,是麗水永康人,南宋隆興元年即宋孝宗時中進士,在宋孝宗、光宗和寧宗朝歷任大理寺丞、直秘閣學士、廣西經略安撫使、太府卿兼吏部侍郎等職。史書記載,他在江西樂平做官時,針對郡守的為民殘暴,就書面良言相勸,朝廷聞知後,就撤換了郡守。在任大理寺丞時,查明一起涉及300多人和大將軍李顯忠之子的案件,還人清白,冤案昭雪。任按察使時,為救饑民,開倉散糧,自已擔責「寧受一己之罪,以全一方之命」。應孟明不但能力超常,政績卓絕,而且剛直不阿,嫉惡如仇,曾經拒絕了當時大奸臣韓佗胄利誘誣告他人,贏得一生清明。

南宋末年,為躲避戰亂,應氏大家族遷入三垟,也系三垟根脈所在,符合祠堂始建時間,可以判定應孟明的碑文從永康到三垟的歷程。後在大堂發現有「奕文堂」,經查詢資料,此名號來自「忠孝祠」,即整個祠堂按照忠孝祠的風格所建,而「忠孝祠」則為應孟明受後來侍奉的宋英宗所敕,現還在永康,由此可證其淵源了。

如今光鮮亮麗的祠堂,其始建時間卻在800年前的宋末。由於歷史悠久,且涉及許多彪炳史冊的人物,如溫州歷史文化名人龍灣永中人王瓚,就在《明弘治溫州府志》記載了應氏祠堂,元代曾官居奉訓大夫的應政公,明代應本公等都曾始建或者翻新重建過該宗祠。

由於戰亂和天災人禍,歷經800多年風雨的宗祠命運多舛,歷經滄桑,曾經幾成破牆殘坦,荒無人煙,假山芳蹤難尋。2009年被政府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在甌海區文物主管部門編寫的《遺珍》 (甌海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選粹)祠堂一欄中,被列為第一。2015—2016年間,宗祠申請「原拆原建」,迄今的模樣基本按照歷史沿革,但規模縮小了不少。

祠堂是非常講究風水的,因為其存在千載百代,供後人瞻仰和評價,關乎千秋大業。應氏宗祠的三面環水,右旁一條細如柳枝的小河流,嘩嘩而過,碧波蕩漾,白鷺翱翔。正南與兩座廟宇一衣帶水,右前方與建在小島上的小廟眉來眼去。而與其緊挨的是一座小山,上面坐落著一個小亭子,整個景觀帶美不勝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一夜間湖州變了樣!這些雪景美到窒息
兩位代表帶了書信到北京 都是誰寫的?寫了啥?

TAG:浙江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