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塵暴將再度來襲,沙塵暴成因究竟是什麼?

沙塵暴將再度來襲,沙塵暴成因究竟是什麼?

中央氣象台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預計27日20時至28日20時,受大風天氣影響,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甘肅西部、遼寧西北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吉林西部等地局部有沙塵暴。

WMO 在《浮塵報告》中指出,每年全球大約有 20 億噸的沙塵排放到大氣中,儘管這些沙塵中大部分是地球氣候循環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人為因素特別是在土地利用和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產生的負面效應導致了部分浮塵的肆虐。目前,全球大部分的沙塵基本上集中在北半球熱帶及副熱帶沙漠地區。

不僅如此,發源於我國及中亞地區的沙塵暴甚至會遠達北美地區。當然,北美地區本身有沙塵暴發生的條件,沙源區域也比較多,屬於世界上沙塵暴多發區域。 在 20 世紀 30 年代,因西部地區農業大開發,美國的黑風暴就是典型的沙塵暴。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內,北美各國對沙塵暴的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科學家研究發現,北美地區近些年來發生的沙塵暴很少是源自於本地區的沙漠化區域,主要是來自於中亞及中國西北部地區。源於中國及中亞地區的沙塵暴為何會傳輸到遙遠的北美呢?科學研究基本已證實,中亞及中國的沙塵暴是沿著中亞 / 蒙古—中國北部—中國中東部—朝鮮半島—日本—西太平洋這條路徑過去的。來自於中亞及中國的沙塵暴經過中國北部、中東部廣大區域後還會有大量的沙塵通過大氣環流到達太平洋上空,最終進入北美地區。2010年3月,兩場來自於蒙古國的沙塵暴經過阿留申群島到達太平洋西北進入北美,引發了科羅拉多州長達一周的沙塵天氣。可見,沙塵暴的這種國際化、流動性強的趨勢是值得關注的。

具體而言 :第一,來自於中亞及中國西北地 區的沙塵暴會將污染物帶到北美及日韓地區。當狂風將這些沙化地區的沙塵從受到侵蝕的土地上颳起的時候, 浮塵雲團經過中國北方的大中城市,會攜帶較多的工業污染物。也就是說,原來沙塵暴在起源地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工業污染物,經過中國華北、東部地區之後增加 了很多工業污染物,這些污染物隨著沙塵暴進入日韓、 北美地區,給這些國家和地區造成新的污染。如最近美國環保局在科羅拉多州大峽谷調查的時候發現,來自於中國的汞是經過沙塵、霧霾而帶到美國的,對科羅拉多河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第二,日本、美國部分科學家在研究時發現,來自於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沙塵暴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地區的氣候變化。這些科學家在研究中得出了一些初步結論,通過空氣氣溶膠特性實驗發現,沙塵暴中的浮塵雲團可以大量吸收地面熱量,同時也會加強太陽光的反射,這種情況可能會使得氣候變化在變暖和變冷中徘徊,關鍵是看吸收的熱量和太陽光反射的熱量哪個因素更佔上風。但不管是哪種因素佔據上風,均對氣候固有模式產生消極影響。

第三,沙塵暴可能還會將一些來自於中亞地區的微生物及細菌帶到北美、日韓地區。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來自於中國西北部及中亞地區的沙塵暴帶來的微生物及細菌可能會危及北美民眾的身體健康及動植物生長。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在長距離運輸中不會存活,現在這一認知已不得不發生變化。如在霧霾中附含的真菌、細菌可以引發人們的過敏反應,甚至是引發某種疾病。美國科學家格雷芬從沙塵暴中成功分離出來 200 多種仍然存活的細菌和真菌,這個發現充分證明了經過長距離的傳輸後微生物依然能夠存活。一旦能夠繼續存活,這些沙塵中攜帶的病原體可能就會引發一些人類及動物疾病。當然,沙塵暴中攜帶的植物病原體也不可忽視,其能夠影響到棉花、水稻、小麥等多種作物。格里芬在研究中發現,加 州地區的柑橘枝枯病病原體就來自於亞洲地區,一旦集中爆發幾乎是無法防治的,給當地的農業生態造成較大 的破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森博工業 的精彩文章:

TAG:森博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