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艾軒共憶那些風雪往事

與艾軒共憶那些風雪往事

在香港巴塞爾來臨之際,位於香港的季豐軒畫廊一反時風,推出被譽為「中國寫實畫派」創始人之一的艾軒的最新個展——《靈魂如風·生命如雪——艾軒近作展》,這與時下最為潮流的當代藝術背道而馳,而這樣的藝術風向對於特立獨行的季豐軒來說,卻並不顯突兀。

2018年,《靈魂如風·生命如雪——艾軒近作展》展覽現場

艾軒自幼接觸繪畫,並及早地進入了中央美術學院附中進行學習,但卻在附中學習結束後,受「文革」的影響,很早就進入了部隊,開始了軍旅生活。而附中的繪畫經驗則又助他成為一名駐軍畫家,輾轉戰場,寫實紀錄。

1950年,兒童時代的艾軒和家人合影

右起第一人為艾軒,後排左起第一人為父親艾青

1964年,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時的艾軒

隨軍而行的繪畫經驗,讓艾青在技法上愈加嫻熟,而體制內的繪畫題材卻讓他感到厭倦。閑暇時題材、畫法的嘗試不斷地滿足著他對藝術的追求。1973年,艾軒被分配到四川成都的部隊當行軍畫師,那是他第一次走進西藏,驟變的天氣,麻痹的雙眼彷彿扣住了他的心弦,面對這一題材,他一畫,便是一輩子,還時常拿起當時的畫材,感嘆著畫不完。

1973年,艾軒被分配到四川成都部隊當行軍畫師

在艾軒的作品中最常見的便是有著清澈、明亮又哀怨、無助大眼睛的西藏姑娘,她們姣好的五官比例,以及澄澈的眼神在西藏惡劣氣候的襯托下顯得尤為可人。而對於艾軒本人而言,藏族姑娘眼神中所透露出的渴望,也折射出藝術家對於世界的初步認識與判斷。

《遠方飄來陌生的歌》布面油彩 110x110cm 2005年

《二月的午後》布面油彩 150x120cm 2005年

70年代起,艾軒的作品陸續在各個展覽中嶄露頭角,直至1982年,在美國參議院代表訪問成都時,他的三件作品首次獲藏家收藏,也正是此次收藏經歷,艾軒逐漸意識到自己畫作的真正價值。1987年,一次偶然的合同簽訂,艾軒與王沂東、王懷慶、陳逸飛等人開始了一場美國訪問學者之旅。初到時的新鮮感及展覽的意外火熱給了艾軒極大的鼓舞,而之後異國他鄉的漂泊生活卻讓艾軒更加明白西藏之於他的意義。

1987年3月,在紐約曼哈頓;王沂東、王懷慶、陳逸飛及艾軒(右一)

回國後的艾軒逐漸恢復了穩定的創作狀態,並且多次重訪西藏,拍攝照片,搜集素材,再回到北京的工作室進行創作。此後,艾軒以及寫實繪畫的影響不斷擴展和蔓延,被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藏家和機構收藏。

《拉薩馬市》水墨設色紙本 97 x 180cm 2017年

近年來,已逾花甲的艾軒並不逃避年齡對於藝術的限制,反而大膽地嘗試起了水墨畫創作。雖無水墨基礎,但並不恥於求教,回憶當初,畫作中還殘存著初學者的學畫時的不確定筆觸。2012年至2013年期間,艾軒打破了水墨畫對於他的枷鎖,將以往的繪畫經驗附著於水墨創作,完成了一系列以水墨為材質的西藏題材作品。

《瓦切村的初冬》水墨設色紙本 98 x 101cm 2017年

《雁南飛 (二)》水墨設色紙本 98 x 91cm 2015 年

對話艾軒

艾軒

Scope:一直以來,你的創作都是以西藏題材為主,有沒有想過改變?

艾軒:沒有想過改變,改變不改變完全是對自身的要求,我用這種方式還有很多沒有表達完,但目前已經是力不從心了,也不像原來那麼銳氣了,一年大概7、8張畫。

《刀客》油彩布本 130 x 95cm 2016年

Scope:你這麼多年一直保持著對西藏的創作熱情,是因為對它有什麼特殊的情感么?

艾軒:最早去西藏是跟著部隊去的,好玩就去了,因為我們部隊管著西藏的部隊,到了那邊畫宣傳畫,用的都是艷麗的顏色,畫高大威武的英雄,一直畫到1980、1981年。

1973年,早期的油畫作品

當時對西藏的認識還沒有提升到一個高度,80年代,改革開放,再到西藏,每天和藏民生活在一起,一起經歷一天內的幾個天氣變化,你就可以發現,人和自然的關係就慢慢凸顯出來了。而在那樣的環境中,她們一點表情都沒有,當地的孩子的臉上全是高原紅,干到皴裂,那時會覺得人特別渺小,尤其是在這種環境中,任自然蹂躪,迅速老化,它摧毀人的力度十分強大,這對我心理上有另外一些觸動。

再加上當時在四川美院剛好在做懷斯(Wyeth,Andrew)的展覽,破破爛爛的石頭,全是荒原,本來還有一絲顧慮,但看到他的畫後,我的自我意識也就慢慢變強了起來,因為我們之前的思維定性是,社會需要你畫什麼,你畫什麼,要跟著整個社會的要求去走,而不是自我意識。不是人家指定你畫什麼,你就畫什麼,慢慢學會了思考,變成你看到什麼了,你想畫什麼。

《風聲嗚咽》水墨設色紙本 98 x 92cm 2017年

Scope:在西藏的這種感受和當時社會有關么?

艾軒:和社會沒關係,是自然和人的關係。那時的人,他沒有絲毫尊嚴,女人在那種狀態下,穿著破衣服,帶著孩子,看著遠方,等什麼呢?她什麼也等不來,因為在那種狀態下,她輕鬆不下來。

《安曲暖冬》水墨設色紙本 91x 98cm 2013年

《荒原風》水墨設色紙本 98 x 182cm 2015年

Scope:最近還會去西藏進行寫生么?

艾軒:最近很少去,當時收集了很多資料,畫不完,就是那個題材不斷在充實我的感受,我還沒表達完,現在已經不是那個狀態了,但我一直還在那種情緒中。其實那麼多藝術家,把自己認識到的那一小塊畫好,就不得了了。

《康巴人》水墨設色紙本 68x 70cm 2010年

Scope:從哪年開始接觸水墨?

艾軒:2009年,沒人教,全靠自己摸索,油畫也沒人教我,瞎琢磨。3年附中學習結束後,都是自己摸索,沒人會,也沒人教。文革時期自己摸索著畫,當時還沒有顏料,都是用水彩,畫個扣子,畫個皮鞋,畫個毛主席像呀。一到周末,漫山遍野找老鄉、同學間互相對著畫,沒顏料,就畫素描,但是很喜歡畫油畫,雖然老師沒教過,但是同學間互相探索,看畫冊。

《秋風掠過荒原》水墨設色紙本 71x 141cm 2014 年

Scope:現在主要的創作精力放在什麼方向?

艾軒:現在年紀大了,畫不了幾張,尤其是寫實油畫,非常需要體力、眼力和精力。隨著年齡漸老,這些能力都會衰退,像很精銳的筆觸,很難。但是可以降低產量,畫著玩,也畫水墨。

2013年,艾軒首次於季豐軒畫廊舉辦紙本作品展《粉墨登場》

季豐軒畫廊於香港典亞藝博會2013舉辦《艾軒油畫個展》現場

對話季玉年

季玉年:香港季豐軒畫廊創始人

季豐軒畫廊:季豐軒畫廊於1991年在香港成立,多年來一直專註有豐富西方文化藝術經歷、具國際視野、源自中國及亞洲其他國家的藝術家。為法國華裔抽象大師趙無極出版專論畫冊,以三種語言(中、英、法)發行,勾勒出趙無極的精彩藝術生涯;曾舉辦旅美中國當代水墨大師李華弌的香港首次個人作品展《奇觀異景》及於蘇州博物館舉行的 《紙醉金迷―李華弌個人作品展》作為支持機構;主辦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學者及教育家潘公凱首次於香港畫廊的個展《潘公凱的筆墨視野》;謝景蘭回顧展《吟色舞墨》、丁雄泉回顧展《活色?生香》、韓國抽象畫家明姬《瞬逝的永恆》、日本超寫實畫家諏訪敦《安睡者》。

季豐軒畫廊於香港典亞藝博會2013舉辦《艾軒油畫個展》

左一艾軒,右一香港季豐軒畫廊創辦人季玉年女士

Scope:您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艾軒的作品?

季玉年:很早就關注了,2002年,我第一次收藏了艾軒的作品《白光慢慢滑落》,當時我一下被這幅畫打動了。我直接找到他要跟他買這幅畫。當時說的是28萬港元,我立刻答應買下。那時港元還比人民幣匯率高,後來艾軒也還調侃說,以為我一定會還價,他其實打算24萬人民幣就給我,沒想到我也不砍價。那是我們第一次交易,我好怕收不到這幅好畫,怕他會後悔。

《白光慢慢滑落》布面油畫 130×130cm 2001年

Scope:您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在香港巴塞爾這個時期推出一個寫實畫家的展覽?

季玉年:我認定一個畫家我就會去做,比如我做趙無極的時候,2007年,我動這個腦筋的時候,是當代拍賣正火的時候,你去香港佳士得看,當代被叫到4、5千萬,但當時,趙無極一張畫300萬還流標,我突然覺得這些老一輩的藝術家好像被人遺忘了,於是我去巴黎找他,花了三年時間做了一本三種不同語言的專集,把他在1935年-2008年的74年間的藝術做了一個整理,讓讀者鳥瞰微觀趙無極一生的藝術發展。

2013年,季豐軒畫廊創辦人季玉年女士造訪艾軒於北京工作室

現在香港畫廊比以前多了很多,國際畫廊帶來國際名家作品,本土畫廊多推動有才氣的中國年輕藝術家或本土藝術家。我和艾軒認識了19年,雖然他畫得越來越慢,但他比以前畫得更好,更有學術性。我深信好的藝術永遠是經典,不會過時。

《靈魂如風·生命如雪——艾軒近作展》

2018年3月27日-4月28日

季豐軒畫廊

撰文/張史哲

圖片致謝/香港季豐軒畫廊

- end -

《Scope藝術客》 總第024期 2017秋季刊

ISSUE024

歡迎廣大讀者前來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ope藝術客 的精彩文章:

當代藝術中的思想與行動
改變它,做些什麼!

TAG:scope藝術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