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為什麼大雁執著於排隊飛行

為什麼大雁執著於排隊飛行

候鳥遷徙,大部分執著於排隊飛行,比如大雁。它們一會兒排成人字形,一會兒排成一字形,在我們頭頂扇動著翅膀,難道這僅僅是因為省力嗎?

相對來說,大雁無疑是最具特徵的排隊飛行的候鳥,其拉風的人字形和一字形編隊,早就在我們還上小學那會兒就刻在心裡了。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那它們為什麼不排出更加霸氣的S形或者其他形呢?對此我付之一笑。

形成編隊飛行,以此來節省體力,是最普遍的說法,但是這個說法到目前為止還不能作為一個定論出現,或者說其只是排隊飛行的一小部分原因。

最早的節省體力的說法來自德國空氣動力學家卡爾·魏斯伯格在1914年提出的人字形編隊可以節省能量的假說。他通過簡單的數學計算提出:在人字形編隊飛行的過程當中,大雁會通過扇動翅膀帶動周圍的渦旋,在渦旋的外側為上升氣流,所以處於渦旋上升氣流範圍內的大雁將會大大節省體力。

在這個說法受到廣泛的關注並且推崇的時候,又有兩位科學家出來推波助瀾。1970年,薩滿和斯克倫伯格再一次對大雁的編隊飛行進行了節省體力方面的估算,結果他們竟然發現群組的大雁要比單飛的大雁多飛行70%的航程。

或許到此大雁所謂的飛行編隊問題就應該蓋棺定論了,但是事實上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雖然這樣的理論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大成功書籍甚至是企業的文化理論當中,並且對於人類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執迷不悟」的科學家對此不感冒。科學家們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從飛行夾角到大擺一字長蛇陣,最後連鳥的心率都來摻和。直到最後,一個一個的假說都被推翻。當然,這也就代表著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其實這些不難理解,假設被推翻,只能證明詭異的陣形變化遠遠不是省力那麼簡單。畢竟大雁是活生生的動物,而不是燒柴油的直升機。我們不能用冷冰冰的眼神來觀察活生生的生命!

大雁是一種冬候鳥,老家在遙遠的西伯利亞一帶,在冬天的時候就要飛到中國的南方過冬。以68千米/時~90千米/時的速度,還要飛上那麼一個多月。單飛的大雁肯定是孤獨的,你想啊:在漫長的旅程當中連個說話的都沒有,當一個多月的啞巴,誰受得了呢?在長途的飛行過程當中,它們常常發出嘎嘎的叫聲,以此來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起到傳達信號的作用。一起編隊飛行能夠有效防禦天敵的侵害,雖然這是一群天空中的舞者,但是一物降一物的道理還是存在的。大雁的眼睛長在頭的兩側,這就使它們可以有效地觀測到周圍128度角的範圍,而在其飛行時變換編隊的夾角,會使整個天空的視野在它們監控範圍之內,這樣就可以足夠有效地觀測到周圍的環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提前預知,這也算得上是一種未雨綢繆吧。這種觀點目前為大多數人贊同,因為不論怎樣變換編隊的方式,每一隻大雁都可以看到整個編隊,從而更有效地跟隨進行隊伍調整,以免自己落單。

總的來說,至少到目前為止,大雁的編隊飛行是否能夠節省體力還缺少足夠的科學依據,以上種種觀點也只是在進行各種不同的假設,但是避免孤獨和防禦天敵是毋庸置疑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生物學家和空氣動力學家之後,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也參與到大雁編隊飛行的研究當中,科學家們提出了類似於編隊飛行原因在於地球磁場,編隊飛行可以避免碰撞等富有新意的假說,雖然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們需要相信,每推翻一個假設,我們就離真相更近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五號 的精彩文章:

浩瀚星空中的秘密:月亮是個「小偷」
世界各地神秘生物搜奇:山妖「大灰人」之謎

TAG:火星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