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贈個熱點,聊聊讀古書

贈個熱點,聊聊讀古書

時下,傳統文化一下子熱了,很多人讀起了古書,但也產生了很多問題,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唯古是從,認為古人的就是好的。我常聽到有人講古人如何如何智慧,比現代強多少多少,其實古人中的蠢貨也很多,不是所有古人都智慧,即使是一個人也不是他所有的話都有道理。

清人章學誠最有貢獻的著作是《文史通義》,這本書核心觀點之一是「六經皆史」,意思就是古代經典並不是要人人遵行的真理,而只是古人認識世界、思考世界的一種想法,這想法本身就是歷史。我非常認同這種說法。

我平時還收集了幾個文革小罐,不是因為喜歡那段歷史才收藏這種東西,恰恰相反,我個人對那段歷史深以為恥,但這些罐子作為歷史的證物常提醒我曾經有過那樣一個瘋狂的時代,上面的一些標語「大躍進萬歲」「鬥私批修好」等等,就是那個時代的思想。不管你喜不喜歡,經沒經歷,它都發生了,這就是歷史。

從「六經皆史」這個角度,我就能比較平和地讀《論語》了,甚至也可以讀《弟子規》了,甚至對一個成人而言,也可以讀色情書,古代典籍和現代考古中有房中術的書,都是認識古人很重要的材料,很多東西以史料的觀點看就好辦多了。

《論語》那隻不過是孔子的思想史而已。裡面的話有些現在仍非常有意義,有一些就非常不合時宜,甚至是錯誤的,但孔子當時就是這樣想的,每個人都有他當時社會時代的限制,就像你不能要求孔子會上網一樣,也不能拿現在的觀點去要求孔子,這對孔子並不公平。孔子觀點中好的不好的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思考,好的為什麼好?不好的為何不好?這才是學習的歸宿。

所以我覺得《論語》也好,六經也罷,都只是一個介質,一個通道,最終還是構建一個現代人。在現代精神下觀照古書,而不是以古書的所謂真理來灌輸現代人。

所以讀古書,首先要讀懂古書原義,看看古人到底說了什麼,那就是特定的思想史,否則就可能誤解古人,於人不公。這種功夫並不簡單,十三經疏、乾嘉學派主要就是做了這個工作,就已經名垂學術史了。

以《論語》例,很多時候,想讀懂孔子說了什麼就很難,因為《論語》是語錄體,很多只有一個「子曰」,沒有別的語境了,你要麼去瞎猜,要麼拿它當普遍真理,這就壞了。就會造成誤讀,曲解。孔子很多話是有所指的,應該是有一個特定語境,但書里沒有寫。

但只讀懂原意還顯然不夠,胡適就曾指出乾嘉學派的不足就是只考證而無思想的建構。所以讀古書還要反思,批評,甚至是否定。

所以現代精神就特別重要。什麼是現代精神,籠統地說就是合時宜、具有普世價值的精神。我們不能以今求古,但也不能以古框今。

舉個例子,儒家經典有眾多談論政治的見解,有很多見解已經不合時宜了,甚至非常荒唐,如果你要從儒家經典中學習什麼是現代政治,很可能是緣木求魚。現代政治精神的學習最好是從西方經典學起,以賽亞伯林,波普爾,哈耶克,托克維爾的著作在這方面一定強過十三經。這個現代的精神資源才是我們反思批評的工具,回過頭再讀中國的古書,才會進得去,更能出得來。

唯古是從本質是現代精神缺失的表現。說古代好就意味著古代一切都好,說古代不好就一無是處,是走極端,都是沒有獨立思考。我經常買些西方的經典作品來讀,就是想保持一種與現代文明社會的通道,如果說古書可以讓我們溝通過去,西方的這些經典則讓人通向未來。

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指導學生學古文字時,說可以先學戰國文字,由戰國而金文而甲骨文,這種逆流而上由「今」(戰國)及古(商周)的學習法非常重要。同樣地,讀古代經典亦可如此。有些朋友講讀經讀古書要有童子功,越小越好,我倒覺得不一定,由今及古也一樣,殊途而同歸。

小有小的好處,大有大的優點,年齡從來就不是問題,你什麼書都不讀才是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字板1998 的精彩文章:

TAG:寫字板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