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此文是一篇老文章了,一直想找時間和機會把它重新整理一下再讓它重見天日,尤其是三八節前後,好吧,暫且把整個三月都當作一個節日,一種思考和警醒。遺憾至今都沒能整理,還是先把文章放上來。客觀原因無非是會找沒時間之類的借口,主觀原因則是狀態不好,懶散,這種懶散既是行動上的,更是思想上的,有人說,總有一天,你會變成曾經的自己討厭的樣子。真可怕,可怕的是事實本身,更可怕的是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還不做出改變。事物的意義在於你賦予它的意義,最近天氣也變好了,內心開始躁動起來,躁起來吧!尋求突破和改變吧!

廣州早高峰的公交車依舊擁擠不堪,尤其是從大學城出來的BUS。前天早上坐車像往常一樣沒有座位,甚至擠得難受。距離目的地下車還有一站的時候,不遠處空出來一個座位,挨著座位站著的是位男生,看得出來站了一路他也很疲憊,但他並沒有坐上去,而是扯了扯我的挎包,對我說:「這裡有座位,你來坐吧!」因為馬上下車了,婉拒,然後對他微微笑,報以感謝。同樣的情景,不久前也出現過,當時我把這歸結於大學城男生的修養比較好、素質比較高、有紳士風度。前天卻突然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或者女性是弱勢群體的緣故?需要被保護、被照顧。想到這裡心裡微微顫抖了一下。這幾天「女性弱勢群體」這個詞一直糾纏著我,不願離去。

那是一次龍老師的人力資源管理課,課上,老師非得讓全班學生逐一回答:「你爸和你媽同時掉河裡,你先救誰?原因是什麼?」網上之前看的那些解決這個兩難問題的答案老師全都不幹,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和投機取巧,就是要做個選擇。這時候才知道那些戀愛中的的女生總是問男朋友「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是多麼殘忍!當時丁亞給出的答案是:「救媽媽,原因是女性是弱勢群體,需要得到關愛。」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女性是弱勢群體,當時心裡就挺震撼,心想:怎麼可能呢!為什麼要把女性看得這麼弱小無助!提了這麼多年的女權覺醒、女性主義,一代又一代的人進行了這麼多年的爭取地位、權利的鬥爭,現代女性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社會地位、經濟能力等都不弱於男性,怎麼就成弱勢群體了?你不能一邊爭取地位、權利的時候要求男女平等,一邊希望被保護被關愛的時候又說自己是弱勢群體吧?顯然,前者是基於「兩性」視角下提出的平等,後者是基於「男權文化」視角下提出的要求,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何為弱勢群體?東西方學者對弱勢群體概念尚沒有統一的觀點,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對弱勢群體進行了界定。至於弱勢群體的特徵及表現形式,更是五花八門。熊曉華(2011)指出,將今天的強弱勢群體歸納起來,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從社會因素角度來劃分,包括了經濟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強弱勢群體;另一類是從自然生理的角度來劃分。駱群(2007)在《「弱勢群體」再界定》一文中,指出:(1)弱勢群體是與強勢群體相比較而存在的;(2)弱勢群體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3)弱勢群體的人口構成會因時代不同而發生變化,弱勢群體是一個「開放性的動態的概念」。那女性到底是不是弱勢群體呢?莎士比亞曾發出這樣的感嘆「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寫道:「女人並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漸形成的。」

思來想去,推翻之前的想法,我覺得,今天的女性還是處於弱勢地位。首先就自然生理角度來看,生物差異決定了女性在兩性的交往中往往更容易受到傷害。據統計,全球有超過5000萬人因戰爭和災難被迫流離失所,其中婦女、兒童和青少年人數佔到3/4。危機中的女童和婦女面臨虐待、性侵、暴力、逼婚、生殖健康方面的風險,急需得到援助。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騷擾的現象也常見諸於報端;哪怕不是騷擾,就是正常的男女朋友之間的交往,因為教育的缺失、相關方面知識的匱乏,受傷害的也是女性居多。相比之下,男性在這方面則處於強勢地位。其次,就社會現實來看體現在:①家族法規中的弱勢地位。現代社會,還有嚴格家族法規的應該不多,這常見於歷史題材的影視中,但不可否認,在中國,目前家族還是以男性為主導的血緣承繼的集合體。家庭中的女性,集多重角色於一身,尤其是現代社會,角色多了,難免顧此失彼,可能會有某一角色的暫時失敗,這時候家族給你的可能不是寬容、理解和支持,而是責備和刁難,尤其是嫁為人妻之後這種角色的轉換會面臨新的要求,進而產生迷茫和困惑。②就業歧視。一則招聘信息,有的是顯性、有的是隱性規定男士優先,甚至只招男士,就業性別歧視現象比較嚴重。表現為:女性就業被邊緣化、女性遭遇結構性失業、男女同工不同酬、高學歷女性就業遭遇歧視、個別機關事業單位也存在就業性別歧視等,更有甚者對女性還存在「容貌歧視」問題。還有很多其他方面吧,一下子也整合不過來。女性的自然生理特徵決定了適合從事一類工作,而在另一類工作中可能處於劣勢地位,但這不應該等於被排斥、被無視和壓迫。

導致女性弱者地位的原因是什麼呢?有人說不能歸結於男女生物的差異性,個人覺得,這當然也是一方面。要是自己也是一位男士,只要自己願意和喜歡,當然敢在大夏天光明正大的打赤膊、光膀子,敢走夜路,敢一個人哪天心情不好的時候半夜爬起來去宵夜攤喝上兩杯,敢……另一方面,更多的可能是是父權制度的衍生物,是歷史形成的並帶有「人為」因素,是社會環境造成的。

怎麼拯救女性於弱勢地位呢?針對原因中的後者,做了太多相關的研究,給了很多的對策建議,只是問題一直沒能被很好的解決,在此我也不想過多談論,這可能不是一個兩個人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整個制度的改變,以及其他相應的配套措施,包括幾千兩年來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改變。但是針對原因中的前者,我們自身,每一個女性個體是可以做點什麼的。這或許又要用到《女人的船和岸》的作者劉思謙的觀點:不要用「兩性整體觀」來做人做事,學會用「性別分離主義」為人處世,可能會更好。生而為女性,你就要意識到這一性別特徵,不要用「男性」的眼光或者「無性」的眼光看待自己,不要動輒以「女漢子」、「女強人」自居,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自尊自愛自重。當然,我們的教育缺失要有所改觀,當今中國的很多問題都是教育問題,純粹的書本知識的傳授於個體的生活成長很不利,剛從象牙塔里出來的學生可能在還沒弄明白這個社會是怎麼回事之前已經受到了侵犯和傷害。

2015年7月11日是第26個世界人口日,聯合國人口基金將主題確定為:「緊急狀況中的弱勢群體」(Vulnerable Populations in Emergencies),倡導關注危機中的婦女、兒童和年輕人權利,在任何時候保障其尊嚴、安全和生殖健康。我國宣傳活動主題確定為:「弘揚婚育新風,關愛弱勢群體」,旨在以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為切入點,倡導全社會弘揚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關愛弱勢群體健康幸福。除了對於家庭、丈夫和孩子等的神聖責任,女性是時候意識到,最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責任,這責任既是自我保護,也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不依附其他。

2015年7月16日

Lucy

序排版及背景圖片 | 來源於秀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辛懷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辛懷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