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南口戰役戰場想起牆縫戰鬥七百人打死三千多鬼子的笑話

走南口戰役戰場想起牆縫戰鬥七百人打死三千多鬼子的笑話

(向長城一線進發:左起:呂冰、艾松和兒子,徐慶全。後面是黃先生)

2018年3月25日,赤城晴,無霾。由於頭一天醉酒,起得很晚。早飯在塞外第一泉吃的,餐廳給我們三人帶了中午的午餐,油餅和雞蛋。餐後,我們即由赤城往懷來大營盤趕,因為話劇《模範監獄》(編劇易中天)出品人呂冰兄約了幾位藝術界的朋友一起爬野長城。

到沙城上高速,東花園出高速,向南就是瑞雲觀鄉,再向南就開始爬山,到大營盤路口就看到有一台三菱車停在那裡,是雕塑家艾松的車。我看他很面熟,但又不知在哪兒見過他。另一位是影視製片人黃先生和他的妻子。還有一位10歲的小朋友,是艾松的孩子。

現在是森林防火期,看山的姓封。他不是我認識的封近銀,比封近銀歲數要大不少。他不讓我們的車過去。我跟他說了許多好話,並說我認識封近銀,可不管用。我掏出50元錢塞給他,錢能通神,管用。

通往大營盤村的路胳膊肘彎比較多,快到村子時,孩子暈車。慶全兄陪著孩子走進村裡。我們將車停到了村口。在村裡簡單轉了轉,就徒步約三公里走到殘長城邊,這裡能看到官廳水庫。我們爬了一個敵樓後,準備再爬五指高樓時,徐慶全、呂冰兄感到為難,不爬了。我和艾松父子及黃先生爬到了五指高樓上。

下了高樓,往回折了一段路,在一個埡口午餐。由於醉酒,我很難受,吃了一個黃先生妻子給我的蘋果。沒吃主食。餐後又返回大營盤村。在村裡轉了轉。就駕車下山,路上在幾處比較壯觀的殘長城下合影。

(呂冰、徐慶全、艾松、史義軍。黃先生攝影)

下午,我們到橫嶺村看了南口戰役十三軍四師的指揮部。後又驅車看了老虎頭戰場,遠眺高樓。我向朋友們,特別是孩子簡單介紹了1937年8月的南口戰役。我是想讓孩子記住真實的歷史。

1937年7月29日、30日,平津相繼失陷,日軍以鈴木第十一混成旅團、酒井第一混成旅團、川岸第二十師團一部及板垣第五師團等約7萬人,沿平綏線進攻南口。我第七集團軍所部湯恩伯第十三軍、高桂滋第十七軍等6萬餘人,奉命沿南口長城線擺開戰場進行迎擊。這場攻守戰從8月8日日軍進攻德勝口,到9月1日我軍撤出橫嶺、鎮邊城,歷時20餘天。中國軍人憑著長城天險卻傷亡33691人。當年史料《抗戰先烈記》(獨立出版社1938年5月版,第49頁)說斃傷日軍15000餘人。擊斃日軍多少人?據有關專家說打死日軍也就是1000多人。

(南口戰役主戰場居庸關山形地勢。史義軍2009年攝影)

(南口戰役主戰場居庸關山形地勢。史義軍2009年攝影)

(牆縫地形。史義軍2017年攝影)

(牆縫地形。史義軍2017年攝影)

說到此,我向朋友們說,東北戰場1932年3月的牆縫戰鬥,李延祿說700人迎戰天野旅團近萬人,10個小時擊斃日軍3000餘人,而我方只犧牲7人。李延祿還說14天消滅了第十五旅團近萬人。

(李延祿手跡說,日軍被擊斃三千餘人)

朋友們都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著眼前的長城和巍峨的太行山脈,和東北牡丹江畔那一片小丘陵相比,地形之險要,是牆縫無法比的。這麼險要的地形,國軍投入兵力6萬人,也沒有打死日軍3000餘人。唉!國軍咋就這麼不能打呢?而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報《解放》周刊短評卻說:「不管南口陣地事實上的失卻,然而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將永久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我怎麼都想不明白,李延祿咋那麼敢說。如果按照李延祿的說法,他所指揮的牆縫戰鬥的戰果比南口戰役、淞滬抗戰還了不起。是了不起,他的後人和新華每日電訊都說牆縫那一戰是「堪比平型關的大捷」。因為李延祿只用700多人,14天消滅了日本最精銳的第十五旅團。而且還打死了旅團長天野六郎。

(新華每日電訊說:牆縫戰日軍傷亡人數是3600——4000人。這是一天中的戰果)

可事實上,牆縫那一場戰鬥,是救國軍王德林領導,姚振山指揮的,以犧牲近百人,打死日軍16人,打傷日軍16人,這個戰果已經很了不起了。死傷36個日本鬼子的戰鬥,李延祿卻說至少3600人,所為何來?而這場戰鬥事實上與李延祿一點關係都沒有,根本就不是他指揮的。到了1980年代,他承認了七八十人的戰果,這又能說明什麼呢?他的後人現在依然堅持《過去的年代》是信史,這對李延祿有什麼好處呢?

我因為說李延祿指揮的所謂「牆縫戰役」是神話,他是戰神,而被他的後人告上了法庭。而法院卻不顧歷史事實,不以事實為根據,判我侵犯了李延祿的名譽權。很是好笑!

朋友們也感到好笑。

接下來,我們又走了鎮邊城。這裡也是南口戰役的戰場之一。

(朋友們在鎮邊城城樓上合影)

晚上,我們趕到沙河的高教園區,在慶全兄的朋友喬石那裡聚餐,我和喬石兄也有好多年沒有見面了。

(徐慶全和喬石合影)

(老友新朋濟濟一堂)

席間老友新朋濟濟一堂很是快樂。第二天喬石兄要到美國看孩子,我們大家祝他一路平安。喬石兄盛情,我又喝了一些白酒。也不知是什麼話頭讓我想起了面熟的艾松,他2013年12月27日的「為人民服務」個展我參加了。我全程錄了像。這個世界太小了。

感謝微信打賞和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史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小史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