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信創始人、CEO唐寧:進入新時代,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宜信創始人、CEO唐寧:進入新時代,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3月24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和財新傳媒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嶺南論壇在中山大學南校園梁銶琚堂舉行。嶺南論壇是每年兩會後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宏觀經濟與金融類論壇,自2012年創辦以來,一直聚焦創新、改革和開放三大議題,深入解析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金融改革、投資機遇等國內外經濟熱點。

以「全面邁入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改革開放新格局」為主題。當天,論壇聚集了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各界嘉賓,他們聚焦改革深化措施與執行力,分享創新模式,探討激發創新的政策引導與市場環境,引導大家思考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內涵。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會上發表題為《金融科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主旨演講並接受媒體專訪。他認為,進入新時代,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在他看來,未來的經濟增長將會是更高質量的、更可持續的,未來的企業會更加重視科技驅動、創新驅動。新時期下的新經濟對金融提出了新的需求,新經濟需要有耐心的、長期的投資,而傳統經濟創造的巨大財富也正在逐步投入新經濟中,支持新經濟的長期發展。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財富管理行業也必須轉型升級,引導「舊經濟資源」成為長期投資新經濟的「新投資」,通過有效匹配資源,更好地為新時代、新經濟貢獻力量。而母基金的投資方式和金融科技的發展可以實現「舊經濟資源」和「新經濟需求」的有效匹配。

新時代下的新經濟需要「新投資」

15年前,唐寧是一位天使投資人,是一位從事創投、幫助早期企業成長的投資者。

「那時的企業家說自己有好想法,但是缺錢,問我是否能給他投錢,我為這些好想法所吸引,為他們的激情所感動,所以我為他們投資。但我剛剛把錢給他們,他們又對我說,其實我們還缺好多別的東西,我們還缺人、缺客戶、缺合作夥伴、我們的商業模式還不夠完善,親身經歷告訴我,當年投資的企業都經歷了至少十年的發展過程才有可能發展到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購。」唐寧在演講中回顧講述了自己從2003年開始的創業歷程,並分享了他對於經濟發展及金融、投資領域變化趨勢的觀察。

「今天我們講消費升級,我們講大數據、雲計算,我們講健康醫療、教育培訓,但這些新經濟的引擎行業中的創新創業企業往往都需要十年以上的發展,需要十年的錢去支持他們成長。但在我們的金融體系中,這樣的錢其實非常稀缺。」唐寧說。

他認為,很多企業今天還是小微企業,但15年、20年後就有可能成為類似谷歌、微軟、臉書、亞馬遜這樣的大企業。如果僅僅有一兩年的投資期限、按照固定收益的投資方式、還要有相應的抵押擔保、需要政府的剛性兌付承諾,這樣的資金與雙創的要求和新時代企業的要求是不匹配的,新時期的新經濟對金融提出了新需求。

「十九大以後,企業變得更加註重科技創新,我們過去依賴模式創新,現在要有高科技、黑科技。企業更加需要長期的錢,耐心的錢,我們需要股權投資,而並不是說一兩年的銀行投資、融資、固收類的機會。」唐寧指出,過去三十年發展增長的模式和未來三十年發展增長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那麼這樣的一個風口就應該是股權投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以及長期的、耐心的、基於科技創新的投資的風口。

母基金有效匹配

「舊經濟資源」和「新經濟需求」

另一個趨勢是,傳統經濟創造的巨大財富正逐步投入新經濟中,支持新經濟的長期發展。

唐寧觀察到,宜信財富管理業務很多客戶都是中國超高凈值投資者,他們是傳統經濟的贏家,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是今天他們感到極度焦慮,一方面他們不清楚自己的企業該如何做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如何使自己的財富戰勝通脹,使自己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成為持續的財富贏家,也非常困惑。

「母基金的投資方式可以幫助財富管理客戶、傳統經濟的贏家解決這些疑惑。」唐寧認為,母基金是中國幫扶科技類雙創企業,把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先行者、企業家、創業者創造的巨大財富分散投到頂尖投資機構當中,由他們投資創新創業企業的一種方式,也是傳統的企業家擁抱新經濟的最佳方式。「通過母基金的方式,我們可以解決過往三十年價值的創造和未來三十年資金的需求方面的問題。」

他們的資金通過市場化運營的母基金投入頂級的創投機構之中,再由創投機構去投資那些雙創企業,如健康醫療、大數據、雲計算、消費升級等領域的創新企業。母基金的投資方式可以把舊經濟的資源和新經濟需求有效地匹配起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這種投資方式的風險要遠低於理財者把自己的資金投入到單一項目、單一基金之中,因為十年以上的投資大多包含極高風險——團隊的風險、策略的風險、基金管理人的風險等等。事實上,過去一兩年,有大量風險事件發生,這說明我們的理財者,作為非專業投資人,把自己的巨額資金投入到單一基金、單一項目、單一企業的風險是非常高的。

而理財者、個人、非專業投資人把錢投入到母基金中,母基金風險分散地把錢投到五到十家有著不同特點、不同風格的頂級創投基金之中,它們有的擅長投這個行業,有的擅長投那個行業;有的擅長投A輪早期,有的擅長投B輪成長期,這樣可以形成一個科學有效合理的資金配置結構。

母基金運營方式

科技和模式創新助力金融資源的有效分配「當這些有德有才的人獲得稀缺資源,就會產生更大的正的邊際能量,會讓百業更好,讓社會更好。作為金融人士,我的終極夢想是通過自己所知所學,讓稀缺資源能夠得到更有效分配,能夠將這些資金分配到德才兼備有擔當的個人和組織那裡。」在唐寧看來,金融創新是這個有力工具。

宜信正積極探索利用科技和模式創新解決中國的信用問題,解決個人、小微和農戶的信用問題。

在他看來,過去十年,網貸的主要服務對象取得成果的主要目標人群還是個人,服務小微企業要比服務個人難上加難。當下,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互聯網+」、「移動+」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深入,「所有的這一切數字化資產,有關中小微企業的運營信息和交易信息都可以為我們的金融提供素材,讓我們更好地生成用戶畫像、做風險評估。」

網貸除了面向小微之外,另外一個服務的前沿就是「三農」。面對「三農」,宜信過去九年做了一個宜農貸平台,用造血方式幫助了2.5萬多名農村女企業家,創業者。此外,宜信還利用互聯網、利用金融模式創新提供小微租賃,幫助農戶租農機具,提供「活體租賃」幫扶農戶。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方式,宜信目前已經能夠實現把大量投資基金、基金管理人和幾百萬家企業的所有數據信息整合起來,一秒鐘處理1000萬條數據項,通過分析一個投資基金的多個維度有機生成科學的投資建議。

「這些投資機構在投哪些新經濟方向,它們之中究竟誰是真正的領頭者,如何能夠識別他們的風險等等,都可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方式對數據加以搜集、分析、整理,更好地幫助投資人進行判斷。」唐寧說。(CI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 的精彩文章:

慶祝婦女節到來 谷歌12套專屬塗鴉講述不同女性故事
谷歌開發區塊鏈相關技術 支持雲業務與創企競爭

TAG:和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