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利用「十二季顏色理論」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顏色

如何利用「十二季顏色理論」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顏色

小仙女們好。

這篇文章是「毛球蝦翻」的第一篇原創文章,沒有視頻。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講之前Aly提到的「十二季色彩理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GIF

我知道有些小仙女看色彩系列看的已經有些打瞌睡了,但是相信球球,認識色彩是變美的第一步,知道了適合自己的顏色,才能挑選合適的底妝,合適的唇膏,合適的衣服……了解了足夠多的色彩知識以後,可以少走許多的彎路,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可以省下很多錢。

看過球球上一個視頻的小仙女一定知道,除了「十二季色彩理論」之外,其實還有「四季色彩理論」。當時Aly說過,覺得四季太過狹隘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四季理論更加,或者絕對一點的來說,只適合白種人。1983年時瑪麗斯必蘭女士把四季理論擴展為十二季,後由劉紀輝女士引入中國。

下面球球想給大家解釋幾個之前在視頻中翻譯過的詞:Undertone、Bright、Clear(指顏色時這的翻譯可能與平時不太一樣)。這幾個詞的相互作用決定了我們的膚色,好好地理解它們很有必要。

Undertone

Undertone譯為「色調」

色調有「冷」和「暖」之分,很多人想單純的用自己是冷皮還是暖皮來分辨自己的膚色,從前幾個視頻我們也聽Aly講過了,這種方法是由缺陷的,需要結合其他特徵來判斷。

變化趨勢:冷(cool)-中性(neutral)-暖(warm)

Bright

Bright可以譯為「明度」。

顧名思義色彩的明度就是指其明亮程度,而決定明度的,是這個顏色中混入的「黑色」跟「白色」有多少。白色加的越多,明度越高;黑色加的越多,明度越低。

變化趨勢:深(deep)-淺(light)

Clear

Clear可以譯為「純度」。

一個顏色沒有混入「灰色」之前,純度是最高的,灰色混入的越多,純度越低,灰度越高,色彩本身的辨識度也越低。

有一些灰度的顏色會讓人看著很舒服,毛球蝦翻文章的顏色幾乎都是加了灰度的。

變化趨勢:凈(clear)-柔(muted)

了解了這三個核心的判斷標準,你大概就能猜出來為什麼是「十二季」了。

怎麼判斷自己是哪一季的膚色

我們剛剛解釋了三個標籤「Undertone」「Clear」「Bright」對吧?球球在下面列出了他們的變化趨勢,分別是:

冷(cool)-中性(以下忽略)-暖(warm)

深(deep)-淺(light)

凈(clear)-柔(muted)

現在我們來解釋以下這幾個標籤在個體身上看起來都是什麼特點:

冷(cool):血管多為藍色為主,皮膚基本沒有黃調或者橘調,可以駕馭芭比粉一類的唇膏。

暖(warm):血管多為綠色或者綠紫色為主,皮膚整體看起來有溫暖的感覺,熒光色口紅可能不適合你。

深(deep):一眼看去整體的顏色就比較重一些,發色較深,瞳孔顏色通常為黑色,但膚色不一定黑。

淺(light):瞳孔顏色很淺,發色也較淺,可能會有自然卷。

凈(clear):明亮乾淨的顏色主導,身上沒有灰色調,眼睛通常清澈明亮。

柔(muted):柔和的,灰調的顏色主導,身上沒有太明亮的感覺,穿灰色調的衣服很好看。

想要判斷自己的顏色屬於「哪季」,首先就要從上述六個標籤中挑選第一眼看見自己的感覺,也就是身上最突出的特點,我們稱其為「Dominant characteristic」主導特徵

然後再判斷自己屬於冷皮還是暖皮;如果剛剛第一特徵選擇的就是冷暖,那就從凈和柔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那一個,我們稱這個第二個被挑選出來的標籤為「Secondary characteristic」第二特徵

知道自己的主導特徵+第二特徵後,對照下表,就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季了。

十二季色中每一季的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顏色,比如球球就是一眼能看出是暖皮的人,我的主導特徵就是「暖」,而我自己身上沒什麼灰調,所以第二特徵是「凈」,組合起來我應該就是「暖春」類型的人。可能我就會更適合白色,紅色這樣的顏色,非常不適合黑色。

下期預告:干皮還是油皮?別再傻傻分不清啦!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關注「毛球蝦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球蝦翻 的精彩文章:

TAG:毛球蝦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