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敦平:藝術美感需要生活的溫度

許敦平:藝術美感需要生活的溫度

許敦平

Artist╲

民國著名的人文學者夏丏尊先生在為《子愷漫畫》所做的序里,有這樣的藝術主張:「藝術的生活,原是觀照享樂的生活。在這一點上,藝術和宗教實有同一的歸趨。凡為實利或成見所縛,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與藝術無緣的人們。」

與許敦平約見在他的畫室——也是他家居的客廳。但整個空間卻不像畫室也不像客廳,更像一家古玩行的店面,林林總總的玩意擺滿了各個角落,讓人目不暇給。與古玩店又不同的是,再高古的器物也不會束之高閣、隔鏡相望,而是放在唾手可得之處,方便隨時把玩。就像許敦平說的,他的收藏與創作是一體的,都與他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

1

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我們的話題不免從古玩談起。

「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藝術品實際在當時都是一個很尋常的物件,因為距離與時間讓我們產生很多幻想,有一種過度解讀。」許敦平指著架子上一個青白釉觀音瓷像說,「例如這個湖田窯的觀音像,在宋代就是尋常百姓家裡日常供奉的,如果僅僅因為它來自近一千年前,又花費不菲而被束之高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就如很多在博物館裡的東西,缺少了把玩和觸摸、失去了溫度的滋養,就煥發不出特有的美感。供起來的東西離人會越來越遠,只有將時間、空間對接起來,才能成為活著的歷史。藝術創作也是如此。」

| 乾坤清氣 238x496cm 宣紙水墨 2017年

許敦平說自己喜好古代文房雜件,但還遠談不上玩家,反而是受它們的滋養更多。在他看來,收集古物是一個寓教於樂的活動,在此過程中也學到不少此前完全不懂的知識,例如從一個物件去展開一個故事,與其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並將此延伸到自己的創作上;而且它還能讓收藏者體悟到人生的無常——聚散有則、隨緣隨心,僅此一點就很可貴,更遑論歷史上還有不少玩家實實在在地延續了中國燦爛的物質和非物質文明。玩物過程中比物質增值更重要的是人對歷史的深度解讀,它可以「無縫隙」地觸摸歷史。這對於工於傳統繪畫的藝術家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體驗。

| 逍遙遊 248x125cm 宣紙水墨 2017年

在這些年玩古、尚古的過程中,許敦平最大感悟就是它能使人內心寧靜。文人空間也罷,品茶空間也罷,尋幽玩古也罷,「詩意和遠方」也罷,無不昭示世人對過去那種「慢」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另一方面,古代工匠們對待一個物件高度虔誠的職業態度和生產過程中嚴謹的匠人精神對當下各行各業也有極大的啟示價值,特別是後者,對電子信息化時代中重構成而輕手工的畫家來說,更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 版納寫生-火焰花238cmx53cm 宣紙設色 2016年作

許敦平認為,繪畫創作與其他行業一樣,也經常需要思考一些方案。他的思考則一定是與自己的生活相關的。對於他來說,畫畫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截然分開,創作已經成為他的一種日常生活狀態,讓他可以將日常帶到作品當中。

| 版納寫生-在河之湄 238x53cm 宣紙設色 2016年

在他看來,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把藝術創作擺得太高、太陽春白雪,是時候將其拉回生活日常之中,有溫度的作品才最具藝術生命力與美感。

2

寫意,繪神不繪形

「現在寫意被很多人濫用了,見性見情的東西才能叫寫意,胸中無意怎麼寫,達不到寫的能力又怎麼寫?寫意就是書寫自己的性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寫意畫是蠻難的。真正的寫意畫應該是對藝術語言准、狠、到位、簡潔地表達,並且與個人的性情相匹配。」

| 版納寫生-朱頂蘭138cmx34cm 宣紙設色 2016年作

在許敦平看來,寫意應是一種藝術觀,是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體現,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符號,是約定俗成的。

「我在講課中跟學生說,為什麼機器開出來的線條你會覺得不好看,一刀過去很生硬,沒有呼吸,沒有美感。而老東西你能感覺到製作的工匠,在一呼一吸之間,一刀一刀鑿出來的節奏,其中會有人文的溫度和完美的尺度。所以當你理解毛筆的線條理解不了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別的線條,總有一種線條是能打動你的。當它打動你的時候,你的靈感就一下子被打開了。任何線條你就能看懂了。」

| 版納寫生-芭蕉138cmx34cm 宣紙設色 2016年作

寫意更多是在尋求一種感覺,以及如何傳遞和表達這種感受。所以創作時要調動起各種感覺。如古代畫論里講的「繪花繪其馨,繪水繪其聲」,所以裡面就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係。花鳥如果只畫出它的形,那就是個紙花、假鳥,沒有神采匯聚在其中。許敦平所追求的寫意畫創作,是應該能把人帶到另一個空間的,而不是僅滿足於眼睛觀賞的慾望。就如口腹之慾的滿足遠不如心靈的滿足。

| 空山無人66x39cm 紙本水墨 2017年

許敦平認為,文人畫可貴之處在於文心與文氣,而「寫意」則是文人畫的最高級形式的表達。真正的文人畫精神應該是飽和圓融與通達,獨立不依的。特別是後者,更應該成為當代文人畫的一個核心。傳統士大夫在現代轉型中部分轉化為新的知識分子,這個階層在延續傳統文人的生活模式之外,還兼備了現代知識人的良知和批判精神。假如沒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人生立場——也就是古代人所提倡的「癖」,就會人云亦云,比如社會流行茶道就言必宋盞、收藏碑帖則強求漢唐名品、貪杯者愛談產地年份……而純粹的、有品行的文人絕不如此,至少不會如此浮華。

| 野梅如屏27x33cm 紙本水墨 2016年

他常教導學生,「成材之道與成名之路是不同的」。成材之道只有一條,就是一條路走到黑——成為自己。自由去創作,為自己而創作。因為藝術創作是很個人的行為,最終很多的個人會連成一條線、一個面去反映整個社會。

3

國畫,格古與求新

近年來,各個領域的創新之聲不絕於耳,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國畫領域也是如此。對此,許敦平卻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慎言創新。相對於創新,他更傾向于格古且能入古,不格古無以至新。

| 梅花冊 34×34cm 金箋水墨 2016年

「我一直對社會上風行的『新』就是好的單一的進化論持有懷疑,特別是將這種觀念套用在以崇尚品格、氣韻為目標的國畫身上我愈加疑慮滿腹。中國畫家如若能做到出己意、行我法便已是一等一高手,至於畫面是否為『新』,就無所謂啦。」

他認為「格古」就是要從數量龐大的中國傳統繪畫中汲取優質的畫學資源,深入研習傳統經典,要好古敏求,要有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即窮究古代畫學原理,從而獲得全面的畫學知識。從某方面來說,它與格物致知一樣,目的在於明理,求知,出新。

| 梅花冊 34×34cm 金箋水墨 2016年

許敦平的格古情懷,與那些一味膜拜(甚至接近痴迷)古人形式的暈眩者不同,他嚮往的是一種更為高明的若即若離的微醺的精神狀態。在平淡生活中注入活潑潑的古典情趣,去研究古物與傳統文化。真正要建立文化自信、復興傳統最終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傳承之後讓它們在生活中生根發芽。

| 春雨瀟瀟 138x34cm 宣紙設色 2016年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依據多年的相關思索和判斷,他提出了基於個人經驗的雙翼支持——「格古」與「尋常」。他說:「藝術日常化是我的一個理想和目標,我所有的現在的生活模式和繪畫方式均以此為準。」

每日繪製「梅蘭竹菊」中的許敦平在體驗著與古為徒無限樂趣,也覺察到如何尋獲大寫意國畫品格的不二法門。難能可貴的是,他秉持以古為鑒的研學精神同時,也在極力開拓這種「簡單筆墨遊戲」的現代邊界。

這也許正是他的寫意筆墨魅力所在吧。

| 煦風 138cm×34cm 2013年 紙本水墨

許敦平(敦齋)

199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學士學位。

2001年考取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主攻寫意花鳥畫創作及教學。

200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畫學院副院長、花鳥畫工作室主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END-

文/木子

圖/本刊編輯部

今日編輯 / 左道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後台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拍賣雜誌 的精彩文章:

梅林·詹姆斯在春天的一場「漫長角力」
九九如意,土豪家都用啥撓痒痒

TAG:收藏拍賣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