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PO R15 評測:一款「因時而變」的 OPPO 手機,表現如何?

OPPO R15 評測:一款「因時而變」的 OPPO 手機,表現如何?

儘管 OPPO 目前尚未正式發布 OPPO R15(下文簡稱:R15),但在 3 月 19 日的媒體溝通會上,OPPO 就已經向媒體展示並介紹了這款新品。作為 OPPO 在 2018 年的首款智能手機產品,R15 在外觀上一改前輩們的金屬一體式機身結構,轉而採用了雙面玻璃的機身設計。

後智能手機時代下,OPPO 最大的對手是自己,這要求我們因時而變,敢於突破。——OPPO 副總裁吳強

同時,OPPO 這一次與美國色彩藝術「鬼才」 Karim Rashid 攜手為 R15 打造了全新的「星空紫」和「夢鏡紅」兩種自帶漸變特效的新配色,為這款新產品增添了幾分「藝術」范兒。

在此前的 OPPO R15 真機圖賞文章中,我們大概了解到了 R15 的外觀設計和產品理念。那麼這次我們就來看看 OPPO R15 的細節、性能、相機等各方面的表現到底如何。

本次 OPPO 並沒有將 R15 分為「大小屏」兩款,而是通過標準版和夢鏡版來區分兩款手機的機身加工工藝、處理器和相機硬體配置。

其中,OPPO R15 標準版所使用的處理器為聯發科在今年推出的 Helio P60,機身背部玻璃採用的是 2.5D 弧邊過渡,後置攝像頭為 1600 萬+ 500 萬像素組合;R15 的夢鏡版、陶瓷黑版則採用的是高通驍龍 660 處理器,機身背部採用了 3D 曲面玻璃設計,並且後置雙攝部分也比標準版稍作提升,為 1600 萬 + 2000 萬像素的雙攝搭配。

這一次,我們拿到的是一台 OPPO R15 星空紫配色的標準版。


與此前主張金屬一體式機身設計的前輩們不同,今年的 OPPO R15 並沒用沿用前輩的金屬機身設計,而是採用了雙面玻璃 + 金屬中框的設計結構。而在玻璃材質的基礎下,OPPO 為 R15 的機身加入了從深到淺的漸變色特效,並請來了美國色彩藝術大師 Karim Rashid 來調配顏色。

(Karim Rashid,圖源:

Canadianart)

因此,OPPO R15 除了黑(陶瓷黑)、白(雪盈白)、紅(熱力紅)三種經典配色外,還加入了「星空紫」和「夢鏡紅」兩種漸變系的新配色。

實際上,OPPO R15 並非是 OPPO 在機身漸變配色上的首次嘗試。早在之前的 R11s 紅色版上,OPPO 就已經將漸變色的設計用在了屏幕頂部和底部兩端,並將其命名為「星幕屏」。而這一次 OPPO 將漸變色用在了更大的 R15 背殼上,很顯然,這是在 R11s 之後的一次技術延伸。

由黑色漸變到紫色,就像黑夜衍生的星空,有著無窮無盡的神秘感和深度感,我想用它來表達 R15 的無限可能性和其處於數字時代的連通性。—— OPPO 官方介紹道

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機身材質打造,OPPO R15 的機身手感和質感都比以往採用鋁合金打造的前輩們有所不同,玻璃材質要比金屬材質更具質感和觀感。但是,玻璃面板的缺點也相當顯然易見,除了會讓手機成為一個「指紋收集器」,它也不耐摔。

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使用前為手機套上一個手機殼(OPPO R15 包裝盒內會附贈一個硅膠手機殼)。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版本不同,手機的背部設計也有所變化。其中,標準版的 R15 其機身背部玻璃採用的是 2.5D 弧邊過渡,握持手感比較平直;而夢鏡版的 R15 採用了 3D 曲面玻璃過渡,在手感上會比標準版更圓潤一些。此外,陶瓷黑版本同樣也採用了 3D 曲面設計,這也是三個版本中加工工藝最複雜一款。

屏幕部分採用了一塊 6.28 英寸、19:9 比例的「Super-V Display」 超視野全面屏,屏佔比達到了 90%。屏幕上方的「劉海」部分配有前置攝像頭、聽筒及光距感測器。據官方介紹,系統 UI 團隊專門為這塊屏幕進行了對外觀、操作交互的重新設計,力求為用戶帶來更沉浸的使用體驗。

關於 OPPO R15 的更多外觀細節評價,本文不再累述,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到愛范兒(微信號:ifanr)之前發布的《自然與星空之美:OPPO R15 「星空紫」丨圖賞》中查看。


前文說到 OPPO R15 共有標準版和夢鏡版兩款(後者為高通驍龍 660 處理器)。本次我們拿到的 OPPO R15 標準版所搭載的是聯發科在今年 MWC 大會展出、3 月 14 日在北京首發的聯發科 Helio P60 處理器,可以說是移動處理器世界的「小鮮肉」了。

不過儘管兩個版本的 R15 所搭載的處理器有所不同,但兩款 R15 均標配了 6GB 運存和 128GB 的機身存儲空間,硬體參數上的差距並不算很大。因此,兩款手機在性能上的區別主要還是處理器方面表現,這也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地方。

那麼下面我們不妨藉助跑分軟體和幾款遊戲來簡單體驗下 Helio P60 和 OPPO R15 的實力。

早在 3 月 14 日的聯發科發布會上,聯發科技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李宗霖就已經給大家暗示了 4 月將會有不少搭載 Helio P60 處理器的智能手機面世。果不其然,即將在 3 月 31 日發布的 R15 正是搭載 Helio P60 的首款機型。

Helio P60 是聯發科繼 Helio P10、P20、P23、P30 之後的又一款定位中高端的移動處理器。但與 Helio P 系列的其它處理器不同,此次 Helio P60 針對時下發展迅速的 AI 人工智慧技術,加入了專門用於處理 AI 運算的 APU (人工智慧處理器)以及 NeuroPilot AI 技術。

這也使得 Helio P60 成為了聯發科首款配備 APU 單元的移動處理器。

規格上,Helio P60 採用 4 x A73 + 4 x A53 的「大小核」 8 核架構設計,最高主頻 2.0GHz,並採用了台積電的 12nm FinFET 製程工藝。GPU 為 Mali-G72 MP3,雖說在圖形性能上 P60 並算是優異,但應付普通程序和目前的熱門網遊運行還是問題不大。

據聯發科介紹,Helio P60 在性能上比同系的 P23 / P30 性能提升 70%,但由於升級了新的製程工藝,因此在運行大型遊戲時功耗比 P23 / P30 降低了 25%。

安兔兔跑分 / Geek Bench / 3D Mark 跑分成績

從安兔兔和 Geek Bench 的跑分結果看,這次 Helio P60 的表現雖說不能完全超越同定位的驍龍 660,但也算是能夠和驍龍 660 同台競技的了。不過 P60 接下來的壓力顯然並不只有驍龍 660 一款,驍龍 670 也將會是 P60 在中高端移動處理器市場里的強勁對手之一。

在之前的 OPPO R11 發布會上,OPPO 正式宣布與騰訊遊戲達成合作,對在 OPPO R11 系列機型上所運行的《王者榮耀》遊戲進行針對性優化,從而打通了硬體設備廠商與遊戲廠商之間的渠道關係。

而在今年,OPPO 宣布將對騰訊的另外兩款熱門網遊《絕地求生:全軍出擊》、《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進行流暢性優化,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遊戲運行時的掉幀情況。

我們通過《刺激戰場》來進行了一次實測體驗,在默認高特效畫質選項下,手機在空曠場景、倍鏡切換都能做到較為流暢的運行效果;不過在多人戰鬥環境下會出現肉眼可見的掉幀,持續時間不長,約為 2~3 秒。

當然,在遊玩過程中我們也能感受到手機處理器部分會有較明顯的發熱,不過溫度尚在接受範圍內,不算特別嚴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測試遊戲運行情況期間,我們留意到遊戲對手機屏幕的「劉海」部分進行了適配。從上面的遊戲截圖中我們能看到,在截圖的左側(橫屏)會有一條與「劉海」等寬的黑邊對「劉海」兩邊進行填充,從而形成如普通顯示屏一樣的顯示效果,並提供了「快捷顯示」、「錄屏」、「截屏」等功能。

說到這點,APP 對新硬體的適配也是影響用戶對產品綜合體驗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下文的「系統」部分中,我們會再對軟硬的適配問題進行測試。


OPPO 與索尼聯合研發智能手機相機感測器(CMOS)已非一日之事。早在 OPPO R9s 這款「爆款」神機上,OPPO 就已經為其配備了一枚與索尼聯合研發的 IMX 398 感測器。而這一次 OPPO 再次和索尼聯合推出 IMX 519,並帶來了 AI 智慧美顏、智能識別等功能。

自 2017 下半年開始,各家廠商都開始打出「AI」這張牌以搶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市場份額。在邁入 2018 年後,AI 已經不單只被互聯網科技企業所提及,甚至連平時主攻線下市場的科技企業也開始重視到了這個技術熱點,紛紛在自家產品里加入 AI 技術的相關功能。

粗略統計看,目前 AI 在智能手機領域裡主要是被用於系統聯想 / 調節、語音助手、相機三方面。而這次 OPPO 也將 AI 技術應用在了 R15 的相機功能當中。

規格上,被用作主攝像頭的 IMX 519 提供了 1600 萬拍攝像素和 F/1.7 的光圈。根據 OPPO 介紹,相比於此前的 IMX 398,IMX 519 將單個像素麵積由 1.12 提升至 1.22,提升率為 8.9%,感光面積更大,暗光拍攝更明亮;同時照片採樣率由 30 幀提升至 60 幀,動態拍照更快,不易糊片。

此外,根據手機版本不同,標準版所配備的是 500 萬像素(F/2.2)的副攝像頭,夢鏡版則配備的是 2000 萬像素(F/1.7)的副攝。而在雙攝加持下,兩款手機均提供人像景深虛化、2 倍變焦功能。

OPPO R15 實拍樣張:

(日間樣張)

從實拍樣張看,OPPO R15  在日間和微距條件下畫面曝光和白平衡的表現都能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水準。不過當我在電腦里查看圖片並放大細節後,能發現畫面色彩偏淡且銳度略有不足。而在夜間環境下,畫面純凈度較高是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但畫面的細節表現仍有提升空間。

(夜間樣張 / 2 倍變焦)

與之前的 OPPO 手機一樣,「自拍」仍然是本次 R15 相機部分中的一項重要功能。本次 OPPO R15 配備的是一枚 2000 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並內置了 OPPO 「3-HDR」 多級曝光技術。

簡單理解其原理和作用,就是對相片中的每一個像素點賦予多級曝光,讓相片中的每個像素點都擁有不同的曝光力度,從而提升在逆光環境下自拍的畫面效果。相比於 HDR 功能通過多幀合成的全局調整,「3-HDR」 我們可以理解為硬體實時對照片的精修處理。

在本次升級中,AI 技術也被融入到了相機功能里,但目前其主要作用還是被應用在相機的「自拍」部分。

據 OPPO 介紹,在 AI 技術的支持下,R15 的面部特徵點從之前的 254 個提升到了 296 個,得以實現更加精確的五官特徵識別。而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系統內整合的 800 萬種(理論)美顏方案可針對用戶年齡、性別、膚色、膚質、人種五個維度進行自動美顏匹配。此外,自拍部分也加入了「貼紙」功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AR 掛飾,系統內提供了 14 款可供選擇。


本次 OPPO R15 搭載了基於 Android 8.1 深度定製的 Color OS 5.0 操作系統,系統的整體風格與之前版本的 Color OS 相似,依然沿用了偏清新、活潑的色調和設計語言,但在圖標細節上 OPPO 對其進行了重繪。同時由於有著 6GB 運存的支持,在應用間切換時系統也能做到較流暢的表現。

(Color OS 5.0 鎖屏 / 主頁)

(Color OS 5.0 通知欄 / 多任務欄)

在「設置」中我們找到了手勢交互調節的相關選項。在 R15 的系統設置中,系統提供了傳統「虛擬按鍵導航」和為全面屏加入的「上滑手勢導航」兩種方式可選。

GIF

其中,「上滑手勢導航」可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對手勢交互方式進行調節,比如兩側返回(返回+主頁+返回,停留查看多任務)、簡易手勢(主頁,停留查看多任務)、右側返回(最近任務+主頁+返回)、左側返回(右側返回左右按鍵翻轉)。在開啟手勢導航後,在桌面底部會顯示各功能的導航條。

作為一名從 iPhone X 過來的用戶,個人會比較偏愛「簡易手勢」一些,因為方便上手。

GIF

雖說智能手機屏幕的屏佔比越來越高是一件好事,但隨著越來越多智能手機用上了「劉海」屏,軟體的適配問題也漸漸成為用戶所關心的地方。

說實話,我作為一名科技媒體工作者此前也對 Android 系統的「劉海」適配情況持保守、懷疑態度,畢竟軟體廠商眾多,APP 對新硬體的適配支持並不是說變就變,至少也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而從之前數款「劉海」屏手機的適配速度看,這段過渡期少則一個月,長則一年不等。

所以在拿到 R15 這款手機後,我第一時間並不是看它的外觀是否精細、成像是否給力,而是下載應用程序和遊戲,看看軟體和這款屏幕的適配情況。

除了前面用於測試性能情況的兩款「吃雞」類遊戲,我還下載了《王者榮耀》、《QQ飛車》以及兩款視頻應用進行測試。

在系統默認設置下,四款遊戲都能做到全屏幕顯示,且會自動喚醒遊戲助手。而對於「劉海」所佔空間,在遊戲運行時,系統會通過一條與「劉海」等寬的黑邊進行填充,但需要先開啟「全屏多任務」這個功能(默認為開啟)。

當然,黑邊部分也並非只是用作填充,在開啟全屏多任務功能後,用戶可以在黑邊部分分屏打開微信、QQ 應用,並可開啟錄屏、截圖、消息免打擾功能,省去了不少應用間切換的操作。

另外,雖然目前的視頻軟體都開始針對屏幕的「劉海」進行按鈕的位置調整,但在滿屏狀態下我們還是能夠看到按鈕的邊緣部分已超出了顯示範圍(測試軟體為:愛奇藝)。儘管這並不影響正常使用,但從美觀角度看,這是系統與軟體商之間的「待打磨」事項。

(OPPO R15 / iPhone X,留意左側按鈕部分)

此外,AI 和 AR 功能也在系統功能中得到應用。本次更新的 Color 5.0 在桌面負一屏里加入了 AI 生活助手,並提供了如掃描文檔、拍照翻譯、拍立淘和掃碼等快捷入口。簡單試了一下文本掃描和拍立淘,識別速度和準確度都表現理想。

GIF

(拍立淘)

但有一點值得一提,這幾項功能對拍攝環境的光亮度有一定要求,否則即便是對焦有多麼準確,系統也未必能成功識別出目標內容。

GIF

(文本識別)

而根據 OPPO 介紹,目前 OPPO 已經和京東達成 AR 項目「超級APP」合作,在購物時通過 AR 技術能更好地輔助用戶去選購所瀏覽的商品。而在未來,OPPO 表示還將會繼續在 AR 領域上發力,與更多合作夥伴一起去完善「超級APP」在購物、遊戲等方面的使用體驗。


從 2013 年的 OPPO R1,到即將在本月亮相的 R15;從當年的三段式設計、金屬一體式機身再到如今的雙面玻璃設計,在回顧 OPPO R 系列過去的每款手機同時,也不禁讓人感嘆過去在 5 年裡國產智能手機的發展是如此迅速。

如果說當年的 OPPO R7 是 OPPO 在智能手機行業的「十年誠品」、R11 和 R11s 是 OPPO 在雙攝和全面屏兩項新硬體上的嘗試, 那麼在我這段時間的體驗下來,R15 可以說是 OPPO 給自己做的一個總結和改進。簡單來講,它在體驗上有著不少前輩的影子,但 OPPO 在這些基礎上改變了它的外觀、改變了操作方式、加入了 AI 和 AR,同時也升級了硬體配置。

還好它的價格沒變,還是 2999 元起。

對於 OPPO 的老用戶而言,新外觀、新屏幕還有 AI / AR 的應用,讓之前手持 R11 將 OPPO R11s 列入備選項的老用戶有了升級的理由。而對於預算在 3000 元以內,想要嘗鮮全視大屏和 AI 自拍,OPPO R15 是一個不錯的可選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雷蛇炫了一把黑科技,就為了讓你玩手游「上分」容易些
賈躍亭宣布獲得超 15 億美元新融資,然而我們還不知道誰這麼大方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