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五歲孩子口齒不清說起

從五歲孩子口齒不清說起

「我家寶寶五歲了,口齒不清,和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對比特別明顯,我們勉強能聽懂,幼兒園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都聽不懂他說話」

「我有些口齒不清,我自己也知道,要好的同學也跟我說過,特別害怕老師讓我讀課文,總覺得別人會笑話我,其實確實他們會偷偷的笑,不笑出聲來,但後排的幾個同學有時確實會憋不住笑出聲來,有時候和同學發生矛盾,他們會拿這件事說我。」

「工作上壓力很大,不是不想升職,也不是沒那個能力,但就是……哎,最害怕開會,不想發言……」

其實各年齡斷都會可能有口齒不清的人,很多人把口齒不清和口吃混淆到一起,其實他們是不一樣的,口吃表現為停頓、重複、卡殼、拖音等現象,這是節奏性的問題,口齒不清是發音準確性的問題,當然有時二者可能會同時發生,因為大多品牌最大的因素是心理因素,而口齒不清的人也可能因此而產生心理問題,從而害怕說話,與人溝通可能因為心理問題產生緊張,從而發生口吃。

其實大多數口齒不清的現象都是從兒童時候遺留下來的,可能是病理性的、可能只是發音器官功能的障礙,除了準確性,患者還可能因為害怕說話使得勉強說話時聲音小,就更聽不清楚了。下面以上面三種情況為例說一下造成他們的口齒不清的原因。

正常五歲的孩子其實基本完成語言發育了,在發音和語法上和成年人差距不大了,語言的發展將會轉到辭彙量的積累和表達方式的豐富上面,這個五歲的孩子之所以會口齒不清直接的原因是發音器官功能的問題,肌肉力量和協調性都明顯不足,但沒有其他異常表現,也就沒辦法進一步追溯原因了,一般這種情況可以進行語音矯正,得到準確的發音。

第二個是個中學生,其實是有聽力問題的(不是特別嚴重,學會了說話,只是說不清),小時候也是五六歲才被發現戴了助聽器,但是言語不清的問題一直持續了下來,其實如果助聽後就進行語音矯正是可以得到準確的發音,但家人當時並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語言訓練對助聽後的孩子有多重要,其實孩子挺向上的也挺堅強的,從說話上就能表現出來,但還是因此產生了心理問題,顯得有點憂鬱。

第三個例子是已經參加工作五年的年輕人,其實和那個中學生性格有點像,都是很有能力很聰明,但造成口齒不清的原因完全不同,他小時候是唇齶裂,家族條件很好,很小就做了手術,當小時候也沒有術後語言康復的意識,其實那時很多人都沒聽過,唯一的辦法就是像小學教孩子拼音那樣教,但效果一直不明顯,於是問題就一直持續到了成年,表現是鼻音重,有些聲母說不清。

其實第二個例子和第三個例子,在助聽和術後,發音器官就已經擁有了健康性和完整性,也擁有了可以得到準確發音的基礎,難度在於發音器官功能的調節和發音習慣的改正,還有伴隨著的心理問題,這才是語言障礙矯正的難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語言矯正 的精彩文章:

幼兒早教 寶爸寶媽的個人修鍊真經!
商人本來是和「奸」沾不上邊的,九個可能被完全用錯的俗語

TAG:陽光語言矯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