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義大利人也說,他們會把佛的眼睛刮下來治病?細思極恐!

為何義大利人也說,他們會把佛的眼睛刮下來治病?細思極恐!

作 者 按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如有採用,請慎重!)

第二條留言

▲ 莫高窟205窟彩塑一鋪。上圖源自伯希和1908年敦煌圖錄(攝影:努埃特)。下圖為新近拍攝的現狀(攝影:孫洪才)。

莫高窟九層樓以南205窟佛壇上的這鋪彩塑,頭和面部均被人為破壞。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是1921年白俄居住莫高窟時進行的破壞。然而對照伯希和1908年出版的《敦煌圖錄》卻發現,早在白俄居住莫高窟的14年之前,該窟塑像就已經被人為破壞,其破壞程度跟今天的現狀對比差異不大。莫高窟中無論彩塑還是壁畫都有被人為挖眼、削鼻等破壞情況,長期以來很多介紹籠統地歸咎於白俄,或歸咎於反對偶像崇拜的異教徒,然而這些說法多為主觀判斷,缺乏考據。

▲1920年阿連科夫率殘部七百餘人進入新疆塔城,在襲擊奇台時被當地中國軍隊繳械,時任新疆省長兼督軍的楊增新為防止阿連科夫部橫生禍端,請示北洋政府「以分其勢,而免意外」,將其一部分安置在新疆,一部分近五百人,與甘肅省長公署協商安置於敦煌,並駐紮在莫高窟。

我們僅從上面這一個例子就可以感到,我們在看待一些文物破壞時,很容易概念化或模式化。由於敦煌歷史上發生過一些事件,比如白俄在莫高窟長達半年的居住,同治回亂莫高窟被焚燒過窟檐,再早前的明代吐魯番罕東部人居敦煌耕牧,因此我們對那些文物破壞,想當然就套用了這個「公式」。然而,只要我們稍作橫向比較就不難發現,有些情況除了莫高窟,在莫高窟以外的敦煌石窟、新疆石窟,甚至歷史背景完全不同的內地一些石窟寺廟中也均有發現。

▲ 莫高窟259窟彩塑。該洞窟很多佛像被挖掉了眼睛(攝影:孫洪才)。

上述義大利遊客透露,在他的家鄉「人們會把佛像的眼睛刮下來治病」,這種情況聽上去不可思議,因此當Leon網友將這種觀點分享給同事的時候,卻受到了很大質疑和反對。這就是「公式化」惹的禍,造成我們一些人不願意在以往的認知以外去作更多思考,這恰恰違背了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實事求是。其實我們只要對義大利遊客提出的情況稍加重視並稍作調查研究,便很容易發現,類似情況並不鮮見。

▲ 莫高窟197窟彩塑菩薩。鼻子被毀(來源:中國美術全集敦煌彩塑卷)

從寺廟以及佛像、壁畫上採藥古來有之,據筆者所掌握的信息,這種習俗很多地方都有。但可能因為古代民間的神秘醫術都有其專門的禁忌,人們對這些忌諱故意隱瞞不傳,故而這種行醫邪術逐漸不為世人所知。關於佛像身上採藥,我在前兩篇文章里已舉例不少,並作了一些分析和論證。例如:莫高窟130、158、320等窟佛像被刮取作藥引子;西藏布達拉宮脫落的壁畫被藏民收集作藥引子;義大利專家費尼修復強巴寺壁畫中,發現被刮壁畫面部竟然是為了製藥;韓國慶州佛像多被削取鼻子做藥引子;莫高窟148窟功德碑被削鑿刮取等等,都是充分的證據。

▲《從韓國佛像的鼻子談中國的鼻祖》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文字:『』韓國古都慶州附近的佛像許多都沒有鼻子,不是工匠偷懶,而是佛像的鼻子被當地人割去做了藥引子......雖然篤信佛教,但還是有大膽的人用刀刮下佛像的鼻子,用來配藥『』。其實在中原,甚至敦煌也有一些被破壞佛像鼻子的情況,其中有沒有跟韓國相同的原因有待研究。

除此之外,新近我又意外發現瓜州東千佛洞2窟南北兩壁東側自下而上第一幅菩薩呈現對稱的破壞,即兩幅相對的圖中的相同位置,南北兩尊菩薩的眼睛和嘴巴,均被鑽孔破壞,其與新疆等地石窟呈現的「挖空眼睛」的破壞手段極其相似。更奇怪的是,就在該兩幅南北相對的圖的相鄰的曼陀羅畫面中的立姿菩薩也均被挖空了眼睛,而且掏挖得小心翼翼,並沒有造成眼睛周邊更多的破壞,雖然孔洞已被後人用泥填上(是否經過專門修復不得而知),但孔洞邊緣依然清晰可見,並非表層顏色的脫落,而是鑽挖的深洞。

▲瓜州東千佛洞二窟南壁東側壁畫

▲瓜州東千佛洞二窟北壁東側壁畫,於上圖南北左右對稱。

如果說這種挖眼是為破壞而破壞,那麼毫無必要挖那麼幾乎一致,挖那麼深,挖那麼規矩,這裡只能解釋為因需要而蓄意挖取而並非故意破壞,似乎才合乎邏輯。更匪夷所思的是:該窟的挖眼破壞呈現的是南北兩壁對稱的情況,即南北兩壁對應的相同位置相同畫面內容中的相同動態的菩薩被挖眼,而該窟其它所有壁畫中的佛、菩薩等形象均未受到挖眼破壞,顯然這是一種刻意的、事先預謀的挖取行動。挖取菩薩的眼睛做什麼:是義大利遊客所說的「把佛像的眼睛刮下來治病」?還是處於其他神秘的目的?這個有待進一步研究,但至少它與我們以往認知上的"白俄破壞"「同治回亂」"宗教衝突"毫無關係。

關於這種掏洞的「挖空」式的破壞,我們並不陌生,在其它石窟也時有發現。最典型的就是雲岡石窟。

▲莫高窟320窟主尊彩塑被胸前掏洞

▲雲岡石窟17窟主尊佛像渾身被掏洞

雲岡石窟有些佛像,尤其幾尊大型佛像,不僅有些眼珠被挖,而且渾身布滿洞孔。這些洞孔疏密不等,大小不一,其手段也是「挖空」而成。關於這些洞孔的形成原因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歸納起來流行有以下六種說法:

1、插樁掛泥說:持此觀點者認為,雲岡石窟在清代曾進行過多次翻新及維修,在修繕佛像時,採用了一種傳統工藝,即在佛像上打孔、插樁、纏麻、裹泥,然後表層敷彩著色,使佛像煥然一新。由於工匠打入石佛身上的木樁年久腐朽,使得泥皮脫落,故而形成千瘡百孔的面貌。

此說雖有道理,但以偏概全,並不能完全解釋雲岡佛像孔洞形成的原因。筆者根據自己對石窟雕塑的臨摹和修復經驗認為,「插樁掛泥說」並非空穴來風,這是一種古老的塑造和修復工藝,其與敦煌大佛塑造和修復損毀彩塑時所採取的工藝如出一轍。(敦煌石窟的大像均為石胎打孔插樁掛泥工藝,這是因為敦煌礫岩地質結構不宜進行雕刻,故而先雕刻一個毛糙的石胎,預留10-20公分泥層。然後插樁掛泥。)

根據這個經驗可以肯定,雲岡石雕損毀脫落的低處呈現的孔洞和斷裂截面上呈現的孔洞,無疑是用來插樁掛泥或扎架生根的。然而那些位於完整的佛像軀體上的孔洞,就不能用插樁掛泥說解釋了。也有人說,清代修復時為了彩繪給佛像通體裹了一層泥,因而孔洞密布全身。對於一些過於風化殘破的小像通體裹泥倒有可能,但那幾尊大像通體裹泥,且不說這樣處理過的佛像會有多臃腫,多麼沒有必要,那麼打入石像的木樁及表層泥塑怎麼可能會全部腐朽脫落而一點痕迹不留呢?事實上石雕可以直接上彩,雲岡佛像本身就是敷彩石雕,即便有風化脫損,也可局部打孔插樁,掛泥修補而後著色,無須通體打孔掛泥。然而在那些並無風化脫層的完整的大佛身軀上,甚至面部、胳膊、膝蓋上鑿開的孔洞,就不能簡單地用「插樁掛泥說」來解釋了,而這一類孔洞,可能另有原因。

▲雲岡石窟第16窟佛像

2、搭腳手架說:此說同上述說法類似。依據是古人開鑿石窟採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打窟方式,即先從上部明窗開鑿,打入後先雕好窟頂,然後向下逐步打鑿雕刻,最後雕出下部甬道出入口。這種方法在古代很普遍,敦煌等石窟開鑿也採取的是同樣的措施。但窟室和造像打鑿好後,彩繪和日後的維修都必須要搭腳手架,因此有人分析說,那些遍布佛像的孔洞,是為了搭設腳手架固定架桿而打開的施工孔。

此說的依據顯然是從房屋修建施工中得來的「靈感」,即便今天的建築施工搭架也要預留或挖開施工孔。但石窟的建造和房屋的建造完全是不同性質的工程。試想,為了彩繪和維修而不惜損壞精心雕鑿好的佛像,而把神聖的佛陀掏挖得千瘡百孔,如同蜂窩,這種做法似乎不合乎情理。即便必須要為搭設腳手架鑿孔插樁,孔洞也無需那麼密集,還應該是有規律的間隔二、三米高一層,層層向上的孔洞才合乎邏輯。此說最大的矛盾是,佛像身上有很多孔洞,而旁邊的菩薩立像及四周高朗的壁面上卻極少孔洞,同樣都需要搭架彩繪,那為什麼單單要在佛的軀體上打開那麼多洞?敦煌和其它石窟也有很多大窟,開鑿後同樣需要搭架彩繪,但卻沒有留下孔洞,因此「搭腳手架說」也不足為信。

▲雲岡石窟第18窟佛及菩薩像

3、石核王痣脫落說:雲岡佛像上的孔洞基本集中在幾尊大像身上,曇曜五窟的16~20窟的大佛,據說是分別仿照北魏的五位先帝的原型開鑿的。根據《魏書.釋老志》記載:「詔有司為石像,令如帝身,顏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體上下黑子(即痣)」。既然佛像是帝王的化身,連皇帝身上的黑痣也要如實體現,因此有人分析說,該佛像身上的孔洞原嵌有黑色石核,其與皇帝拓跋浚身上的黑痣位置吻合,後因經年久歷,石核脫落或被盜掘,故而留下孔洞。此說更不可信,記載是「帝身顏上足下各有黑石」,但遍布幾尊大佛身上的「黑痣」怎麼解釋?拓跋氏五個皇帝如此黑痣遍體也太奇怪了吧?

▲雲岡石窟第17窟佛像

4、窟檐迴廊生根說:通常大佛窟始建成後,都有窟檐甚至前殿,以保護佛像免遭風吹雨淋的侵蝕。曇曜五窟的第20窟大佛頂部,今清晰可見為修建窟檐的孔洞;又如第5~8窟外也曾裝修有窟檐,而修建類似窟檐或前殿,就需要在岩石崖壁上鑿孔插樁,以為木構生根,固定梁架。因此有人說,雲岡佛像上或圓或方、或大或小的孔洞都是為了修建窟檐而鑿出的,因年久失修梁架腐朽脫落,就暴露出這些孔洞。

持此觀點者也犯了以點蓋面的錯誤。如果是位於佛像外側的孔洞,特別是那些較大的呈方形的孔洞,那一定是修建窟檐為梁架生根留下的,如下圖佛陀頭頂上部及頭部兩側的方孔,顯然是木構建築生根的孔洞。但位於佛像軀體上的那麼多的孔洞,顯然與修建窟檐無關。

▲雲岡石窟第20窟佛像

▲雲岡石窟第17窟佛像

5、戰爭槍炮破壞說:我去過雲岡石窟三次,曾有一次聽當地人說,佛像身上的洞孔是槍炮留下的痕迹,相傳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兵所為。後來我查閱資料後得知,抗戰爆發後日本確實重兵駐守過大同,但在雲岡石窟並未發生過戰爭,槍炮留下洞孔之說毫無根據。相反,自1902年日本學者伊東忠太發現大同佛教雕刻群,經過幾年的調查研究,撰寫學術論文,讓雲岡石窟聞名於世。繼而又有日本水野清一和長廣敏雄兩位學者,多次駐紮雲岡石窟進一步研究,在抗戰時期還對保護石窟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從戰前舊照拍攝資料中所見,那時雲岡幾尊大像就已經千瘡百孔,跟戰後的照片對比並無多大變化,所以槍炮損毀之說,純屬無稽之談。

▲雲岡石窟第11窟佛像

6、保平安說:關於雲岡佛像洞孔的第六種說法,很多人不願意採納,然而我仔細對比分析後,發現前五種當中除了佛像低點和截面上的孔洞符合插樁掛泥說以外,而其它的說法竟無一經得起推敲,均破綻百出,難圓其說。而相反來自民間的「保平安說」,似乎更接近真相,更值得我們去琢磨探索。有人對雲岡石窟附近的居民作過調查,當地老人回憶說,早年這些佛像身上的石頭具有特別的靈氣,過去當家人怪病難愈、無藥可救之時,就會有人在佛像身上的相應部位鑽孔取石末作為藥材,由於此風俗流傳甚久,久而久之便在佛像上形成許多洞孔。

這種說法雖不能完全解釋雲岡佛像身上那麼多各式各樣的洞孔的由來,但至少有些孔洞很有可能是因此產生的,不然民間也不會有此傳言,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其實這種在佛像身上鑽孔採藥,與筆者前兩篇文章所揭示的在佛像身上刮金、刮顏料、削鼻、挖眼等手段極似,如出一轍。此外,筆者上篇文章所舉莫高窟148窟功德碑、閩侯青圃靈濟宮明代永樂皇帝所賜御碑均被刮鑿為葯,可見於寺廟采靈石為葯的行為並為孤立之事。

▲1907年(法)沙畹攝。當時的老百姓就直接住在石窟里。

▲1907年法國漢學家沙畹拍攝的雲岡石窟菩薩像

Leon的網友所提供的義大利人「會把佛像的眼睛刮下來治病」,一直不被人相信,就如同雲岡石窟佛像孔洞是百姓為了「保平安」而造成的同樣不為人相信一樣。因為這些聽上去非常荒謬,沒有道理,然而民間的很多醫術又有什麼道理呢?比如有句俗語叫「吃啥補啥」,很多國人深信不疑。那麼挖點佛像的眼睛治眼病是否並不顯得離奇?如果有人認為我的分析很荒誕,那麼我就再引經據典,舉一些把活人眼睛挖下來做藥引子的例子,你是否還覺得挖佛像眼睛做葯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呢?

其實,無論在史料典籍之中,還是在民間傳說中,甚至一些文學作品、影視戲劇中,把活人的眼睛挖下來做藥引子的故事都不乏所見。例如:佛經故事「舍利弗施眼」,講的就是舍利弗施捨雙眼給人做藥引子的故事。據大智度論卷十二則記:「舍利弗施眼之故事,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時,欲渡布施之河,有人來乞其眼,舍利弗初時不與,其人強索,舍利弗遂與一眼,乞者得眼,嗅之而嫌其臭,乃棄於地,並踐踏之,舍利弗遂自思惟如此人輩不可度,不如自調早脫生死」。又如:南京民間傳說的愛情故亊「莫愁女」,就有太醫以莫愁眼睛做藥引的情節;洛陽「皇姑寺」就是以皇姑剜眼入葯救父而得名(該寺原名龍興庵,因庵中比丘尼三皇姑剜眼救父的壯舉改名皇姑寺);汝州志載:楚莊王(前613-591年)得病,醫囑以親人眼睛合葯病方能愈,三公主妙善挖眼調葯感動父王,待妙善出家,楚莊王為她建廟一座,後妙善現千手千眼莊嚴寶相(民間一說:觀世音菩薩是妙莊嚴王三女,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很可能是這兩說綜合之結果)。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其說明挖眼做葯並非子虛烏有,既然活人眼睛都能挖,那麼挖取壁畫中的人物形象的眼睛做葯又有多難?

下面貼一點在石窟里發現的被挖過眼睛的塑像和壁畫的圖片,相信諸位在今後參觀各地石窟、寺廟的過程中,也一定會不時發現類似的被破壞的痕迹。這種被人為破壞的眼睛,可能因多種原因而造成。它有因宗教衝突破壞的,也有文革中破壞的,但也不排除義大利遊客所說的「在他的家鄉,人們會把佛像的眼睛刮下來治病」的情況,那就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分析吧。

▲敦煌莫高窟259窟佛和菩薩好多被挖了眼

▲敦煌莫高窟259窟菩薩被挖了眼

▲敦煌莫高窟209窟菩薩被挖了眼

▲ 在伯希和1908年的敦煌圖錄中,莫高窟74窟照片中的供養人被人為刮毀了鼻子和眼睛(攝影:努埃特)

▲在伯希和1908年的敦煌圖錄中,莫高窟74窟照片中的供養人被人為刮毀了鼻子和眼睛(攝影:努埃特)

▲新疆是石窟的壁畫被挖了眼

▲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眼、口、鼻被刮取

▲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人物眼、口及瓔珞、臂釧、腕釧被刮取

▲土耳其石頭洞里的教堂,可以看到裡面的壁畫被挖了眼睛或刮花了臉。)

以上文字僅僅是筆者個人粗淺的分析和看法,疏誤難免,歡迎網友拍磚指正,互相交流!

作者簡介

杜永衛曾用名:杜一田。非遺敦煌彩塑技藝傳承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高級環藝設計師,教授。歷任敦煌研究院美術所副所長、敦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東京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東京藝大客座研究員;中央美院雕塑系傳統課兼職導師;蘭州交大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師大敦煌學院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客座教授;酒泉職業學院特聘教授;江南石窟藝術指導專家。敦煌中國畫研究院學術院長,《當代敦煌》主編。

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展覽,並赴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以及港台地區展出。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駐澳大使館、埃及開羅市政府等機構收藏陳列。敦煌菩薩銀幣設計獲美國世界硬幣大獎賽最佳獎;龍門石窟盧舍那銀幣浮雕獲新加坡國際錢幣博覽會金獎。其他美術作品屢獲國際、國家和省級各種獎項。雕塑作品《水月觀音》獲雲岡國際佛教藝術大展最高學術成就獎。

作者往期文章點擊推薦

封面設計:一田

本期編輯:遠近 水中天

文章校對:蘇? 王娟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敦煌 的精彩文章:

探秘、學藝、祭念——一群孩子的敦煌
白石佛造像是怎樣創作出來的?

TAG:當代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