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生護心腦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生護心腦

健康資訊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喜暢達疏泄而惡抑鬱。所以,養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志。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

春季養生,養肝為先

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欠佳癥狀;如果不注意合理飲食,可能會導致各類因肝引起的疾病,應多吃一些性味甘平,且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有利於發寒散邪,扶助陽氣。

飲食需遵循以下幾點

第一,應適當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芥末等;脾胃不好的人應少吃性寒的食物,如:黃瓜、茭白、蓮藕等,以免阻止陽氣生髮。

第二,宜甘減酸,因為春天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會促使肝氣更旺,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健康。

第三,適當多吃護肝的食物,如:大棗、山藥、枸杞等,以健脾胃之氣。

多吃粗糧,保護血管

目前冠心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日漸升高,已成為國人的「頭號殺手」。除了傳統的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外,還有一大禍根,那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專家研究發現,一種稱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質,如果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就會引起人的動脈硬化,最終導致心肌梗死、腦中風以及老年痴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會升高,越來越多地吃精細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水和蜂蜜,巧化春燥

春天,乾燥的天氣容易消耗掉人體內的水分,容易出現急躁、上火等春燥反應。所以,春天多喝水是第一要務。《本草綱目》上記載,蜂蜜有「清熱、解毒、潤燥」等功效,是「健康長壽的妙藥」。早上起床喝一大杯溫蜂蜜水,對化解「春燥」很有好處。

多禽少畜,保護心臟

對於肉食,人們大多又愛又怕。愛是因為它營養豐富,口感良好;怕是因為其脂肪含量高,容易與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掛鉤。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竅門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

與豬、牛、羊等畜肉比較,禽肉雖同屬動物性脂肪,但所含脂肪的結構卻不相同。畜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多,膽固醇也高,而鵝、鴨、雞等禽肉不僅脂肪較少(僅為前者的1/4~1/3),而且所含脂肪的結構更接近於橄欖油,故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END

感謝您對青腦搭檔公眾號的關注和支持。

免責聲明:本公共微信平台上提供的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知識和方法是從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角度出發,使亞健康人群和輕中度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加強危險因素的關注,目標是延緩或降低突發性重症的發生。不能替代醫院的檢查和治療。請接受醫院治療的患者,謹遵醫囑。

我們尊重原創:本公眾號部分文章、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健康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儘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心 的精彩文章:

10個養護心血管的生活技巧,值得學習
收藏!護心十大食物

TAG: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