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舊書業前瞻高峰論壇」聚焦激發古舊書業活力

「中國古舊書業前瞻高峰論壇」聚焦激發古舊書業活力

古舊書展區成為南京書展的一道風景線。本報記者 李婧璇 攝

本次南京書展重頭活動之一,就是由南京書展組委會、孔夫子舊書網主辦的「中國古舊書業前瞻高峰論壇」。論壇以建立中國古舊書業發展聯盟為目標,通過「一個展覽、一個機制、一個行業、一個團隊、一個路徑」的「五個一」建設,共同為古舊書業發展多作貢獻。

本次論壇匯聚藏書界、拍賣界、學界、商界等多領域頂尖力量,共同研討中國古舊書業的未來發展,並發布《中國古舊書業可持續發展南京宣言》。宣言的發布表明,當前古舊書業正式邁向了產業發展的新階段。

關注古舊書多重屬性

「南京書展和南京書展中的古舊書專門展覽是我的倡議。因為我是一個愛書之人,上大學的時候,在琉璃廠經常把一個月的生活費花掉。我的觀點是書是用來讀的,當然也可以用來收藏。」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路寶在論壇發言中表示。

曹路寶認為,古舊書是一個載體,它的裝幀與設計,都成為其內容的一部分,內涵豐富,因此具備很強的文化屬性。版本目錄學家沈燮元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古舊書的文化屬性急需被激活,「書一旦被藏家收起來之後,它的傳播意義其實就停止了,至少是暫停了。我們希望的是書能夠被更多的人用更便宜的價格、更好地被閱讀,古舊書的意義也在於此」。

江蘇文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亞春在肯定古舊書文化屬性的同時,還希望大家注意古舊書板塊,尤其是古舊書籍背後的社會屬性與產業屬性,「這次論壇的目的也在於此,我們不將目光聚集到古舊書某一環節,而是希望建立一套機制,形成古舊書市場的商業邏輯」。

南京文化學者薛冰認為,這次論壇的舉行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首先,國家大力提倡弘揚傳統文化,而古舊書就是一個重要載體,這個行業大有可為,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其次,南京本身的地理和文化優勢,為古舊書的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撐。最後就是聚集在一起的專家學者,能夠在本次論壇上形成共識,共同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他希望這次論壇能夠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以適應新時代的理念,進行文化產品傳播,「聚焦更多的人才,匯聚成果,適應新時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從五方面達成行業共識

達成發展共識,激發古舊書業的內部活力,成為這次論壇的目的。而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理念,對古舊書業的發展趨勢及行業前景進行引導,本次論壇特別發布了《中國古舊書業可持續發展南京宣言》,從5個方面形成行業發展共識。

在定位上,宣言認為「新時代的古舊書業,應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其行業本身所具有的獨特人文價值是不可替代的」。在發展模式上,宣言認為「古舊書業的振興與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與廣泛參與,政府有關部門不僅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也要創造更加寬鬆的社會文化環境」。在行業自律上,宣言要求「古舊書業界的同仁,要自覺遵守行業優秀經營傳統與職業道德規範,拓展創建充滿活力合作共贏的古舊書市場」。在合作發展上,宣言指出「古舊書的閱讀者、經營者、收藏者、研究者應加強業內外合作,讓古舊書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生機」。在未來發展上,宣言提出「面對『互聯網+』的新業態,勇於進行供給側創新的新時代古舊書業大市場」。

著名書話家王稼句認為,宣言的發布,實際上是對當前古舊書資源的一次整合,「將散落在各地的古舊書資源,以產業方式聚集在一起,這對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韓晗:論中國現代文化產業史視域下的早期商務印書館(1897-1937)
沈津: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二本《永樂大典》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