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海上大列陣專業解讀:鄭和之後600年,強大的中華艦隊再現星球

海上大列陣專業解讀:鄭和之後600年,強大的中華艦隊再現星球

作者:瀚海狼山

筆者之前推文分析,中美要進行第一次隔空比艦賽。沒想到昨天晚上,各大媒體就競相登載了美國商業衛星拍攝到的我海軍在南海大列陣的圖片。實際結果,超過了筆者原先35艦的判斷。

從衛星圖片研判,可以發現視野範圍內,至少有6架飛機。以及包括遼寧艦在內的至少43艘艦艇。圖片之外,肯定還有其他的艦機。因為這種列陣,很可能還有檢閱艦、外圍警戒艦艇、警戒飛機,至少也會有進行航拍的其他飛機和其他艦艇。因此總的飛機和艦艇數量,肯定不止這些,外國衛星只是拍攝到了主分列式而已。

對圖片的詳細研判,注意幾個要點:

1,圖中最前面的是6架飛機,分兩個批次,都是一架大型飛機帶兩架戰鬥機的隊形。由於衛星圖片的解析度在20米上下,因此無法判斷這6架飛機的具體型號。可能是2架油轟6帶2架戰鬥機,也可能是2架伊爾大型加油機各帶2架戰鬥機,或者是2架轟六K帶2架護航戰鬥機。

2,第二梯隊,從圖片中可見航行激起的浪花和尾流非常大,這明顯是核潛艇水面航行時的狀況。美國人過去經常進行這種擺拍,水面隊列最前面的往往也是飛機和潛艇,此時美國核潛艇產生的浪花比航母的航跡還大。因此本衛星圖中,前面浪花很大的,顯然是我海軍的4艘攻擊核潛艇。由於圖中艦體很長,說其中有戰略核潛艇,也不能排除。一次出動4艘核潛艇打頭陣,這在美國海軍的擺拍中也極其罕見,在我軍更是第一次,顯示了我軍水下核牙的強大實力。

3,第三梯隊,是6艘艦艇,航行激起的浪花比前面4艘小,但仔細研判,仍然比後面的水面艦船的浪花和尾流更明顯。這說明這6艘仍然是潛艇,而航跡相對小,說明體量比核潛艇小。很明顯,這是6艘常規艦艇。南部戰區海軍有超過20艘的先進常規潛艇,派出6艘列隊,綽綽有餘。

4,第4梯隊,也是本次大列陣的主隊。主隊的艦艇噸位巨大,相互間的距離要隔開更遠,不是完全的雙列縱隊。很明顯,主隊的核心是遼寧艦,後面還跟著一艘901巨型補給艦,只有這兩艘4萬噸以上的大艦,是可以直接辨認。

兩艘大艦前後左右,還有總數11艘的護衛水面艦艇。筆者研判,這11艘應該以神盾驅逐艦為主,也有其他驅逐艦甚至個別可能是903型補給艦。

5,主隊後面,是排列最整齊,數量規模也最大的,由20艘水面艦艇組成的雙列縱隊。研判這20艘艦艇,主要由054A先進護衛艦組成,個別押尾的艦艇也可能是056A輕型護衛艦。

6,本次編隊,成雙列縱隊,並且有戰機和核潛艇參與其中,這明顯是大演練勝利結束後,進行的閱艦式。符合世界海軍的傳統。比如美海軍組織的各國環太平洋海軍演練,也是在末尾舉行盛大閱艦式。

若水面艦隊是呈現單列縱隊,快速前進,那麼就是戰鬥攻擊隊形,若呈現以航母或其他大噸位艦艇為核心的分散隊形,則是進行防空和反導防禦。圖中的兩列縱隊,則完全是閱艦式中的擺拍需要,實際戰鬥中基本不會出現這種隊形。

7,所謂的美國商業衛星,能精準的抓拍到中國海軍的這次空前的大列陣,本身就有很多潛台詞——其實這些所謂的商業衛星,和美國軍方關係是極其密切的,商用就是商業,圖片給軍方而不商用,就是實打實的軍用衛星。中美在這方面其實都一樣。

能這樣精準的連飛機都能抓拍到,衛星顯然有精確到秒的提前準備。這種性能,全球只有中美做的到。

現在能24小時監控全球海洋的,也只有中美,對美軍所有現役36艘超過4萬噸的大甲板艦艇,我軍其實是時刻知道他們的位置的,能實時定位,是能用導彈隨時招呼它們的前提。中美目前都在發展全球海洋視頻直播衛星,將來看到的不但有圖片,還有戰場的實時動態畫面。這才是逆天的高科技!因此幾張衛星圖片的暴露,也是大國間技術實力比拼的充分體現!是另一種無聲的較量。

8,僅僅圖片中的這43艦,已經可以排入當代世界海軍的前五強。基本和英法如今的所有海軍艦隻的數量和噸位近似了。有人說印度和日本可能不服。但是很簡單,日印這兩家,誰能一次拿出4艘核潛艇?7萬噸的航母和5萬噸滿排的巨型補給艦?拿不出來?就請到邊上老老實實呆著看熱鬧去。

我海軍最近十年忙著下餃子,而且主要艦隻平時都在各自負責的海域分散值班,一直沒有機會聚一塊擺拍一下。沒想到這一聚,就震驚了世界!

這個43艦的規模,若再塞進2艘新航母,那麼完全就是超級大國范了!看來我們真不怕在近海比劃一下。這個陣容,我們目前還可以組織出來至少2支。若再過十年?真不敢想像!

在鄭和之後600多年,強大的中華艦隊,終於又一次出現在這個水行星的表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V字剪刀手源於戰爭,他為何手指背向鏡頭?原來怕被竊取指紋
老鄉為何願拿棺材板幫子弟兵搭橋?背後隱藏戰無不勝的秘密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