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採得百花成蜜後

採得百花成蜜後

金陵十二釵,相繼已有10位登場,不多時,已經漸漸進入了尾聲。她們容貌俊美,性格迥異,在曹公的筆下,活靈活現,妙筆生花。而今天的這位,說好聽點的,叫做恪守婦道;不好聽的,叫做心如槁木。她就是——李紈

李紈,字宮裁,是榮國府長孫賈珠的妻子,李守中的女兒。賢惠的她本應和丈夫過著相濡以沫的生活,熟料天有不測風雲,賈珠二十歲那年就不幸夭亡,年紀輕輕的李紈,從那一刻起,就過上了守寡的生活。

好在李紈亦不是那種風流成性的女子,在失去了丈夫這根頂樑柱後,李紈心如"槁木死灰",也不曾想著再嫁之類的話,而是一心培養兒子賈蘭,希望有朝一日,賈蘭能夠出人頭地,也不枉自己的心血。

李家是書香門第家庭,無論男孩女孩,讀書都是十分重要的,這在過去那個年代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然而,到了李紈父親李守中繼續以來,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就沒怎麼注重讀書的重要性了,只是讀些《女四書》、《列女傳》,更多的是針織女紅。隨著時間的流逝,李紈的人格思想已變得僵化,最終也成為了他人嘆息的對象。

身為十二金釵之一,李紈不可避免地也被納入了薄命司女兒之列,這也暗示了她是悲劇人物。不過,從某種角度來講,我倒覺得,李紈的一生,沒有那麼多悲劇性,反而有一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再現。

一、理家管財,不輸鳳探

在探春理家的過程中,由於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在給賞銀的問題上,探春與李紈的意見是相左的。李紈比著前些日子襲人的媽去世,賞了40兩銀子,也就說"賞他40兩銀子罷了。"李紈很聰明,她知道若按照這個標準,只高不低,斷然不會有錯。也就是探春仔細查賬後才發現,這是不合規矩的,再看吳新登家的支支吾吾,就會發現,這裡面果然有貓膩。

那麼對於李紈來說,在賈珠沒有死、鳳姐沒來之前,榮國府是李紈一手操持,要說她不熟悉賈府的慣例,您各位信么?李紈如果說給20兩銀子,勢必會得罪趙姨娘,雖然自己身份要比趙姨娘高,雖說何來朝霞怕晚霞?但晚霞發揮下"餘熱",也是很可怕的,況且趙姨娘本身就小肚雞腸,這種人還是不要得罪為好。李紈無形中的"傻",正是她和兒子賈蘭能夠在賈府立足的根本緣由。從這點看,李紈管家的才幹不輸鳳凰和玫瑰,只因丈夫早夭,李紈難免失去了以往的朝氣,有些事情也沒那個心思管了,但不能說,李紈沒有這個能力。

二、心地善良,保護弱者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後,大觀園的女孩子們商議要捉弄劉姥姥,李紈是個厚道人,說了一句:"你們一點好事兒也不做。又不是小孩兒,還這麼淘氣,仔細老太太說。"短短几句話就把李紈內心淳樸善良的本性展現了出來,因為劉姥姥是鄉下人,沒見過多少世面,在當時的環境下,處於"弱者"的一方,李紈不覺得那劉姥姥尋樂子是多麼好的事兒。從中可以看出,李紈這種樸素的本性,難能可貴。

趙姨娘,這個讓無數讀者恨得咬牙切齒的女人,攛掇馬道婆對寶玉和鳳姐施魔法,隔三差五給自己親女兒探春找事兒,跟芳官各種撕,養了一個兒子賈環還故意用燈油欲燙瞎寶玉的眼睛。您彷彿就看不到趙姨娘有什麼能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有道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趙姨娘在鐵檻寺中邪發瘋,口吐白沫。眾人都不願照顧她,寶釵背地裡託了周姨娘留下後,李紈說了句:"我也在這裡罷。"如果不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善良做鋪墊,誰會去照顧一個不受人待見的趙姨娘呢?不忍心他人落魄,不落井下石,這是李紈身上最閃光的品質。

當然,肯定的一點是:李紈的的確確是一個悲劇人物。曹公在第五回判詞中曾給出了暗示: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這首判詞是說,李紈最終把賈蘭撫養長大,並且賈蘭依靠讀書獲得了功名,可自己也是半截身子入黃土,再有榮華富貴,也是過眼雲煙了,所以只能是他人留下笑談而已。

我承認,人終究難免一死,再多的顯耀對於一個很快要離世的人也是無意義的。但我覺得,經歷了早年喪夫和心如死灰這樣一個過程的李紈,這些東西看的已經不那麼重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看到兒子長大成人,自己含辛茹苦地把賈蘭撫養長大,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他考取功名、懂得上進,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而賈蘭也不負眾望,考中舉人,不負媽媽當年的願望。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一位母親,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學業有成,應該是天底下媽媽們共同的心愿了吧。本就無欲無求的李紈,在教子方面是成功的,賈蘭的成長環境離不開李紈的孜孜教誨,而他也沒有成為諸如賈芹賈仁那樣的紈絝子弟,對於他和李紈來講,無疑是幸運的。

相信另一個世界的李紈,得知兒子不負眾望的消息後,應當該含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航航帶你品紅樓 的精彩文章:

夏金桂的生命悲劇

TAG:小航航帶你品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