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成人就有一個易得糖尿病!這樣做可遠離!
2018-03-27星期二【雞年】第八十六期(總第97期)
閱讀本是尋常事 繁華靜處覓知音
一分鐘·讀天下
1、政策:現階段上海公安機關對出國定居人員不註銷戶口
2、立陶宛:歐盟成員國或本周對俄採取國家層面措施
3、能源期貨:原油期貨今日亮相:上期能源六次大練兵 要求會員進行全場景測試
4、交通:4月10日起京滬高鐵再提速,最快僅需4小時18分鐘
5、市場:中國新能源車超150萬輛電池「報廢潮」來襲
6、環境:長江幹線污染環境違法犯罪集中打擊整治工作啟動
7、司法:男子150元網購玩具火柴槍因非法買賣槍支罪獲刑兩年
8、行業:媒體卧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9、事件:扎克伯格藉助整版報紙廣告向英國用戶道歉:我們有責任保護隱私
10、區域:北京將與河北合建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產出1.6萬億
11、真正點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我們懷著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著,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就再努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燦爛的風景。
糖尿病偏愛哪些人?
如果您有以下這些情況,即便現在的血糖值還在正常範圍,也要格外注意患糖尿病的風險:
如果有 3 條回答為「是」,就要引起重視。如果發現自己有 5 條以上的答案為「是」,就要高度警惕。
因為,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意味著您的血糖控制能力比別人差,很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後備軍的一員。
5 條飲食法則
幫你遠離糖尿病
要打敗糖尿病,不讓它毀掉我們後半輩子的生活,只有一個根本方法:
從現在開始,健康飲食,增加運動,控制好自己的餐後血糖。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只有從年輕的時候起像中老年人那樣愛護健康,才能在中老年的時候像年輕人一樣魅力十足、活力滿滿。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並不難。
對目前尚未患病的年輕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餐後血糖的措施,需要掌握下面 5 個要點。
上班族小貼士:
如果實在喜歡甜味,那就喝酸奶、吃水果吧,它們的血糖反應比較低。
外出就餐時,點一個「雜糧筐」或者「五穀豐登」之類含有薯類、甜玉米和南瓜的「菜」,然後省掉米飯,是個控血糖的好主意。
2. 降低白米白面主食的比例,全谷雜糧、薯類蔬菜來替代一半主食
上班族小貼士:
早餐把主食換成燕麥粥,午餐把主食換成蕎麥麵,晚餐把主食換成沒有糖的雜豆八寶粥,都能幫助改善餐後的血糖反應。
如果在單位食堂吃不到全谷雜糧,可以自己晚上用壓力鍋預約,煮一鍋加了一半燕麥、紫米、紅小豆等的雜糧飯。
早上飯自動煮好,盛出一部分來放在飯盒裡,帶到工作單位,作為中午的主食;剩下一部分放在冰箱里冷藏,晚上回來還可以吃。
上班族小貼士:
不要嫌麻煩而把水果打成果汁來喝,一定要吃完整的水果。水果變成果汁之後,會升高血糖反應,長期大量喝果汁也會促進糖尿病的風險。
如果想用市售雜糧粉來做午餐主食,也並非不可,但要注意沖糊技巧。先放少量溫水混勻,再加沸水攪開。這樣會比全部加沸水的方式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4. 改變進食順序,先吃菜,後吃飯,菜要比飯多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進餐時的順序和配合很重要。先吃升血糖慢的食物,後吃澱粉類主食,就能延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
例如:
先吃一碗少油烹調的蔬菜「墊底」,再配著魚 / 肉 / 豆製品和其他蔬菜一起,一口菜肴一口米飯,血糖的波動就要比先吃米飯小得多;
一小口飯配一大口菜肴,就會比大口吃飯、小口吃菜時血糖波動小得多;
大量蔬菜、少量魚肉配合一碗米飯,就要比少量蔬菜、不吃魚肉、以米飯為主的搭配血糖升得慢。
上班族小貼士:
早餐時用豆腐腦、豆漿、牛奶、雞蛋、堅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能有效地降低餐後血糖的波動;
在外就餐時,餐前先吃一盤蔬菜沙拉或大拌菜,再用其他菜肴配主食,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5. 改變烹調方法,少放油,多放醋
研究發現,大量脂肪的飲食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而用餐時配合醋和其他酸味調味品能夠提升胰島素敏感性。
所以,盡量採取少油烹調,比如用蒸煮、涼拌替代爆炒、油炸,買個不粘鍋來替代普通鐵鍋,都能輕鬆降低烹調油的用量。
上班族小貼士:
在餐館吃冷盤、麵條、包子餃子時,盡量多放點醋。只要胃裡感覺舒服,多配點醋無害健康,甚至有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利用。
少吃那些大量脂肪配大量澱粉的食物組合,比如起酥麵包、蛋糕、披薩餅等。在快餐店不得不吃煎炸食物的時候,把外面粘著麵包渣的澱粉殼去掉。
當然,控制血糖只是維護健康的一個方面,並不是全部。無論是否需要控制血糖,都要把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吃夠。
除了糖類,食物中還有蛋白質、必需脂肪酸、13 種維生素、20 多種礦物質,還有多種保健成分,少了哪個,都會讓人身體代謝功能下降,活力下降,甚至提前衰老。
所以,健康飲食的秘訣是少油少鹽、新鮮天然,提高單位重量食物中的營養質量,千萬不能為控糖而讓自己每天陷入飢餓痛苦當中。
要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還危險——持續低血糖狀態不僅損傷大腦,而且可能導致意外事故而造成傷害。
最後,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在控制飲食之外,增加運動,強化肌肉,是打敗糖尿病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動起來!
來源:丁香醫生
更多精內容請關註:嚴鋒工作室
微信號:studioyanfeng
當你讀完有兩種選擇
1.把傳播出去
2.就當沒看過
一秒鐘放到圈子裡,您的朋友會感激您!
接力下去,拒絕冷漠!
你曾經錯過的
(轉發美三代,點贊富一生)


※30年隨訪:母乳餵養與母親糖尿病風險有何關係?
※糖尿病的病因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