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不管事」?因為我們管太多啦!

孩子「不管事」?因為我們管太多啦!

關注我們,漲姿勢噠

GIF

01

要說生活條件,這個年代的孩子算是幸福的。當然也有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挺不容易,讀書學各種比我們小時候辛苦太多了。

其實沒有絕對的幸福和辛苦,時代不一樣,承受的也就不一樣。但是讓我們明顯感到不同的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管事」了,別說家務活了,就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學校組織孩子學農,每次都能「活捉」幾隻套被套把自己套裡面的娃,更有甚者不管怎麼樣就是套不好。

好不容易小主們離開家一段時間,家長早上才舒了一口氣,覺得這一周都不用咆哮了,可是到了中午就擔心起來:

那裡的飯菜,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吃得慣;

不知道晚上能不能睡著,會不會著涼;

啊呀,糟糕,給她行李箱放了小夜燈忘了告訴她。

所以,孩子「不管事」其實是我們做父母的「管了太多事」。

02

我們奪取了孩子自身探索和自我磨鍊的權利,卻還要反過來怪孩子什麼都不會。

從小給孩子安排好所有,吃飯穿衣,系鞋帶洗漱都幫孩子打理好了,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就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了。

他不知道原來系鞋帶是一項技能,我在帶一年級的時候,經常有孩子一隻腳蹦到我面前:老師,我鞋帶散了。從來沒系過當然不會,他也沒有被生活為難過,所以不會想辦法去解決。

其實孩子有天生的學習慾望,他看到大人在做某件事,他也會學著去做,他也想學一些本領。

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扣扣子,自己剝果殼……雖然這些在我們眼裡特別微不足道,但這是孩子成長的標誌,這是孩子探索的開始。

03

我們總是以我們的標準去衡量孩子,這麼點小事怎麼就做不好呢?

孩子試著疊衣服,我們在一旁急不可耐:

你先把袖子疊好……

不是這樣,衣袖要交叉放再對摺一下!

啊呀,是左右對摺不是上下對摺!

算了算了,你放著媽媽來……

試想,如果我們在做某一件事的時候,身旁總是有人挑剔指導加指責,我們是怎麼樣的感受?想必心裡那一點點對事物的熱情早就被挫敗感打敗了。

我們看不慣孩子這麼慢,有時候也覺得我自己一分鐘就完成的事,何必讓孩子花上十分鐘甚至更久呢?更可怕的是,十分鐘過去了,孩子還是沒完成那件事。

可是我們在大包大攬的同時,呀就阻止了孩子對未知的嘗試,長此以往,孩子對事物探索的興趣就急劇下降。

同時,孩子如果不體驗失敗,他總結經驗以及面對挫折的能力一定不如他人。

04

生活和勞動里藏著特別的智慧,一個孩子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會更加合理安排時間,甚至提高工作效率,經常參與勞動的孩子會主動去想遇到問題該怎麼解決,動手和動腦能力都更強。

我們總是急於奔走在各項輔導班,各種能力都要經過特殊、有體系的訓練,卻常常讓生活賦予我們的能量白白流逝。

如果我們能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去嘗試,在孩子嘗試的時候多一點鼓勵,在孩子失敗後給予幫助,孩子也能在任何時候都對未知充滿了好奇和信心。

05

想起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里寫的:

「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蘋果打賞

專用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神老師 的精彩文章:

你拿著手機對著孩子的樣子,真丑
熊孩子打起來了,我要不要去勸架?

TAG:我是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