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徠卡R在單反世界大概是個什麼地位?

徠卡R在單反世界大概是個什麼地位?

所有內容均為原創,配圖來自群友和網路,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為微信自帶廣告,支持本號點一點

LEICA R

今天我們要討論一下徠卡R在相機在135單反相機世界裡到底算是在個什麼位置。本來德國品牌在單反里佔有很大的比例,包括蔡司,包括福倫達等等,都有自己的機型,徠卡最初的單反也是自己設計生產的。但是1970年代後,單反逐漸成為日本人的天下,德國品牌也尋求與日本企業合作,比如蔡司與雅西卡,京瓷合作的CONTAX品牌,還有徠卡與美能達合作的R系列。

徠卡的R系列相機大致有以下這些:

徠卡初創階段:LEICAFLEX(1965),SL(1968),SL2(1974)

徠卡美能達合作階段:R3(1976),R4(1980),R4S(1983),R5(1987),R6(1988),R-E(1990)

過渡階段:R7(1992),R6.2(1992)

徠卡再次獨立階段:R8(1996),R9(2002)

徠卡第一台單反是LEICAFLEX,推出於1965年,在主流相機廠里是非常晚的,日本廠家進入單反主要是在50年代末,而蔡司一直有單反傳統。

徠卡自產自銷單反一直持續到1976年,10年左右。這10年里,其相機就傳統技術能力來看,3台機器都很成熟,做工紮實,機械性能優秀。然而和整體135相機發展來看,特別是電子性能方面,是相對落後的。

徠卡的第一台單反還在使用獨立的CDS測光系統,當時1965年,同時代尼康是旗艦大F,但是他們通過PHOTOMIC T取景器完成了TTL測光,賓得在1964年推出的SP也實現了TTL,1963年的TOPCON RE也都實現了。

徠卡實現TTL測光是在1968年,比日本要晚了幾年,但晚得也不算多。然而,到了70年代,徠卡原產單反和日本單反的差距就一下子拉開了。

徠卡SL從1968年-1974年推出,採用了TTL測光,全機械設計,機身非常簡潔,過片和快門盤在一起,和徠卡M5的布局很像,當然,這其實是單反很經典的布局。

70年代後,日本廠家持續發力,在曝光自動化角度上得到了長足發展,尼康F2,佳能F1,美能達X1,等等頂級相機推出,1975年後,自動曝光模式興起,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徠卡不再自產單反,轉而與美能達合作。

徠卡推出了R3相機,類似於美能達的機身和徠卡光學的合作,這種合作和CONTAX相機是有點像的。

而R3相機的推出進一步表明徠卡單反不進行135頂級單反的競爭,但是其相機也不是入門級別的。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R3其實很像貼皮機。帶自動曝光的R3是當時美能達1974年推出的XE的翻版,加了一個測光功能。XE在美能達的歷史上是一台很出色,很有代表性的相機。這台機器是美能達X-1頂級相機的閹割版本,在當時屬於高性能相機,因此,徠卡R3相對定位很高。

這種定位更是從徠卡讓人感覺崩潰的價格體現的。

美能達XE發售套機價格是7.3萬日幣,但是徠卡的套機價格高達29.2萬日幣!毫無性價比可言。

R4在1980年推出,是在美能達XD基礎上進一步進化的機型,雖然SMAP都全但是機身性能基本被限制在這個能力內,可以說這種格局一直發展到後面的R7,乃至於徠卡自己研發的R8,R9雖然有著更好的自動能力,但實際上操作並不超出R4。

到了1988年,徠卡推出了一台自行研發為主的R6機械相機,這台相機的推出也代表徠卡和美能達的合作即將結束。

縱觀徠卡的R3-R7時代,其定位和現在的徠卡非常相似,絕對不屬於主流,性能也不屬於最前沿。

同時,徠卡R和CONTAX碰到一樣的問題,那就是自動對焦方面。由於德國光學公司態度曖昧,導致徠卡和蔡司的單反鏡頭都遲遲不能自動化,而尼康,佳能,美能達,賓得,奧林巴斯等等主流單反廠家都已經進行了自動化。

這也註定了未來徠卡R8,R9邊緣化的地位。

1996年徠卡推出R8相機時引起了轟動,而同一年,尼康也更新了自己的頂級相機,推出了F5,也是尼康自動膠捲機的一大巔峰。

徠卡R8相機仍然是一台手動相機,最有意思的是仍然保留著手動過片,的確讓人感到有趣。當時日本各廠的最高級單反,早就沒有手動過片了。

徠卡R8,以及在2002年推出的R9,都是現代技術與傳統結合的機型,這種結合和尼康的FM3A還不一樣,FM3A是明確要復古的,要走手動的,但是徠卡R8更多體現了一種無奈。

徠卡R9的發售價格是39萬日幣,而EOS-1V是22萬日幣。徠卡的高冷是一貫的。

徠卡R的機身只是一個方面,R系列能夠從1965年一直存在到膠捲相機時代末期,R系列鏡頭功不可沒。

實際上徠卡R鏡頭群規模比如許多日系廠家並不大,而且以定焦鏡頭為主,但是種類非常齊全。

徠卡以光學勝出,他們的單反鏡頭在當時被認為要遠勝日本同類產品,當然,價格也數倍於日本同類產品,就算是現在的二手價格,大家也可以輕易發現。

從Apo-Telyt-R這個系統來看,徠卡R系列並不僅僅限於愛好者,也充分考慮了專業需求,這個系統可以實現280mm-800mm的長焦需求。

徠卡R系列鏡頭究竟有多好呢?很難一概而論,畢竟鏡頭太多了,也不是每一枚都是精品,但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

而且徠卡R系列鏡頭的設計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不是很超前,同樣標準鏡頭和M相比要便宜,性能也要更平庸一點。

鏡頭裡,設計很重要,但是鏡片材料更加重要,材料好鏡頭素質才能更好,這方面的差距不能直觀看到,但為什麼結構一模一樣的徠卡頭素質要比日本頭好?材料差距還是不容忽視的。

整體來看,我覺得徠卡R的定位現在很難找到對應的,但總體來看是一個小眾的單反相機系列。徠卡也嘗試在R上數碼化,但最終放棄了整個R系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捲迷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富士617系列相機
世界上第一台自動對焦單反:SX-70 SONAR

TAG:膠捲迷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