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壇領袖!塞繆爾約翰遜:世界如一面鏡子!
最新
03-29
塞繆爾約翰遜是出生在英國,但絕不是一出生就是領袖。
甚至都不是一個正常人,一耳失聰,一眼失明!
和文壇跟更沒什麼聯繫。如果非要說有點什麼,那就是他父親是書商,於是耳濡目染,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閱讀。
他19歲進入牛津大學。
沒過多久,因家貧而輟學,自然無法拿到學位。
他試圖教書,卻因為自身形象問題,無法得到學生們的喜愛。
為了謀生,他寫過無數的序言、開場白、書評、佈道詞、祈禱詞和詩歌。
可以說他前半生的生活是極度的貧困。
從他那篇《快樂的期待》當中,我們能看到一個人對快樂的訴求。
我國宋朝范仲淹在那篇有名的《岳陽樓記》中說,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茶成了他一生的朋友,他說,與茶為伴歡娛黃昏,與茶為伴撫慰良宵,與茶為伴迎接晨曦。
之後,他花費9年時間,憑藉一己之力完成《英語大辭典》的編著,牛津大學也因此給他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後來人們稱他為「約翰遜博士」。
這讓「勵人」想起東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說,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也只有齒輪本身能決定自己的用途。
約翰遜說:勤而能巧可能萬事。赫赫事功非出強力,乃出有恆。
約翰遜長於口才,迅言利詞,筆端雄健,機智深刻。逐漸奠定了英國文壇領袖的地位,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
他說,兩個人在一起不出半小時就會顯出差異,一個人會明顯地超過另一個人。
他說,幾乎每個人都將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浪費在試圖表現出來某些自己並不具備的品格,或贏得某些自己無法享有的喝采上面。
最喜歡的是這一句,他說,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世界對他皺眉了,他卻以笑回應,於是世界也笑了。


TAG: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