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強大的關東軍為何短短几天就被蘇聯軍隊打敗?

強大的關東軍為何短短几天就被蘇聯軍隊打敗?

文|佳文

1945年的日本困獸猶鬥,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屢次敗北但依然在中國戰場巋然不動,大有賴著不走的架勢。隨後美國扔下兩顆原子彈、蘇聯對日作戰加速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進程。你一定會好奇,號稱精銳的數十萬關東軍為何在15天內就被蘇軍擊敗呢?要了解蘇聯對日作戰,我們先需要知道關東軍的變化發展情況。

關東軍是日本陸軍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因侵駐中國東北的金縣、大連地區的「關東州」而得名(日本最早的殖民地之一),成立於公元1919年。人數最多時號稱擁有百萬兵力,但實際滿員情況下據軍事專家分析最多不過80萬。事實上蘇軍對日作戰時,也就是1945年8月份的關東軍總兵力不過70萬左右,且精銳大多已經從1942年開始陸續派往太平洋戰場了,所以如此數字不過是紙面上的強大。相反蘇軍經歷了二戰的多次大規模戰役的錘鍊,多兵種作戰的能力比日軍高明得多,這自然是關東軍所無法對抗的。

具體到1945年,關東軍雖然進行了人員擴充,但戰鬥力反而是銳減,因為就在1945年1月,日軍大本營再次抽調關東軍13個師團赴太平洋戰場。4月美軍佔領沖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回日本本土備戰。這些兵力都是關東軍剩餘部隊里的精銳王牌,可以說從戰備、人員上日軍已經居於下風,因為很多新兵是老人和孩子,且武器裝備較差。

當時日本二戰裝備的是97式坦克,不是蘇聯幾千輛T34坦克的對手。因為東北平原地形適合大規模坦克作戰,蘇軍的機械化部隊前進速度很快,因此很快就把關東軍包圍了。兩軍機械化作戰的實力差距早在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如今學習了德軍閃電戰的蘇軍更是如虎添翼,運兵神速。

反觀蘇聯,蘇軍統帥部將遠東的力量編為後貝加爾方面軍、遠東方面軍、濱海集群、太平洋艦隊、紅旗阿穆爾區艦隊、國土防空軍、遠東防區和後貝加爾防區等序列, 總兵力為59 .5 個師。蘇軍總計調用了270 輛最先進的T34式坦克, 平均給遠東部隊的每個旅裝備了一個營的坦克。這種坦克在對德戰爭後期才投入使用, 其正面裝甲厚度達40-90 毫米, 裝備有一門85毫米加農炮和兩挺機槍, 最大行程可達300公里。而日軍有限的「34」中型坦克裝備的是57毫米火炮, 最大行程不超過160公里。從以上配備就可以看出蘇聯軍隊的準備是多麼充分,足以碾壓日本。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東北地區的共產黨、原東北抗日聯軍的情報人員為蘇聯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便於蘇聯對日作戰時機、路線的選擇。抗聯將領周保中等人就是跟隨蘇軍打回東北的,他們對關東軍的布防、作戰特點十分熟悉,有助於輔助蘇聯軍隊各個分割包抄,殲滅困守堡壘的關東軍部隊。高效可靠的情報工作使得蘇軍手裡有大量日軍布防、換防等機密信息,大大加速了戰爭的進程。

從當時世界局勢來說,在德國投降、美國扔下原子彈、日軍困獸猶鬥的背景下,蘇聯進軍東北實際上是狗熊掰包穀,最後一擊了,本身並未遭受太大的頑抗,這與日軍戰鬥意志的衰減本身也有極大的關係。

除了以上說的幾點,我覺得從軍事作戰的大戰略、宏觀思維上來說,日軍參謀本部和關東軍高層犯了大錯誤。他們仍然頑固地相信憑藉堅固的混凝土地堡、暗堡、壕溝組成的邊界立體防禦工事就能抵禦蘇聯的滾滾鐵流。但事實是:在坦克、火焰噴射器、傘兵、轟炸機的立體打擊下,這些鐵烏龜真正起到的反而是——阻礙日軍及時抽身撤離的負面作用。日軍的類似的東寧要塞都是同樣思維的產物,最終多行不義必自斃,毀於缺乏機動性上。畢竟世界軍事的大潮流已經改編為制空權和裝甲集團作戰。

參考資料:

1、偉大的衛國戰爭第2季,俄羅斯紀錄片

2、東線,世界軍事出版社

3、二戰的最後一役,紀錄片,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民間高手:刺絡放血非小技,「三個穴區」定乾坤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