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音樂平台之爭,這一次QQ音樂佔了上風

音樂平台之爭,這一次QQ音樂佔了上風

兩年前,我曾經對比過國內四家音樂App,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和Apple Music。

經過兩年的競爭,如今縮小成了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戰鬥。蝦米在App產品改進上幾乎沒有什麼改變,PC端還是一樣難用,但它已經開始走向尋光計劃的IP孵化上,倒也是走出了一條路。而Apple Music則是一股清流,似乎始終沒有走向平台級產品的打算,華語歌曲庫貧瘠得可憐,社交和歌詞這樣的基本功能都欠奉,精緻的歌單倒是適合歐美音樂聽眾。但聽歐美的為啥不幹脆狠一點去弄個spotify呢?

於是面向大眾的產品,基本就只剩下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還在戰鬥中。

這次的對比依舊會從產品體驗、運營生態和資源三個方面來評價。

產品體驗

網易雲音樂

這一點最初是網易雲收割大片市場的殺手鐧。它UI清爽PC端做的也不錯,要推薦有推薦,要電台有電台,要排行有排行,要社區有社區。

它曾經在國內的主流音樂App中,是極為優秀的存在。從產品體驗、評論區生態到佔滿一整個地鐵到營銷包裝,都堪稱典範。

它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兩方面,一是PC端安裝的問題,二是過度商業化開發的問題。

在網易雲音樂PC端安裝時,會設置開機啟動、設置為默認播放器等。事實上這是違背用戶習慣的雞賊行為。

而商業化開發的問題,說起來挺有趣。

網易雲音樂作為網易牌子下的王牌產品,也面臨著「優等生帶貨」的魔咒與盈利的壓力。

比如之前就槽點頗多的廣告植入,網易的商城變成了一個Banner固定按鈕,評論區也夾雜著廣告,哪怕站在理解商業化運作的角度,也有一些過了。

用戶最直接的體驗就是,這個音樂App,觸手有點太多。

QQ音樂

相對而言,QQ音樂在產品體驗上沒有出現網易雲那樣的雷區。

在安裝時不會默認設置自啟動。廣告也不像網易雲那樣明目張胆,也不會有廣告彈窗。

同時,QQ音樂一直有三個亮點。

一是對高清屏的支持——QQ音樂是音樂App中首個支持高清屏的,在高清屏上使用時,不會縮成很小的一團。

二是對於音效的挖掘。

QQ音樂對音效的挖掘是極為用心的,能夠按照參數(人聲、低音……)、場景(地鐵、廚房……)、流派(搖滾、R&B……)甚至聽音設備(適配367個耳機設備)去設計各種不同的音效,還可以智能化自動處理,去確保用戶體驗。

具體到場景里,比如在地鐵里混響會大一些,在廚房裡則人聲會貼耳一些。而且本身就有Super Sound和DTS加持,相對而言可玩性、可調整性要高很多。

三則是一些我個人比較青睞的延伸功能。

比如同音頻參數的在線或者本地音樂播放可以實現無縫連接。尤其在聆聽古典音樂時,樂章之間的切換回平滑非常多,會始終有「臨場感」。一些non-stop的舞曲專輯同樣適用。

同時支持DSD的Hi-res文件,支持29種音頻格式,支持mp3、flac、ape的tag修改(對於使用Hi-Fi播放器的燒友極為適用),支持WSAPI,DS,WAVEOUT,ASIO輸出等……

足見其在專業方面的拓展還是很見誠意的。

運營生態

網易雲音樂

在運營生態方面,網易雲一直有著「思路混亂」的問題。

它似乎一直沒有打算做一個音樂類App,它傾向於做一個泛娛樂化平台。

之前喜馬拉雅大行其道時,網易雲搞了一個主播電台入口,裡面啥都有,戲說古典文學、廣播劇……

如今抖音紅了,這裡又成了短視頻的天下。

天橋賣唱,看VR恐怖片的reaction,校園霸凌尿褲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打開了土味老爹社會新聞頻道。

這也體現出網易雲的運營思路從來不是關注某個細分用戶的需求,而是流量至上,什麼能火放什麼,什麼跟風放什麼,潮流一個也不落下。

但這隱藏的是什麼?一旦對用戶不加區隔只看流量結果,直接導致的就是生態急劇下滑。沒有高質量用戶會喜歡一個不拘一格生態混亂的評論區。久而久之,它曾引以為豪的評論區,逐漸都會淪為廉價雞湯與故事會的溫床。

QQ音樂

而QQ音樂相對而言,要「克制」得多。首頁上的內容基本還是圍繞著音樂展開的,不會一秒穿越社會新聞。

與此同時,大量扶植「音樂號」,打通媒體內容生態上,它也正在不斷發力。至少體現它在生態維護上還是上心、思路清晰的。

資源

這裡就兩家並在一起說了。

一是音樂資源的整理。

就拿我最喜歡的民謠傳奇Joni Mitchell舉例,網易雲(左邊)的整理極度混亂,唱片發行日期和順序沒有一個對的上,按照這種整理方式,彷彿Joni Mitchell在2009年1月24日一連發了6張專輯。

而QQ音樂(右邊)的信息才是正確的。這些唱片橫跨70年代早期。

這樣的錯誤在網易雲上司空見慣,幾年幾經投訴都沒有改進。說小了粗心,說大了是對藝術家和作品的不尊重。

同時,資源上,QQ音樂的優勢還在於「事件營銷」——它善於利用綜藝節目來帶流量。例如「歌手」里各大表演的版權等,基本播出完畢第一時間就能聽到,也算是核心競爭力之一。

小結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大概就可以看出如今網易雲音樂PC端的令人失望之處——在產品的核心功能上毫無建樹,卻在毀滅產品體驗的部分不斷發力,以至於它如今逐漸成了個四不像的大型娛樂平台。在基礎服務還有很多漏洞的時候,不搞音樂搞泛娛樂視頻與商城入口,多少有些誤入歧途。

QQ音樂則值得表揚,產品思路清晰——在「聽音樂」這一件事情的體驗上不斷探索挖掘。通過騰訊本身的大流量入口與綜藝合作(「歌手」等)積攢人氣,用產品的內功留住用戶,是提升用戶體驗的恰當途徑。希望再接再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呆若木一 的精彩文章:

TAG:呆若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