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吐痰吐成國粹,中國人都是真朋克

吐痰吐成國粹,中國人都是真朋克

中國人愛吐痰,這事兒全世界都知道。

在外國知乎 Quora 以及其他社交媒體上,經常會有人問這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老吐痰呢?」

reddit.com 這位歪果老鐵說,自己在中國生活了一段時間,發現人們經常在大街上吐痰、擤鼻涕,連吃拉麵的時候都不節制,真是太奇怪了

帶著這樣的迷思,不少老外到網上尋求答案。在他們看來,不可思議的除了「一個人為什麼要吐痰」,還有「你們哪來這麼多痰可吐?」

一位俄羅斯人在《環球時報》這樣吐槽中國人吐痰:「我不知道中國人為什麼要隨地吐痰,但是,他們就是在這樣做,隨時隨地。我真是懷疑,中國人從取得 2008 年奧運會主辦權後的那一刻起,是否意識到這對於中國來說已成為民族災難。

真的勇士不屑於把痰吐在地上,他們只有在干架時互相往對方臉上吐痰

在這個國度生活久了,我都不覺得吐痰算多大點事了。真沒想到,吐痰在外國人看來都成了我們的「民族災難」了。

不過仔細想想,說吐痰是我們的民族災難也沒什麼錯,甚至還很貼切。在喜歡吐痰的背後,是民族健康與文化的大問題。

中國人痰多,因為他們有著全世界最脆弱的肺

「我爸以前在國內老吐痰,跟我去了澳洲以後基本就不吐痰了。」大家可能聽到過不少這樣的話,一個真實存著的現象是,不少國人去了山清水秀的國家以後,馬上就改了隨地吐痰的毛病。

痰盂,國人痰多的佐證「我們中國人的體格好像是異于洋人,痰特多。洋人不是不吐痰,因為洋人也有氣管與支氣管,其中黏膜也難免有分泌物,其名亦為痰,他們有了痰之後也會吐了出來,難道都咳到了口中再從食管里咽下去?不過他們沒有普設的痰盂,痰無處吐。他們覺得明目張胆的吐在地上不太妥當,於是大都利用手帕,大概是誰也不願洗那樣的手帕,於是又改換用了就丟的紙巾,那紙巾用過之後又如何處理,是塞進煙灰缸里還是放進衣袋歸遺細君,那就各隨各便了。」——《痰盂》梁實秋

不可否認,有些人吐痰是無可奈何,因為他們的肺太脆弱了。

在中國,有超過 50% 的人患有咽炎,塵肺病患者有 600 萬之多,肺癌是中國的第一大癌,慢性支氣管炎更是繼心臟病、腦卒中之後的第三大致死疾病。小時候我也得過支氣管炎,病情嚴重時,吸一口氣就會立刻轉化成痰堵在胸口,那滋味確實不好受。

肺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棒棒

為什麼中國人都肺不好?有這樣三大主因。

一是吸煙。包括一手煙和二手煙。據研究,煙草中有超過 3000 種化學物質,這些化合物有很強的致癌活性,是肺癌的最高危因素。

中國有 3 億多煙民,佔全世界吸煙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是第一大煙民國。此外,中國還有 7 億二手煙民。據調查,在一個丈夫吸煙、妻子不吸煙的家庭里,妻子得肺癌的機會比丈夫要高 1—3 倍。丈夫吸煙量越大,妻子患癌機會越大。

可惜,我國直到這兩年才開始全面禁煙。而歐美國家上世紀禁煙已經有了成果——美國男性肺癌發病率已經下降至第三位。

二是中國烹飪。煎、炒、炸的烹調手段,使油煙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人的呼吸系統。女性癌症患者很多是這個原因:長期在廚房做飯,接觸高溫油煙,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 2—3 倍。

三是職業和環境。有高達 15% 的肺癌患者因為職業和環境導致的,比如長期接觸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長期吸入工業廢氣,都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

肺不好,已經成了威脅中國人健康的最大問題,這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現代人痰多。

但痰多,也不一定就要到處吐。上面的老父親,到了澳洲就不吐痰了,很可能是因為澳洲本身到處都很乾凈。在一個一塵不染、連一片果皮都沒有的大街上,你好意思扔垃圾嗎?同理,在十分乾淨的環境下,人人都不吐痰,你也不好意思吐痰。

所以,如果把肺不好歸為國人吐痰的主因,那絕對是給自己找借口。畢竟國人的吐痰習慣已經延續千百年了,它不是環境變壞才有的。很久以前,陽光明媚,天藍水綠,沒有沙塵暴,沒有 PM 2.5,人們還是隨時隨地沒有顧及的啐上一口。

吐痰是「國粹」

為什麼隨地吐痰?不能包在紙里扔進垃圾桶嗎?其實,隨地吐痰和插隊、闖紅燈一樣,是我們骨子裡的自私自利在作祟。

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中,曾把吐痰視為「國粹」——

「那吐痰的動作普遍有三拍,起先二拍是準備那最後的一吐的咳嗽與掃喉嚨的聲音。那最後的一吐是一種急而強的聲音作出來的,是慢板後的急眼。如果吐痰吐得合乎美學,我倒委實不介意細菌會因此而播散到空氣中去,因為我曾親受過這種細菌,而沒有覺到對我的健康上有什麼顯著的影響。

中國是禮儀之邦,也是愛乾淨的民族,只不過,這種乾淨維護的是自己的乾淨,而不是公共環境的乾淨。比如說吧,人們經常把自己家裡整理的一塵不染,到了外面卻把垃圾扔的到處都是。梁啟超曾說,中國人自古以來私德盛,而公德弱,正是這個道理。垃圾都扔了,一小口的唾沫怎麼就不行了?

吐痰吐到外面去,噁心的是別人,爽的是自己。痰那麼臟,不吐出來,難道還咽下去,把成千上萬的細菌自己消化嗎?當然是吐到大自然中讓它隨風散去了!

隨地吐痰,就是一種自私。這種自私往往還伴隨著自大:「我吐痰怎麼了?有種你也吐啊!」

孫中山曾說:「像吐痰、放屁、留長指甲、不洗牙齒,都是修身上尋常的功夫,中國人都不檢點,所以我們雖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知識,外國人一遇見了便以為很野蠻。假如大家把修身的功夫做得很有條理,誠中形外,雖至舉動之微亦能注意,遇到外國人,不以鄙陋行為而侵犯人家的自由,外國人一定是很尊重的。」

基於這樣的倡導,民國興起了針對國民禮儀規矩的「新生活運動」,還公布了《新生活須知》(就是下面的小漫畫)。

「扣好鈕扣,勿吐痰」是最基本的要求。1934 年,蔣介石針在南昌演講,指出了當時的人們有多臟,並倡導「有合乎禮義廉恥的新生活,就從不亂吐痰做起」。

江西的中學生,現在雖然大多數都比較好了一點,但是我去年初來的時候所看到的,幾乎無一個不是蓬頭散發,有扣子不扣,穿衣服要穿紅穿綠,和野蠻人一個樣子,在街上步行或是坐車,都沒有一個走路坐車的規矩,更不曉得愛清潔,甚至隨處吐痰。

你看吃飯的時候,不要說一切食物、食具零亂、污穢,而且吃的時候,有的將身體靠著牆壁或門板上來吃,有的坐著,有的蹲著,有的坐在地下,有的站在門外。吃完以後,菜湯飯屑弄得狼藉滿地,甚至使人家不敢進身。

普通一般中國人的穿衣,十個有九個是鈕扣不扣齊的,帽子歪戴的。還有對於自己身體不僅不知洗澡,甚至連臉也不洗的。

可惜,倡導雖好,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缺乏足夠的物質基礎,人們連飯都吃不飽,還哪裡顧得上乾淨衛生、個人形象呢?

而且,按照外國人的乾淨標準來要求國人不吐痰,那自大的我們怎麼能接受?

吐痰還有一種特定的意義,那就是虛張聲勢,給自己壯膽。

國人打架之前,都有這樣一個小動作:五指併攏,攥成拳頭,放在嘴邊,然後往中間吐痰,彷彿通過這種神聖的儀式,獲取了無盡的力量。

不是這個動作,我就皮一下

這種「唾棄」是民族特性,它代表著男子氣概,代表對敵人的蔑視,代表強權下的不屈服。

魯迅在《阿 Q 正傳》中做了非常生動的描述:

他(阿 Q)癩瘡疤塊塊通紅了,將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說: "這毛蟲!"

或許,這才是中國人熱愛吐痰的終極奧義:你做不到大聲喊出 CNM,但可以沖著他的背影吐口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12 個本周熱圖,春節打群架還有機會贏看守所新春大禮包喲
香港娛樂圈,你的審美怎麼了?

TAG:微在趣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