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嚼·韻】梅子黃時雨

【嚼·韻】梅子黃時雨

圖片:來自網路

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情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sdfd

◎嚼 · 韻◎

@井大井:

上闋講路遇佳人卻無緣結識,只得目送其遠去。首句言佳人無緣來至身邊,「不過」 二字已有怨意;「但目送」三仄連用,情緒激昂,滿是悵惘;「芳塵去」,平平仄,情緒轉緩,終歸於一份無奈。七、三、三的句式,也從節奏上勒住情緒,逐漸收斂。接下來為一設問,七言句為問,有一種詰問的壓迫感;四、四、五,三句為答,慌張、搪塞,層層鋪疊遞進,最終化作滿心的失落。

下闋繼續渲染這種愁緒。兩個七言句與上闋的結構不同,是雙調詞牌常見的在過片下闋的一種變化形式。最後仍是一個設問,而回答太有畫面感了:一川煙草,是為一縱,且綠得朦朧;滿城風絮,可謂一橫,又白的瀰漫;最終梅子黃時雨,淅淅瀝瀝,緩緩的從天而降,從上而下,籠罩在天地之間,明黃黃得星星點點。精準的用景的氤氳寫出了情的不絕如縷。

賀鑄因此句被稱為「賀梅子」,足見分量。

GIF

@至若:

我特別喜歡讀寫「閑愁」的詞。因為即便都是愁,詞人也能通過千種物象寫出萬種意境不重樣,美妙至極。

我依稀記得高中語文老師講過這首,甚至記得她說「賀鑄因此被稱為賀梅子」時的語氣音色和我當時默默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當年的我最喜歡兩句。一是「凌波不過橫塘路」,那時候極喜歡看《天龍八部》,段譽的凌波微步是我最喜歡的武功,不為別的,只為聽起來就空靈飄逸。所以「凌波」二字一出現,我先就覺得美。二是「飛雲冉冉蘅皋暮」。我喜歡很多景,暮野流雲算是一種,而這句便是了,且流雲下是長著香草的地方,配著「芳塵」、「花院」,像有香氣環繞。有種寫法叫「通感」,但我以為自己應該是過度解讀了。嗯,仔細聞聞,是我剛塗的護手霜的味道。

如今多讀幾遍,就能明白最後幾句的好。賀鑄這首上下結構極為工整,上下闋後四句皆是一問三答。特別是下闋,之前已經寫了目送美人離去,求而不得,只能下筆寫相思。若問我這愁緒有多少呢?我來告訴你,它就像那遍地被煙雨籠罩的青草,像那春來滿城飛舞的柳絮,像那梅子黃時連綿不絕的細雨。

言有盡而意無窮,又朗朗上口,音韻諧美。的確是很棒啊!

編 者 按

沒什麼積澱,偏偏要附庸風雅;不認真讀書,也只能自娛自樂。

寫下去,無非是新年新Flag,監督我等這些不學無術的人,堅持讀書寫字。所以唐突先賢,妄作評話。好東西卻沒有好吃相,只得曰:「嚼」。好在自古傷心人不少,菜大量足,不乏珍饈美饌,絕非我等可鯨吞消化。

自備碗筷者,請於後台留言。同好入席,不勝歡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貧不笑胖 的精彩文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
暮靄沉沉楚天闊

TAG:笑貧不笑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