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連載13——只有斷除苦集才是解脫

連載13——只有斷除苦集才是解脫

上師說

「年初講《金剛經》的時候我也說過,這次會將《金剛經》和《中觀寶鬘論》列為2018年的自學課程。

聽話的人,年底前一定會自覺學完,屆時大家在年底可以通過微博點贊等方式告知我,我到時候也會詢問各位的。之所以這樣做,並沒有其他目的,只是因為這些論典的內容的確非常殊勝,作為佛教徒如果不懂會特別可惜,希望大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觀寶鬘論釋--連載(13)

持續隔日更新

第一品 中觀寶鬘論廣釋

1

癸二

說明斷彼而得解脫:

由見蘊不實,即可舍我執,

我執斷除已,後蘊則不起。

說明斷彼而得解脫

如果對蘊這般加以分析,就會發現蘊為恆常性、唯一性等絕不真實。倘若再進一步修行,那麼現見依之而假立的我與我執自性不成立後便可捨棄我執與我所執,因為生起了與執著相直接相違的智慧。

我執一經斷除,由彼所生的一切業惑必將泯滅,其後苦蘊也將永不再現。這以上已說明斷除我執我所執的利益。《根本慧論》中云:「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

癸三(以影像之喻說明彼二)分二:

一、證悟補特伽羅與蘊無實而斷苦集之順行喻義;

二、逆行喻義。

2

子一

證悟補特伽羅與蘊無實而斷苦集之順行喻義:

猶如依明鏡,雖顯自面影,

然彼真實性,少許亦非有。

如是依諸蘊,我執成所緣,

猶如自面像,真性中毫無。

證悟補特伽羅與蘊無實而斷苦集之順行喻義

有眼翳者前的毛髮以及眼前現量顯現的影像這二者,是能遣除實執恰如其分的比喻:猶如依靠清潔的明鏡,雖然在其中映現出自己面容的影像,但是那一影像在真實性中如顯現那樣成立少許也是不存在的。同樣,儘管依賴於諸蘊而使我執成為所緣,但實際上就像自己面孔的影像虛妄一樣,真實性中補特伽羅與設施處的蘊這些一絲一毫也不成立自性。正如鏡中面容的某某部分少許也不存在一樣,補特伽羅與蘊雖現為真實,然而一切部分均不成立真實。對於表面顯現的影像不成立這一點,作為稍懂名言的世間老人也能現量通達,依靠此比喻容易了達意義。

因此,我與我所所攝的諸法需要通過比較精細的智力屢屢加以抉擇,從而圓滿領悟。這樣總說一般情況之後再來看特殊情況,只有斷除苦集才是解脫,可見,即使單單獲得解脫,也需要現量證悟人無我。如果進一步通達了蘊的無常性與眾多性,則我所執也會蕩然無存,因而經中所說聲聞、緣覺也證悟了法無自性的密意也在於此。關於這種特殊情況,在一切場合里都應該分析而了知。

敬摘錄《中觀寶鬘論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輕視因果的慘烈果報
佛門中的「業」和「福田」,是指……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