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和對待師父

如何看待和對待師父

緣起:本周話題是本元福慧院本周七天內進行的專項學習討論話題,旨在針對主題,交流探討、各抒自見、彼此啟發、反觀自察,時時警醒和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說明:每周一個話題,理飛師兄將在每周一公布本周話題,各位師兄可以從周一到周七抽空討論。

時間:本周為2018年3月第3周,

話題:事師——如何看待和對待師父。

開題:理飛

第一個問題:希望大家捫心自問,是如何看待師父的?

你的心裡想向師父學習什麼?我用社會的常規做法來比喻一下:

如果想學習理論知識,那麼就好比學校的老師,常年對老師的禮貌問候,老師布置的作業認真完成,不懂的向老師虛心請教,這是起碼的標準吧?對老師新發表的文章就像新的課程一樣認真學習,點點贊,分享給需要的人,我認為這個是對理論上的老師的最基本禮節。

如果是想學技術,那就好比學習手藝的老師,在以上的禮節之外,定期抽空看望一下老師,將技術上運用的心得和遇到的難題常跟老師彙報和探討一下,讓老師知道你是真正在學習和運用學到的技術;同時重大的節假日、老師的生日、老師的一些大事,都應該略備薄禮問候,我認為這是學習技術的基本禮節。

如果是想向老師學大道,那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師徒,這是最緊密的一種。對這種,古時候,那就是要向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來對待。老師所想做、所想要的,日常事,事事上心,時時維護老師及師門。年代不同,不說像古時一樣,住在師父家裡,給師父做工多少年,但是我認為在上面的基礎上,最基本的每年去拜見師父,親自聆聽教誨,師父交待的功課認真完成,定期彙報,師父交辦的各項事務,儘力去完成,這樣才是真正向師父學大道應該持有的禮節。

當然,如果只是想蹭蹭名氣、搞個留影,或希望結個香火緣分,那麼我想至少是朋友的禮節。

所以我認為如何事師,第一個問題就在,你想向師父學什麼?你對待老師的行為,基本反映了你到底想要向老師學什麼,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說的或以為的那樣。

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師父傳承的法脈。

傳統文化,拜師畢竟是大不相同的。我們到底如何認識自己的法脈?

這個法脈僅僅是一些神仙名字嗎?表示我們這個是有來源的,過去出過名人的?我們是名門之後?

抑或法脈是一種福利,有特別的加持,是能量的來源?

或者,法脈是一種傳承,即代表著過去的加持,也代表著我們的歸屬?我們享受著法脈的加持,也對法脈的傳承興旺有著不可逃避的責任。

我個人認為,我們對法脈傳承的珍惜程度,其實代表著我們對法脈的融合程度。

這其實是第一個問題的延伸。我們到底在那裡?希望到什麼樣的地方去?

如果只是希望增長見識,那就是向老師學習理論;如果想學賺錢的手藝,那麼就是學手藝的方式;如果想學大道,那麼就要按照事師如父那樣去做;如果只是好奇蹭蹭名氣,那就像朋友一樣也行。

以上是我的思考,以供大家去思考。當然,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按最高標準,畢竟每個人現階段的所求,不可能都那麼高,很多人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

但是這個事師的程度不宜錯位。從我的角度去看,一些師兄思想上是想學大道,但在事師一事上,執的卻僅僅是朋友的禮節。這樣的禮節只能說明,你的內心還沒有真正準備好學習大道。

希望以上能引起師兄們的思考。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也許就空自蹉跎時間,多年沒有進步,難以真正深入學習,不是師父不肯教,而是自己還沒準備好。

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開題。這周,我們就這個問題來反省和探討。

答題:理鋼

關於師徒關係,我是這樣看的:

第一,修行路上沒有師父決對不行。

我以前都是看書自學的,好自鑽,學了幾十年,連門都沒摸到,自從跟師父學道以來,大致知道一個輪廓,大方向不會錯,師父講的氣脈法和心性法,我非常受用,法喜充滿。修行成就大小和速度取決於對師父的恭敬程度。對師父越恭敬,成就越大,速度越快;如果對師父不敬,成就解脫的影子都見不到,業障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最終不過是自作自受罷了。

第二,明師難遇,珍惜緣分。

這個世界上道行高深的佛道高人很少,與你有緣分的就更少,尤其像師父這樣全面的世間罕見,非常稀有,按照藏密來講,就是大寶法王仁波切。很多年前,有一次,師父叫我去看一位師爺,並代為轉交供養。師爺是出家人,我是中午去的,到廟裡後,遇見一位寺廟裡搞衛生的,我就問她,法師在嗎?她說法師在午休,叫我在法物接待處等。剛等一會,一位老修行出來,是位師太,個子不高,蹣跚走來,見我在接待處,就滿臉不高興,叫我出去,不能待在這裡。我愣了一下,心想佛門廣大,慈悲為懷,師太怎麼這樣啊?心裡想著,嘴上卻沒說出來,沒辦法,只好出去在外面等,還好沒下雨。

等了近兩個小時,我一看手機,過3點鐘了,有點著急,因為下午要上班,已經過了上班時間了。我們單位有規定,遲到一次罰款25元,兩次50元,三次100元,成倍增長,一個月滿三次按曠工半天處理。就在這時,出來一位法師弟子,熱情和我打招呼,說法師還在休息,便把我帶到法物接待處。這位出家僧人很和善,相貌堂堂,天庭飽滿,地額方圓,中等個子,聲音宏亮,中氣很足,是個好人。他對剛才那位師太的行為很不滿,我連忙說沒事、沒事。

我們聊了一會,師爺來了。師爺中等身材,年齡不算老,大概六十開外,很有精神,見師爺來到,我趕緊叩頭,師爺說不興這些,一再謙讓。我不管,叩了再說,反正禮多人不怪,師爺無法,只能受之。我們隨便聊了十幾分鐘,師爺就進去了,直到我離開再也沒出來。剎那間,那一刻,感覺很凄涼,腦子一片空白,我瞬間明了一個道理:珍惜緣分、把握機緣,還是自己的師父好!

第三,精進修行。

人生難得,法緣難求,人生第一重要的事就是修行,不修行解脫,人生就沒有意義,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循環往複、生生世世,六道輪迴而已。精進就是對師父最好的報答。精進不在於你一天練多少個小時,而是你有沒有堅持,堅持才是精進,不怕慢、就怕斷。練功第一關,就是筋骨酸痛關,咬咬牙,忍幾年就過去了。我喜歡練站樁和太極拳,尤其站樁是個苦差事,耗時辛苦,孤獨寂寞,但是,站樁是基礎,是根本,它特別適合我。每次見到師父,都得到師父親自指點,為我調樁和糾正動作,並指明竅要處,師父是因材施教。當然也少不了挨罵,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所謂嚴師出高徒,教誨似春風、師恩似海深!我要工作了,暫寫到這裡,謝謝!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2018.3.20於辦公室

— END —

答題文|理鋼

作者簡介

理鋼:師從本元文化創始人、國學大家空谷先生,受恩師教誨近十載,受益匪淺,明白了人生之意義、初窺修行解脫之路,在修行路上不會再迷茫與退縮,而是更加清醒和堅定。

福慧院踴躍答題截圖:

除特別說明,本元國學所有文章歡迎轉載。

敬請在帖子里明示:

本帖轉自本元國學,並附以下公眾號介紹。

謝謝。

解鎖更多深度有內涵的國學原創文章

本元國學 智慧之門

修身立業 成己成人

諮詢請加中和微信:Olivia0001

想要獲得更多國學知識,與空谷先生進行交流

加中和微信號進本元國學微信群

承蒙厚愛,請多關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元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本元國學 |